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的结果最准确,但企业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这种方法计算过程就显得比较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比较少。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应该推广使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但推广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解决代数分配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依托用友UFO报表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利用报表系统解决代数分配法的复杂计算过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合并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做好公司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处理是集团公司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公司有序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持股时合并报表处理的理论基础从库藏股法和交互分配法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接着,对交互分配法与库藏股法的对比应用进行了案例讨论。发现,二者的应用各有特点,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笔者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岗位角色代入法”所做的经验总结,主要通过具体的实训过程探讨岗位角色实训教学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合作博弈的易腐性产品运输设施选择的费用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腐性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而损失,运输易腐性产品时,客户除了支付运输费用外还需要承担产品的价值损失。本文把易腐性产品的价值损失和运输费用之和作为总费用,应用合作博弈理论,把易腐性产品的运输设施选择的费用分配问题构造成费用分配博弈,证明了在易腐性产品线性价值损失的情况下,运输设施选择博弈的核心非空,且为子模博弈,并讨论核仁、夏普利值、τ-值等解。论文最后讨论了有约束运输的设施选择的费用分配博弈的解的情况,说明其核心也许为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申晔 《经营管理者》2013,(18):133-133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随着设计劳务的扩展,对于跨年度的设计劳务收入,设计单位普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完工百分比法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人为利用该方法来调节利润、收入的企业提供了可趁之机。而完善内控流程,修补漏洞就要从方法本身开始。  相似文献   

6.
林光平  杜义飞  李仕明 《管理学报》2007,4(2):201-203,229
服务提供商占有服务创造的价值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对服务产品的定价。通过使用价格和服务量共同来描述服务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用服务产品的价格的确定来实现价值的分配,用不同的价格决定权和博弈顺序来确定服务产品的价格范围,然后寻求一种服务产品价格的振荡系统,使得服务产品的价格最终收敛于总价值创造最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8日起至2014年6月19日,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全部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其中免费分配又分为历史法和基准线法。本文对这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对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购买或者出售产品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等均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但对于实际利率法的理解和计算比较困难,本文对实际利率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会计人员学习掌握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利益分配是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联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对联盟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本文以合作博弈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石华瑀 《经营管理者》2009,(14):184-184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的金融资产。它是金融资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其相关的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计算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应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11.
胡亚昌 《经营管理者》2013,(27):149-149
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内部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进行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及改革的必要性,认为企业进行内部分配改革,应系统思考、择机稳慎进行。重点阐述了深化企业内部分配改革,应不断探索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内部分配新机制,并对岗位绩效工资制做了详细介绍。另外,文中通过引用孔子思想、马克思对收入分配的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对职工收入分配的科学论断,得出了企业在进行内部分配制度设计时,应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对企业经营者、科技人员及关键、重要岗位的生产技术能手等可采用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按资本、管理、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2.
代数分配法是能最准确地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其计算步骤是:第一,设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为未知数。第二,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解方程组,求解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第四,将辅助生产单位的费用分配率与各受益对象的实际耗用量相乘,其乘积即为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在上述步骤中,建立方程组是关键。方程组是否正确,直接决定分配结果是否正确;而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费用分配率)则是难点,在手工条件下计算工作复杂又繁琐,若在Excel中利用相关函数和工…  相似文献   

13.
成本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不同的行业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界定成本会计工作的范围,灵活的应用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应该结合实际具体做好成本会计的各项基础工作,离开各项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成本会计工作无法做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开发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组建虚拟企业的关键,是合作各方绩效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利益分配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技术开发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模型,以此确定合作各方协议中和实施中的利益分配系数,从而激发各方合作在工作努力水平和资源投入方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由于两个企业之间控制的程度不同,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采用的合并方式也就不同:全部合并法和比例合并法。全部合并法将母子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都合并在合并报表中,比例合并法则按照比例对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从而导致了合并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举证责任制度在整个民事诉讼制度中的重要性,时举证责任的概念、罗马法以来不同时期国外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以及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现状。并结合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对侵权行为法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个人所得税分项计征不合理、按月计征不科学、税前扣除项目不公平、个人所得税法可操作性差,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具体会计准则出发,探讨了实际利率法在《资产》准则、《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租赁》准则、《借款费用》准则及《收入》准则中的应用,并且通过案例分析了实际利率法在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合作模式直接决定合作利益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合作利益分配,针对不同合作模式研究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煤电企业供应链合作实际,运用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方法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一方向另一方投资的合作利益分配;运用Shapley值法和风险期望原理,建立了基于合作贡献和风险补偿原则确定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对长期合同、战略合作等合作利益分配。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煤电企业,而且对其他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梅  周鹏 《管理科学》2020,23(12):1-11
交易成本和市场势力影响碳市场成本有效性,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是否造成不等的碳市场效率损失? 本文构建碳交易机制下企业决策模型,探究交易成本、市场势力存在时,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的选择对碳市场成本有效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交易成本中交易佣金会导致碳市场效率损失,基准法和祖父法的影响程度小于拍卖法; 2) 碳市场存在市场势力时,祖父法和基准法导致的碳市场效率损失小于拍卖法; 3) 当碳市场同时存在交易成本和市场势力时,市场势力进一步加剧了交易成本导致的碳市场效率损失,祖父法和基准法导致的增加损失小于拍卖法. 本文建议政策制定者采用祖父法或者基准法对市场势力企业进行碳排放权分配,并取消交易佣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