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书     
我的书贾醉公我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有40多年了。从参加工作起,我就喜欢购买科技书刊,年复一年,我的藏书数以千计。要积累这么多专业书,确实不容易。因为,与专业有关的新书,每年出版的就不多,能买的就更少。再则,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能有多少余钱买书?还有,我们...  相似文献   

2.
在我烦躁孤独或者失意心绪不好的时候.音乐是我最好的朋友。音乐伴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前几口单位发给每人几十块钱的书报费,我拿着这些钱上街,到书店创览了一圈,见有不少的好书,真想一下子都买到手,可掏出兜里的钱数数,只够买一两本的,于是放弃了买书的念头。书大责是一个原因,特别是不远处音像制品的柜台上正放着一首我平日里最喜欢的乐曲时,潜意识里就已经放弃了买书的念头了。不是不喜好书,书和音乐伴我走过了人生的近40个春秋,可是如果要我在音乐和书之间作个比较的话,我还是青眯于音乐。于是买了3盘贝多芬的钢…  相似文献   

3.
购书辛苦记     
礼贤 《老年人》2009,(9):50-50
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比如我一向爱读孙犁的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逛书店,见到他的书便买,所以他在“文革”前写的所有作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陆续买齐了。  相似文献   

4.
夏正君 《老年人》2007,(8):24-25
今年春节,我在家里整理书柜时,一册海上编队动员令从柜中滑落下来。翻阅着这份珍贵的资料,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了27年前,参加打捞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数据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月光石之约     
大二的时候,我想把书读得好一点,就认识了教我们古代文学的彭老师,老师很喜欢我,她建议我考她的研究生,介绍我读很多书,还让我常去她家里玩。 老师家里有一女一子,女儿已经在几年前出国,身边的儿子,我一直直呼他的名字彭逸。他是一个漂亮的男人,二十八岁,梳平头,中指戴藏银指环,嵌着一排细碎的月光石。大学毕业后,他自己开了一家小  相似文献   

6.
曾倩 《伴侣(A版)》2007,(6):36-37
<正>很多人都以为我只有两段婚姻,但事实上是三段。对于婚姻,我有着屡败屡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我必须承认,我是个婚姻主义者,婚姻对于我不可或缺,我喜欢那种回家时知道家里有个人等着我的感觉,哪怕那个等我的人不漂亮不能干不贤惠,但一定要给我一个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刘嘉宇 《华夏少年》2007,(12):57-57
许多人都参观过我的书柜,他们都说我是个“小书迷”。为什么呢?因为我的书柜里摆满了书,作文的、科学的、童话的……什么样的都有。但这一次使我这个“小书迷”的称号更真实了。  相似文献   

8.
老人的书     
老人的书陈书良在书店看买书的人是一件有趣的事。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少男少女最多,其次是中年人,买书的老人并不太多。"老人买书做什么呢?"一位从来没有读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之类"圣训"的朋友不解地问我。其实,老人买书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研读之需,二是...  相似文献   

9.
1988年,从美国回来之后,王小波和李银河在万寿寺附近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家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客厅比较大,但是里面并没有什么奢华的家具,三面都被他们做成了书柜。在王小波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以及一张乱七八糟的床。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并不过分,不过正小波倒喜欢这种样子,因为在他看来,家里空空荡荡,有充足的空间,才是最可贵的。  相似文献   

10.
王小柔 《中外书摘》2014,(11):90-90
快递是个神奇的行业。因为我只从网上买书,所以对“如果你网购了一台电脑,快递给你送到的只是一堆零件;如果你买了一双皮鞋,基本上收到的只有两根鞋带”等状况并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就算书的包装被扔烂了,书还是能看的。但架不住我总买书,这个神奇行业依然给我的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1.
我的枕边书     
郭梅 《中外书摘》2010,(2):95-95
自从电脑和网络越来越与我们亲密接触,阅读的习惯和方式都很自然地随之有所改变。在我的书柜里,电子书居然也占了整整一层,饶是如此,绝大多数读书人,包括区区在下,依然放不下传统的阅读方式——灯下床头,斜倚闲读,无论是否有袅袅茶香的陪伴,都是无比的惬意。所以,我的枕边,永远堆得高高的,是书。  相似文献   

