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触官"舆情是指由政府官员言行引发的舆情事件与舆论态度。政府"触官"舆情事件中政府回应速度与回应质量不匹配,会影响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政府"触官"舆情回应弹性受到内外部环境压力、舆情注意力分配、多元主体博弈、政府回应能力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政府应通过借助内外双重环境压力、合理配置舆情注意力、完善主体博弈策略、提升舆情回应能力等调适"触官"舆情回应弹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 发展时期,随着小康社会建设 的全面展开,干部制度、人事制度也 在进行着改革。在这个时候,研究西 方的文官制度,观其利弊得失,总结 其经验教训,对完善我国的干部制度 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革新吏治:西方文官制度的 形成 "文官"一词,是从英文"Civil Service"翻译来的,这个词的原义本 是文职服务员,并无"官"的含义。 西方各国对文官的称谓不尽相同:美 国叫"政府雇员",毫不掩饰文官与 政府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法国叫  相似文献   

3.
加强地方政府行政问责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民主行政的重要内容,行政问责制度是一种旨在全面追究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度效用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构建一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运行程  相似文献   

4.
体制参与对资源的分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更多是中立的,体制对资源的分配,主要是各社会阶层在民主程序上充分博弈的结果,因此相对公平。同时,也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防止政府在分配时偏向"自己人"。另一种则是:政府在分配资源时,自己就是一个利益主体,而且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是按和体制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为官不为"现象凸显。"为官不为"现象具有复杂性、隐匿性、传染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遏制,不仅会恶化政治生态,而且会阻碍中国的改革进程。独立行政人格的生成,可以为破解"为官不为"提供主体性动力。独立行政人格主要表现在行政人员乐于作为、善于作为、勤于作为、勇于作为四个方面,可以从加强个人修养、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培育先进的行政文化方面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6.
李泽 《经营管理者》2009,(23):94-95
公共领域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话语渠道和治理形式,具有监督、批判和巩固政治合法性等重要功能,现代公共领域的培育与提升与我国构建中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天然的互动动力、互动平台和互动机制,二者的过程具有同一性。从公共领域出发,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是要建构一个以"政治人"为主干,坚持"服务人"和"效能人"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具备"道德人"思想的完整政府人格主体。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立法允许政府"试错",既是经济开放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需要,更回应了现实语境中一个重要的体制性问题:在健全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倘若用制度设计的方式给予官员"试错"权,刺激决策者成为"敢吃螃蟹"的官员,必将减少"太平官"、"庸官",行政效能得以提升,进而促进地方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诠释政府诚信内涵,剖析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演进历程,阐明宪政是西方政府诚信制度核心,在宪政精神指导下,西方政府逐渐完善了现代税收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度、政府首脑和议员选举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政治监督制度与社会监督制度等.西方国家政府诚信制度告诉我们:政府诚信应建立在政治民主基础上,权力制约和平衡是关键;诚信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治理念落实于行政领域第一要义便是政府守法;诚信政府应根据形势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诚信政府行政行为应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公开化;诚信政府应接受社会全方位监督,远离贪污和腐败.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千多年来,在数不清的朝代更迭与治乱循环中,中国的县制基本保持稳定,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进入二十世纪后,包括县制在内的行政区划如同其他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并正在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县制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怎样的前途:兴耶?废耶?存耶?亡耶?本文将分析它在二十世纪中的演变与兴革,然后对其未来走向给出一个建议。一个国家在政治现代化领域中,行政现代化常常走在前头。例如日本,在建立大学培养高级行政人才,建立现代文官制度,建立警察制度,实行地方自治,推行行政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到十九世纪末已基…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中国改革,重在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创新政府"。这五大政府理念是"新行政精神"的基础架构。"新行政精神"具体可概括为十大理念。一是法治精神。要依据法律治理行政机关做出的行为而非管制公民的活动。二是理性精神。要在不同价值之间找到各自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正【政策背景】为构建从"不敢"到"不能"、"不想"的制度反腐机制,四川省政府近日连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等10项重要文件,紧盯包括土地出让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在内的政府权力最易失控、最易发生腐败、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重点领域。目的就是要建一个能关住"老虎"、防住"苍蝇"的制度笼子,形成能对行政权力行使起到监督制约作用的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房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遴选机制对近、现代各国政体中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老的科举制仍然具有其现...  相似文献   

13.
政府的本质属性就是公共性,政府本来就该为人民服务。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改变,政府对服务性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在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行政体制也要与之相适应,"服务型政府"的提法重新强调了政府最应该做什么,而如何去做才能体现行政伦理中的"公仆精神"是需要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首席质量官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明确质量责任、保障质量安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分析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Officer,CQO)的含义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探讨了首席质量官在领导企业质量工作中的角色、职责和应当具备的能力,探索总结企业试点首席质量官制度的经验与做法,为其他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秦晖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政坛风云与官制兴革,人们回首发现:“科举竞争”无论是与我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察举征辟,还是与外国古代的贵族制、军...  相似文献   

16.
儒家构筑了以仁为体、以中庸为要义、以自省为补充的"以学养能、以德养群"领导力养成规范,形成个人道德和社会双重本位集中于"人"这一主体的复合型"道德—社会"领导力养成学说。基于此学说,儒家构建了以能群、选贤、大忠为准绳的"大人"管理制度,实现了"道德—社会"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性构建。儒家的领导哲学历久弥新,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长久治世的基础,也可为现代社会防止碎片化治理、构建成体系的本土化治理模式提供新思路:其以人为本、德群双重本位、依托人和制度构建领导力的要义,与现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需求相耦合,为在现代社会中处理"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借鉴经验;其关于个人修炼领导力和构建领导力生成、延续、发展制度的精妙论述,更可被现代领导者直接学习、运用,以构建更高效、更稳定、更实用、更可持续的现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93年至2000年,美国推行了"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改革的主旨是构建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这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是取得成绩比较显著的一次行政改革。现如今,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行  相似文献   

18.
尹文嘉 《领导科学》2012,(27):12-13
在现代政治活动中,通过代议制民主制度参与公共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参与意识日益增长的需要。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模式被打破,公众参与不再被囿于政治层面,而是扩展到行政领域,表现为公众对公共行政尤其是公共决策活动的直接参与。公众通过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于公众而言,可以培养公众的道德品格,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归属感;于政府而言,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促进公共决策的执行,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对公共需求回应的灵敏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36):12-13
正成都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大重点、21条措施,首次提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市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后来办事的人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递交所有资料,只找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完所有事情。按照《意见》,成都将全面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的两个"全面取消":政府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  相似文献   

20.
现代财政国家是拥有现代财政制度和合意财政能力的国家,是以现代财政制度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国家。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括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税收法定和明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本文构建了一个"比斯利"式政治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阐述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财政国家的构成要件及其逻辑关系。模型分析表明,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健康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将有效促进居民福利的提升。文章还对中国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制度建设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在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几个方面面临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