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美华  崔蕾 《经营管理者》2013,(7X):266-266
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字字铿锵、凝聚共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的水平。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十八大精神有着密切关系,如何在实际工作利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推动图书馆工作内涵式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与贯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首次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重大深化。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理念先行,更需要各地实践探路。福建省漳州市于2011年9月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上就确立了"建  相似文献   

3.
徐华 《领导文萃》2011,(11):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取得了重大成果.也意味着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4.
田土民 《决策探索》2009,(14):36-37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标志着“三农”发展新思路的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的福音,同时,也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蒋福友 《经营管理者》2013,(25):153-15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标志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  相似文献   

6.
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观、发展观、民生观、系统观、法治观和全球观等六大原则,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的重要转变,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具有主体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现代化站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盛起来的新时代,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大起来的新时代,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新时代,使中华民族复兴起来的新时代,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认识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架构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随着这一进程速度的加快,对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如何完全依法办事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叉陕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日臻完善,标志着我党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指导全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关键在党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11,(11):10-13
早春三月,北京乍暖还寒。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按照信春鹰教授的说法,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于辉 《决策探索》2002,(3):12-13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现实命运,促使邓小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几十年之后,又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重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并于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对此作了新的回答,从而对社会主义的质作出了新的界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和政治号召。按照中央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本刊从今天起推出"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年度系列报告",全方位系列化透析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决策内涵和深意。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表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李克强总理将生态文明这个"绿色芯片"  相似文献   

15.
正工作背景构建美丽山水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美丽山水城市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要义,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  相似文献   

16.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当前的世情和国情。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一直占据全国地域和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那么,怎样才能开展好美丽乡村建设呢?按照当前的宣传和惯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5):20-21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有效借鉴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2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上,农业部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彰显每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孙政才书记在渝东北调研时指出,"渝东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切实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渝东北,笔者认为,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可作为重要突破口。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生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16-17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计划。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的必然选择,同时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凸显了政府加快污染防治的坚强决心,指明了严格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继2013年福建省获国务院支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之后,6月5日,《贵州省  相似文献   

20.
正策划人语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