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去年8月,河西区一家个体汉民饭馆为招徕顾客,擅自贴出了回民饭馆的标志,致使一名维吾尔族商人误入就餐.当他发现问题后十分气愤,跑到河西区三义庄清真寺,找来回民群众要砸这个饭馆.区  相似文献   

2.
去年5月17日,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到辽东半岛上的本溪检查了民族工作。他高兴地说,本溪取得的成绩,在辽宁省乃至全国都是很突出的。市委书记丛正龙提出,要努力把本溪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的先进市。市委、市政府没有因民族工作硬指标少、红头文件少、检查督促少而被动地去抓,而是根据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溪实际情况主动积极地开展民族工作。他们有一条规定:一把手亲自处理民族方面的大事。彩屯回民饭馆一汉族退休职工,在饭馆里煮猪肉皮,引起回族群众强烈不满。市委书记丛正龙数次过问此事,责令该饭馆停业整顿,调换工作人员,使问题圆满解决。本溪《洞天周报》曾刊登侮辱回族群众的小说,造成回族群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岁月里,冀鲁平原有两支英雄的回民抗日武装——渤海回民支队和冀中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刘震寰的名字老幼皆知。然而,人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另一支回民队伍——东北回民支队却了解较少。 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将东北民主联军7师全体回族干部战士从前方调回哈尔滨。当时,部队正在前线同国民党军队打仗,回汉战友分别时,人人难舍难分,流出了惜别的眼泪。 7师的前身是渤海军区回民支队。1946年6月4日,师长杨国夫奉命宣布正式成立东北  相似文献   

4.
河西区下瓦房,有一家外观不起眼的小饭馆.谁能想到,它的名气竟超过了不少豪华饭店、餐厅,成为全国10个部级卫生先进集体之一.它就是鸿起顺回民饭馆. 小小“鸿起顺”设有“伊斯兰餐室”.按伊斯兰传统挂着“杜娃”,摆上传统  相似文献   

5.
中亚东干族是移居到前苏联中亚地区的陕甘回民后裔。其主体是清同治年间反清回民义军的第四、第五代传人。近10万东干族是中国穆斯林在境外的优秀群体,在国外100多年他们始终保持中国及西北回民的传统文化。这方面颇有成就和影响的是叶塞。叶塞·朱玛佐维奇·伊斯玛洛夫1949年9月24日出生于中国境内伊宁市巩留县的一个回民家庭。祖籍陕西渭北人,姓杨(他只记得是清河边的人)。其曾祖父弟兄三个,1862年都参加了白彦虎领导的反清义军。起义失败后全家数十口人随白部转战万里,于1877年到达喀什。这时清军对这批义军的既定方针仍是斩尽杀绝…  相似文献   

6.
清代同治年间,我国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西府凤翔,是这次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崔伟是西府回民杰出的起义领袖。在他带领之下,西府回族人民出生入死,纵横千里,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就同治九年前崔伟与西府回民义军在陕西活动的作用、特点和历史地位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引起专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成达师范学校在我国回民教育的历史上,具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这所学校的创立,是改革“经堂教育”的产物,开创了以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伊斯兰宗教教育的模式,而又逐渐演变成回民一般师范教育的学校,不论是宗教教育或回民师范教育都影响深远;共二,在能够延续下来时间最长的回民自办中等学校里,它是全国最早建立的。 追溯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创办的时代背景与办学目的,必须从清光绪33年(1907)北京牛街礼拜寺王浩然阿訇创办回教师范学堂说起。 王浩然阿訇子光绪32年(1906)去阿拉伯麦加朝觐,先后到土耳其等国考察,回国后,他“鉴于西方诸回教国多受制于欧罗巴人,与中国之病同,心焉痛之。以为居今之世,非智  相似文献   

8.
禹虹 《民族学刊》2017,8(1):50-52
油香在回族人的生命中不仅仅是物质载体,而且被回族人注入复杂含义,在家庭、社会、宗教活动中充当特有意义的象征,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油香以其“先入为主”的姿态,游走于回族人的重大节日及任何一个人生礼仪,油香在每个回族人的生命中有了“迎来送往”和“生死与共”的意义。本文以人类学传统的田野方式为基点,结合文学与学术的叙述方法,描述了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颇为重要的一种食物———油香,并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饮食人类学在饮食文化研究中提供一些线索及思考。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回族吃牛羊肉都要由穆斯林掌刀师傅诵经屠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相继落实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回民食用牛羊肉早已恢复由回民掌刀师傅专人屠宰,并由专人加工、储存、销售。而在回民的习俗中,也无姑娘宰牛羊的事。电视剧《小楼轶事》却写了一个推车姑娘持刀宰羊卖汤的故  相似文献   

