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恒的丝路     
以西北五省区联合举办的“中国丝绸之路2100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本刊从这期起至年底,将发表“永恒的丝路系列报道”,介绍丝绸古道的今昔及它的纪念活动。请读者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为了促进西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振兴,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扩大西北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联合举办的“中国丝绸之路2100年”活动,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后,已经拉开序幕。活动主题为:古老、友好、交流,发展。采取国内国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旅游、文化、经贸、外事、宣传于一体,统一协调,分省组织。五省区联合开展的综合性项目有以下几项:1.摄制一部丝路旅游片。2.联合创作,排演一台反映丝路题材的歌舞节目。3.组织接待国家旅游局分流的西德、美国、法国丝绸之路记者采访团。4.联合参加国家旅游局在新加坡举办的以丝路为主题的国际旅游展。5.  相似文献   

3.
安西大都护府的伟大功绩和突厥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安西大都护府领导西北各民族在其存在的一百多年间为丝绸之路和丝路贸易繁荣发展建立的历史功绩.文章并不赞同过分夸大突厥对丝绸之路的危害,客观、公正地评价了突厥对于丝绸之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古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的凝聚李明伟西北民族的成长与丝绸之路的影响从公元前五世纪始,有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从长安至君士坦丁堡绵延七千多公里的古老商路,将人类社会的主要四种文明(中国、印度问族伊斯兰、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汇聚在这个大陆上。李希、霍芬将其冠以...  相似文献   

5.
书坊     
《中国民族》2015,(9):80-80
《丝绸之路》 刘迎胜继承了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通晓多种语言,是活跃于当代蒙元史、内陆亚洲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前沿、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丝绸之路》被誉为填补国内该领域研究空白的扛鼎之作,强势入围2014"中国好书"榜单。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以丝绸为主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丝绸之路四通八达。在此探讨的是一条至今无人提及的南方丝路的另一条重要干道——康藏高原丝茶古道。这条商道的开通,比西北丝绸之路至少要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8.
加强跨国民族研究 促进边疆稳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民族互动交汇的概念。因此,相对于内地,西北是一个边地;相对于中原文化,西北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从历史的视野来看,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种族、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互动频繁且影响深远的地区,世界文明的东西方古道“丝绸之路”和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源自西北;从现实的视角观察,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国家外部安全环境的构建,可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所以,加强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9.
青海高原上的穆斯林城镇社区南文渊一、青海穆斯林城镇社区的发展唐宋之际,西亚各地大批穆斯林来华经商,他们在经由我国西北通往西亚各地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城镇定居经商,从而在西北一些重要城镇形成了穆斯林城镇社区。而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穆斯林商人在我国东南沿...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专家办刊,成绩卓著:多年来,《西北民族研究》在国际化之路上艰难行进,蜚声国内外学术界。1-颇具国际视野;2-弘扬民族文化,发出中国之声;3-关注学术前沿,培育学术新人;二、面向未来,把握机遇,在国际化之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今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西北民族研究》又荣列国家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略述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两宋时期西北地区政治态势的变化及丝绸之路居延路、青海西宁路的开辟、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的概况以及伊斯兰教同辽夏金的关系三个方面的论述 ,对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一条国际交通古道,现代研究命名为南方丝绸之路.本文论及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经研究和实地勘察后确立的线路大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川滇两省的研究状况和特点,指出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与妻都在大学里混饭,因此我们的蜜月旅行可以持续两个月,婚礼办完后,我们先去了捷克。之后,我们决定用大半个月的时间来重走丝绸之路,起点是古老的长安城,终点就是塞克人(Saka)建立的乌孙国——当然,丝绸之路并非中断于乌苏,而是从乌苏、康居一路向西,直达我们曾经去过的东欧。可惜这次我只能在古乌苏国就此打住,因为我的脚下,已经到了中国大陆的最西北边陲,区号为0999的伊宁市。准确地说,是中国陆地上最大的货运口岸,霍尔果斯口岸。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报道,在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召开之际,甘肃省首届期刊展览于1992年9月5日在兰州隆重举行。 这次展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期刊研究会共同主办,是全国第一次省级刊展。甘肃省现有公开发行期刊102种,内部期刊229种,此次参展为140种,《西北民族研究》作为大型学术刊物参加了展览,受到了人们的注目和好评。  相似文献   

17.
<正>西北花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西北人民历经千百年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而广泛地存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活态的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花儿是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多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地方性知识,彰显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万里茶道是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蒙古、俄罗斯之间以茶叶大宗商品流通为主的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商贸通道。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河畔的渔洋关古镇,在历史上是鄂西南、湘西北的茶叶集散地和宜红茶加工、运输、贸易中心,通过万里茶道与俄罗斯等欧洲大陆相连。2018年,渔洋关镇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旅古镇”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8月1618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青海省社会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者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确认了从北部湾出发到东南亚、南亚等地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这条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是世界古典时代的五大港口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港口.丝绸、黄金、珍珠等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从北部湾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汉帝国正是通过岭南地区而被纳入当时的“世界体系”.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后世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