12.
葛剑雄 《中外书摘》2009,(9):100-100
我自幼喜欢看书,其实包括一切有字的东西,如用作包装的半张“申报纸”(当时家乡人对所有报纸的通称),我也会看好一会。由于家里穷,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书,所以从来没有目的和选择,有什么看什么。但等列上初中时,我已转学卜海,有了学生汪,可以上图书馆看书,学校的罔书馆也有少量书可以卅借,我开始找自己想看的书。  相似文献   

13.
阎纂 《老人世界》2010,(3):46-46
“故纸堆”含有贬义,我却觉得亲切。每谈起“故纸堆”,我会联想起与我收藏爱好相关的许多往事。 我喜欢藏书,平时除在新华书店买书外,还常去遛旧书摊和旧货市场“淘书”。在旧货市场常有“论堆儿”卖的情况,也叫“搬堆儿”。这是因为卖主图省事,怕把这堆东西里的好货挑走后,剩下的“破烂儿”就没人要了。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的工作是坐在家里写书和编书,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抑或寒风硬骨的冬天,我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坐在家里一桌一椅一纸一笔.一杯清茶一个夜晚以及一片想象的空间。所以。当有人问我.我所喜欢的生活伙伴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便答:每天清晨都去上班的人。因为、这种规律而定时定点去上班的生活,的确让已经习惯了既随意又内心紧迫的我.产生一种敬意。以前,朋友问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丈夫,我脱口而出:“经常出差离家的男人。”这当然是种带有向往性质的戏谁偏颇之语。但这里边的确自有道理:丈夫不在家的日子,心里多了一份等待。分…  相似文献   

15.
<正>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工人。他们供我上大学,希望我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家境好的男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大型企业做工业设计。当时有很多人都给我介绍男朋友,但我都不喜欢。那些男孩不是父母有地位,就是家里特有钱,但大都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我心目中的男人一定要有理想,同时要踏实肯干。后来我认识了科  相似文献   

16.
卢悦老师:两个月前,父母离婚,我的生活几乎崩溃。这才知道父母已经有10年的"空壳"婚姻,爸爸早有了另一个喜欢的人,但他和妈妈约定,要等我工作后才离婚。当妈妈来到我家里,放声大哭时,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工人。他们供我上大学.希望我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家境好的男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大型企业做工业设计。当时有很多人都给我介绍男朋友,但我都不喜欢。那些男孩不是父母有地位.就是家里特有钱.但大都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我心目中的男人一定要有理想.同时要踏实肯干。  相似文献   

18.
圆子信箱     
装  饰圆子:    有一件事让我很不明白──我想知道名著是用来装饰门面的,还是用来阅读的?如果你告诉我是用来阅读的,那我要问你,为什么有许多人买了只是放在书柜里,并不读它?山西太原  大列大列:    讨个美女做老婆,既可以过平常日子,又可以炫耀于人──许多东西有两种功能,书也不例外。    至少,我以为,用书来装点自己比用金块要好一些,你说是不是?圆子合  适圆子:    婚姻应该慎重一些,可是一慎重就很难结成婚了;不慎重吧,又好像太轻率。    究竟怎样才算合适呢?广东花都  亦言亦言: …  相似文献   

19.
谭仕芳 《老年人》2013,(4):35-35
老家有过年前泡澡的习俗,寓示干干净净过新年。父亲年轻时喜欢泡澡,那时家里没浴霸,没热水器,泡澡只能去公共澡堂了。家里哪怕再穷,过年前也是一定要去泡一次的。可自从我的3个弟弟妹妹相继出世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亲这规矩就自己破了,再也没进过花钱的澡堂子。  相似文献   

20.
做好父母     
11岁的女儿是“TFboys”的忠实粉丝,她尤其喜欢组合里的王源。前不久王源过生日,她竟然花了800多元给他买礼物,而这钱是她大半年里不吃早餐、不买书,一点点攒下来的!我逼着她把礼物退了,她爸爸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请问我应该怎样做呢?对于11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青春期(第一个叛逆期在两岁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