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也是一种诚信经济。经济理性本质上是利己主义的。动机上的利己和利他本身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善恶之分。利己并不意味着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市场经济也不一定导致失信行为的泛滥。经济理性与诚信有时是一致的 ,有时是冲突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人们自然地会选择利己但却并不总是自觉地选择诚信。既然基于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不能发挥作用 ,那么基于制度的外在强制性约束就必须发挥作用 ,以保护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有序。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但解决的办法不是去否认个人理性 ,而是要设计一种机制 ,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失信行为 ,但解决的办法不是去否定市场经济 ,而是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和重构制度规则去限制和约束各种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现代社会诚信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其背后的制度因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在社会诚信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正式制度具有规范和威慑的作用,非正式信誉机制却能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行为。市场主体是否采取诚信行为不外乎对其行为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产权、法律、信誉等都是通过增加诚信收益和提高失信成本来影响人们的诚信行为,从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制度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东北地区诚信不足的成因在于缺乏诚信文化。传统诚信文化不能起到有效的文化约束作用,受长期计划经济和东北地域文化以及人口性格特征的影响,在东北地区,新型诚信文化尚未形成,且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出现了反诚信文化,激励了失信行为。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塑和发展东北诚信文化,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相似文献   

5.
信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税收领域的信用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构建税收信用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法律是信用市场平稳运行的保障,是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的屏障。建立失信者惩戒机制,加大失信成本。加大税务机关自身的诚信建设,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树立诚信观念,纠正失信行为,必须明确诚信的概念,弄清各类诚信主体的地位,把握失信的本质,加大惩戒失信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树立诚信观念,纠正失信行为,必须明确诚信的概念,弄清各类诚信主体的地位,把握失信的本质,加大惩戒失信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峰 《云梦学刊》2006,27(1):123-124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立身处世的准则。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有信用意识缺乏、失信行为严重、信任感失落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影响、诚信教育滞后、学生自律意识较差等。诚信的社会大环境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前提,多渠道全方位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完善诚信约束机制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有学者将该法明文规定的一些法定连带责任解释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明显与立法不符.另有学者以旧中国、德国民法早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解释<侵权责任法>当中的某些规定,同样缺少事实和法律依据.学者们所谓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明显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不符,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这些所谓的不真正连带的规定,本质上体现的是赔偿请求权让与的法理,各债务人的债务根本不具连带性,亦不发生连带的效果,与普通债务相比,只不过债务人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而已,在性质上与连带以及不真正连带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0.
股权投资基金治理机制研究——以有限合伙制基金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新兴的投资机构,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与股权投资特征相契合,治理机制包含三个层面:配置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的权力与责任;保护投资人利益;实现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治理的逻辑可以通过强制性治理与自主性治理两条路径实现.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要求规定基金管理人获得全部管理权和对外债务的无限连带责任,自主性治理设计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对投资人利益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姚昌义 《兰州学刊》2005,(3):146-147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失信行为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政府、企业、消费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诚信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对我国当前企业在市场上的失信行为、企业的诚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将信用制度划分为信用法制、信用文化和信用执行机构三部分.这其中信用法制和信用文化分别作为正式与非正式的约束手段,都起到降低信用活动中的交易成本的作用,但其约束效果与实施成本存在差异.通过对信用活动的博弈分析,揭示了这些差异与交易者对诚信、失信行为的选择概率及同等条件下约束手段的选择概率之间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诚信政府的法律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添生  邓彦 《理论界》2005,(9):81-8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应该是诚信行为,然而,实际上政府的许多行为是不诚信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失信行为有意无意地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建设诚信政府不能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更需要法律的支持,法律上的诚信原则是政府诚信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4.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单向连带责任"是一些学者生造出来的侵权责任形式。一些学者误解了美国的混合责任、日本的部分连带责任,而将其作为"单向连带责任"的域外法经验,或者曲解了我国现行法的部分规定内容为"单向连带责任",或者将一些不真正连带债务改称"单向连带责任"。"单向连带责任"以身份而不是过错轻重或原因力强弱决定多数人债务的分担,不能充分救济受害人而且对轻微过错的侵权人过于严厉。传统侵权责任理论和我国现行法完全可以解决所谓的"单向连带责任"问题。"单向连带责任"是我国学术创新缺乏逻辑规范性的直接表现,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诱使违约是指第三人的诱使行为和债务人的自愿违约行为偶合在一起形成的侵害债权人合同利益的行为,第三人和债务人在主观上是偶合故意,非共同故意.诱使违约的实质在于违约与侵权并存.债权人所受损害一方面是由债务人的违约行为直接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第三人的诱使行为间接造成的.债务人是第一责任人,第三人是第二责任人即补充责任人.我们应依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而不是连带责任理论追究第三人和债务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春 《南方论刊》2009,(8):46-47,4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诚信观的局限性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文化原因,社会不良环境是诱发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外部原因,高校道德教育的偏失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不足是导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检视:传统、失范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地方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地方政府行政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对社会和民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失信事件成为政府失信于民的潜在因素,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诚信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地方政府守信,从任性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已成为地方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 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我国,市场上出现的失信行为和现象,已经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它直接造成市场交易成本增大,导致市场经济效率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个人诚信和社会诚信受到影响,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失去信任,社会的诚信根基受到撼动,诚信这一传统美德面临从思想观念到行为实践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