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古往今来,“鱼”与春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情趣盎然的春节“鱼”文化。  相似文献   

2.
徐冉 《公关世界》2016,(2):67-67
不良商家、黑心导游、贪心司机,再加上当地各有关部门的或纵容或庇护或不作为,正是养大这条“天价鱼”的现实环境。
  哈尔滨“天价鱼”风波,从春节到情人节,搅乱了多少人的好心情。原本一起普通的消费纠纷,硬生生被商家和当地有关部门演成了“罗生门”。  相似文献   

3.
“鱼羊为鲜”,大家都喜欢吃鱼(注:我吃素)。既然想吃鱼,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如何分鱼”这个问题,我们以下就谈谈分鱼问题。  相似文献   

4.
1965年春节过后不久,江苏淮安县城郊公社闸口大队第五生产队突然收到一张从北京寄来的汇款单,金额是70元,“汇款人”栏里端端正正地写着“周恩来”三个字。  相似文献   

5.
赵燕 《老年世界》2014,(5):31-31
毛泽东捐红烧肉 1935年2月4日是春节,遵义会议刚刚确立毛泽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后勤部门想多弄点鱼、肉庆祝一下,但部队有几万人,谈何容易?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一碗米酒和几个辣椒而已。  相似文献   

6.
饶舌     
梁莲生先生的原诗“久立持竿钓晚秋,麓山云树入吟眸。乃翁不计鱼多少,聊遣闲情到白头。”经陈国强、肖自强、李传补三位先生修改后,只有第一句的“钓晚秋”,第二句的“山、树、眸”,第三句的“鱼多少”和第四句的“白头”共11个字没有改动了。总共28个字的诗,被改动了17个字,留下不动的仅占全诗总字数的四成,这还是原作者的诗吗?媒体对作者的作品可以修改,《老年人》杂志开展评改活动,本意在提高读者参与的积极性,这是很好的。但窃以为,首先要尊重原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原作者三、四句的“乃翁不计鱼多少,聊遣闲情到白…  相似文献   

7.
张纶 《老人天地》2014,(1):42-43
春节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却被年轻人称为“催婚季”,很多年轻人正琢磨着找个什么借口,过年在家待两天就走,好逃避父母的“催婚”和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亲项目。  相似文献   

8.
过年的滋味     
《老人世界》2013,(2):1-1
光阴似白驹过隙,一晃,蛇年春节又到了。春节,坊间习称“过年”。在我们中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过年.千百年来都是民间的隆重盛典。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适逢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兴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憧憬,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企盼,为春节增添了热烈、温躲、幸福的气氛。  相似文献   

9.
美国“鱼味”文/@@阿珠“钓了一条‘鱼王’!”旅居美国的本文作者夫妇禁不住笑逐颜开。我爱吃鱼。媳妇是南方人,吃鱼长大的,更爱吃鱼。但住在美国中部内陆城市,却难得吃到鱼。因此,“食无鱼”成了我们家的“民生大计”。偶尔从超级市场买一磅三纹鱼,拿回家来又炸...  相似文献   

10.
“钱老,您好。春节就要到了,我今天特意来看看您,给您和全家拜个早年!”2008年1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家中,俯下身子,握住钱学森的手……  相似文献   

11.
有人会问:美国根本没有春节,何来“春运”?稍安毋躁。首先,洋人不过春节,但确实有“春运”,而且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客运流量小——那就是圣诞节和元旦新年期间,我们姑且也称之为“春运”。这其间也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有时不提前半年,休想买到回家的票。  相似文献   

12.
〔小人大幽默〕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卫生防疫站的张丽来信说:“我的儿子今年7岁,说话却是满嘴大人语气。”──过完春节,儿子去幼儿园上课。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过春节好吗?有意思吗?”儿子回家后对我说:“老师问的不是废话吗?过春节哪有不好的?”电视上经常...  相似文献   

13.
春节,一向繁忙的医院相对清静了些许,因慢性病就诊的明显减少了。然而,湘雅医院急诊科春节值班的医生护士却从未轻松过,节日期间因燃放鞭炮、大吃大喝、娱乐过度等不慎而致人伤病的事故总是屡屡发生。“不来就不来,一来就是个急症。”护士说。“鞭炮伤是每年春节多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曾敬友教授不无感慨地介绍说。该院急诊科去年春节期间共救治因鞭炮炸伤而急症就诊者20多名,大多数是手、眼伤,受伤者小孩居多,主要是小孩在燃放鞭炮时手、眼离鞭炮太近,或将鞭炮朝建筑物或行人乱扔造成的。那一幕幕血淋淋的惨景,那一声声痛苦的呼…  相似文献   

14.
阿华 《现代交际》2004,(9):56-56
网络族:离开了网络就呼吸困难的“鱼”网名“卡夫卡”的小魏是一条网络里自由游弋的鱼,他自我形容说:“自从16岁那年上了网,网络就是淡青色的水,我就是鱼:在网中,我是精灵古怪的,是高智慧的,是透明的;下了网,我的身体就慢慢浑浊僵硬了。”  相似文献   

15.
小雨 《公关世界》2010,(2):50-51
从古至今,春节都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在此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祝贺,增添友好感情,有的则要看望亲戚朋友,赠送礼品和年货,有的则要相互请客吃饭,名为“年节酒”。春节的前夜是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意思是旧年至此夕而除,明天就更换了新岁。除夕的饮食习俗,北方和南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春节杂谈──“迎财神”和“送穷鬼”熊沛年老了,有时连身边的事也不关心,然而每逢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喜悦愉快之余,总还免不了生发出"霜鬓今朝又一年"的感觉。可是,年年的春节还是要实实在在过的。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与小农经济基础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李惠明 《老年人》2007,(2):56-56
一要注意控制膳食总量 在节日的餐桌上,鸡、鸭、鱼、肉、蟹、虾等往往是“主角”,而这些都是以动物蛋白和动物脂肪为主的荤腥食物,如果吃得太多,摄入的总热量会超过机体的需要,并陡然增加消化系统及肾脏的负担,甚至增加血脂水平,不利于人体健康。尤其是在连续多天活动量不多、体能消耗减少的时候,一次吃得太多还可能诱发“美食综合征”,引起头晕、心慌、下颚颤抖、上肢麻木等症状。因此,春节期间一定要控制膳食总量,不能吃得太多,一般只吃七八分饱才适宜。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以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年俗。燕赵大地地域广阔,各地春节习俗有较大差异,饮食习俗也随之不同。但饺子是流行于燕赵大地最为普遍的春节必备食品。大年三十、初一到初五、初十、正月十五均以饺子作为庆贺的食物,故而民间有“最香莫过饺子”之说。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聚餐是必修课,娱乐节目又多是打麻将,一坚就是小半天。几天下来,能量的摄入量远云大于消耗量,剩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诸存于体内,体重自然增长。春节过后,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减肥”,今天就合大家支支招,保证有效!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手机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父亲坐在家中破沙发上.一改往日陪母亲送我一程的习惯,像有心事.几次嗫嚅着嘴,欲言又止。我问:“爸,你怎啦?”母亲接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老小!”我问妈,爸到底怎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半是答我:“你爸想要个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