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作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3,(2)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接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一一八六年)春,陆游隐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写的名作。南宋小朝廷为了争得偏安一隅 相似文献
2.
3.
周敦颐的名文《爱莲说》,作译注的版本不少,但对结句的注释及至译文,均有所不同。现就其中的几个要点,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爱莲说》结句的注文,似有两处值得商榷。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此注中的“对于”二字,有何语法根据,实难查考。但联系采用此说的译文看,好象是为了使译文通顺,不得巳而为之。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加“的”作定语的句子是屡见不鲜的,因而其译文也是合乎语法的。在古汉语中,将此字先“变成”介词结构,然后加“的”再作定语,不知本于何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此意译古文,对 相似文献
4.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七律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于62岁(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时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写成的。 相似文献
5.
袁傲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2)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选了《许行》(《孟子.滕文公上》)篇,其中对“放勳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一段话作了如下注释:劳(lào),慰劳。来(lài),使……来(来归顺)。匡,正,使……正在,即纠正。翼,保护。自得,指自得其善性。振,救济。德,用如动词,指对人民施恩惠。根据这些注解,上面这段话应理解为:“慰劳他们(之──指老百姓),使他们来归顺,纠正他们,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自得其善性,又从而救济他们,对他们施恩惠。”细加推敲,这段话显… 相似文献
6.
7.
唐季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专业用《医古文》,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主编,另有北京、广州、贵阳、云南、黑龙江五个中医学院参加编写。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文选、古汉语基础知识和附录三个部分。文选共四十篇,均系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的名著或有过较大影响的医药学家作品,内容广泛全面,体裁多种多样,既结合专业,又兼顾文采,在过去所见《医古文》选本基础上,确有显著提高。又新增古汉语基础知识和附录约四百个古汉语常用词,这在帮助学生增进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上,可说是创举。编撰者的辛勤劳动是大有裨益于培养中医后继人才的。本人在业余教学中钻研这个教材,深受教益,与此同时,也发觉一些大可改进的问题。今仅就选文注释方面,略举主要之点,向本教材撰注和讲授的同道们请教。 相似文献
8.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任公《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诗中所指当是《剑南诗稿》.其实不仅诗作,在陆游的所有著作中,无一不贯注其爱国思想.毛晋读《老学庵笔记》载“秦桧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一节,以 相似文献
9.
朱永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大学语文》(修订本)被全国四百余所高等学校用作教材,有的省市还将其列为高教自学考试读本,在国内有很大影响。但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注释不太确切,甚至有错误。今不揣鄙陋,提出商榷。一、其为死君乎?(《左传·秦晋淆之战》)注: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记晋文公。这句是说,这样岂不是忘记了先君(文公)么?按:君,指晋文公,但“死”没有忘记的意思。惠栋补注:“君在殡,故称死君。”即先君之意。正确理解这句意思的关键在“为” 相似文献
10.
刘精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4)
高亨先生《商君书注译·垦令第一》 :“声服无通于百县 ,则民行作不顾 ,休居不听。”亨按 :声服当作声技 ,技服形近而误。声即声乐 ,技即今语所谓“杂技”。说详新笺。笔者按 :“技”、“服”除了皆从“又”外 ,字形并不很相近 ,要误也只是一种可能性 ,且即使在《新笺》中 ,高氏也没有提供直接的书证 ,如果严谨一点 ,也只能说“服”疑为“技”之误。其实“服”未必是误字 ,《诗经·小雅·六月》“共武之服” ,《笺》、《尔雅·释诂》并云 :“服 ,事也” ,窃以为“声服”之“服”亦当训为事。又《诗经·大雅·灵台》“瞍奏公” ,《传》 :“… 相似文献
11.
王魁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
由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古汉语教材,本文试就该书部分文选注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商榷请方家读者指正。一、刖刑《晏婴论季世》:“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注释:“春秋末期齐国贵族为了维护腐朽的统治,用酷刑镇压人民的反抗,使很多人遭受刖刑(砍掉左脚),所以市场上形成‘屦贱踊贵’的异常现象。”(该书上册一四五页)今按:这里将“刖刑”解释成“砍掉左脚”,大误。如所周知,“刖刑”乃古时一种酷刑。《说文》:“刖,绝也。”“刖刑”就是要砍掉人的脚。《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献璧给楚厉王,“王以和为 相似文献
12.
房日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组和北京市维尼纶厂选注小组选注的《唐诗选注》,是一种较好的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这本书对每首诗认真地写了“说明”,注释比较简明、准确,对涉及到的官职名称,做了详明的解释。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选注者努力的目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读者。”虽然如此,但注释解说仍有欠妥之处。现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点,提出来与选注者商榷。为了眉目清楚,姑分为四点来谈。一、诗句阐释不尽符合原意的: 相似文献
13.
赵献春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1):23-25
《诗经·卫风·氓》中的“氓”应为“自他归往之民”,即外来移民,《诗经·小雅·采薇》中“不遑启居,严狁之故”中的“启居”。其义应为作息,即过正常生活,徐本《大学语文》文选中的两个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15.
武晓玲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93-95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下简称《商榷》)一书的出版,对古汉语、训诂学教学有着重大意义。然而该书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注释本来不误而误驳;王先生未注而《商榷》误注;王先生注释欠妥,《商榷》的注释也待商。另,《商榷》中排版或引书上有错误。 相似文献
1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选材精当,世纪60年代使用至今而不衰。然大衍之数,五十缺一,在此教材第一册文选注释中提出几则,以待商榷。体例合理,内容丰富,注释大都详而有征,自上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际,不避续貂,就目力所及, 相似文献
17.
18.
南开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古代汉语读本》(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很有特色的一部书。书中的文选部分,大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短篇文章,以之作为理论知识部分的印证。文选的注释大都简明扼要,但有些地方值得商榷。现仅就其中该注而未注、断句失当和注释有误之处,例举一二,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当注而未注文选自然不可能给每字每句都作注,可是作为一部教材,对某些涉及古今词义变化明显或对学生理解文章有直接障碍的字词就不能不加注释。例如: 相似文献
19.
马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1):132-134
《中国骈文选》是当前规模较大的选注皆备的骈文选本。书中详尽的注释为我们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着一些注释欠妥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书的若干注释作一些补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