10.
云南回民经济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 ,它的特征是创新和突破。在历史上 ,回民一直是云南商品经济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几乎可以这样说 ,回民在云南历史上总是以改革和创新的面貌出现。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云南回民经济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迎接挑战 ,云南回民经济必须进行“再次创业”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今年八月十三日伊斯兰教开斋节那天,收听到省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一条关于开设回民市场,方便回族群众购买付食品的消息。我认为在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时,播发此类新闻是应景适时的。然而,由于撰稿者不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致使在新闻稿中出现了“回民在节日时买酒、菜”的外行话。这完全违背了回族的传统习惯,因为在民族节日期间,回民是根本不喝酒的。另外,消息中还说:“回民开的铺店,蓝色的牌匾上都写着白色的拉丁文”。这更是无稽之谈了。  相似文献   

12.
马桂花和她的回族小学许圣义她,50多岁,中等身材,黑里透红的面庞,衣着朴素,说话慢悠悠略带腼腆──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形象。十几年来,《南阳日报》、《河南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都多次刊登她的事迹。她叫马桂花。相传东坡回民是在清初逃荒而来的。这里地瘠人...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开封市顺河区,有一条回民聚居的街,叫清平南北街,世居着189户老回民。若问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得从“两个出名”说起。一是穷得出名:据调查,解放前这条街回民卖儿卖女、妻离子散的32户,逃荒要饭、流离失所,下落不明的54人,死于贫困冻馁的24人;二是做小生意出名:解放前这条街的穷回回从没有大名,他们的称呼都和每人做的生意相联,什么“烧鸡胡”、“粘馍常”、“烧饼马”、“羊蹄丁”等。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一个宾馆的“回民餐厅”里,就餐的维吾尔、哈萨克族同志提议:将“回民餐厅”改为“清真餐厅”。因为“清真”能包括“回民”,而“回民”不等于“清真”。这是为什么呢? “清真”二字最早见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是对诗歌创作而言。在这里“清真”二字是指自然质朴纯洁,摒弃雕琢。北宋词人周邦彦把自己的词集题作《清真集》(即《片玉词》),而他的词追求典丽,流于雕琢,恰好与李白的主张相反。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时沿用了“清真”二字。王岱舆著的《清真大学》,马文炳译著的《清真指  相似文献   

15.
冀中回民支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是回汉团结抗日取得辉煌战绩的光辉典范.本文认为回族人民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是冀中回民支队取得胜利的基础;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冀中回民支队取得胜利的保证;贯彻符合实际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冀中回民支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机智灵活的作战方式,是冀中回民支队获取胜利的法宝.并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冀中回民支队取胜的原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安徽回民为团结抗战而成立的回族社团,它积极宣传抗战、救济被难回胞、组织回民参加抗战、创办回民教育、调查回民生活状况、管理清真寺宗教事务。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安徽回族人民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做出过贡献,是安徽回族史上影响最大的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7.
5月24日,中宣部、国家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云南省委在京举办了“军地民族团结模范代表学习龚曲此里先进事迹座谈会”。这是继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龚曲此里先进事迹报告会之后的又一活动,来自西藏、青海、新疆以及北京市牛街街道、回民学校、中央民族大学的8位代表相继发言。  相似文献   

18.
红军西征时在宁夏豫旺地区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先后成立了豫海县单家集回民自治政权,帮助回民群众进行反对苛捐杂税和分财产的斗争;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建立回民自己的武装,实现多民族联合抗日.这些民族政策的伟大尝试.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形成,对支持八年民族抗战乃至对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民抗日历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部分,是回族史的重要内容。全面研究这段历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武装主要有两支:冀中回民支队、渤海回民支队。对这两支部队近些年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关于冀中回民支队,马进坡的《回民支队成立前后》(《民族团结》1961年第5期),全面叙述了它成立的经过和战斗历程,刘世昌的《民族英雄党的战士》(《人民日报》1982年2月4日),回忆了该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编印的《通讯》第3期(1954年3月),有《纪念回族革命先烈马本斋逝世十周年》、《追忆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同志》两文。马国超写的传记文学《马本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介绍了马本斋的一生;聂月华《党的关怀和教导》(《宁夏文艺》1961年第7期)  相似文献   

20.
董志原十八营元帅是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治初年,陕西回民起义的骤然爆发,迅速形成为一股强劲无敌和巨大规模的反清洪流,及至起义失败,都与起义的领导人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这些领导人物的研究,无疑会更进一步地推动对整个回民起义史的研究。从这点认识出发,本文对陕西回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十八营元帅的事迹作了一些粗浅的考察和论述。由于回族内部起义历史资料非常少,旧的官书和私人著作记载错误又多,尽管我在本文中力求做到使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可靠的史料基础上,但文章内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