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委婉语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用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且表现出极强的社会交际功能。从避讳、礼貌和掩饰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英汉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可分为规约委婉语和非规约委婉语。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委婉语做出以下解读:对会话原则的违反是构成非规约委婉语的语用根据;委婉语具有五个语用功能,即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自我保护功能;语境则对委婉语具有制约作用。对规约委婉语和非规约委婉语的翻译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避讳、消除粗俗、礼貌、粉饰、幽默、自我保护及调侃等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委婉语必将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一种用婉转、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现象。从词汇层面对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软化语气功能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可揭示出二者语用功能的相似性。在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限定词的英汉委婉语时,译者必须斟酌推敲用词,力求达到词义对等,褒贬得当,婉曲含蓄相应和语体风格相符。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为了达到理想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委婉语主要有三个交际功能,即“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掩饰”功能。文章从跨文化对比的角度出发,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对比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 ,它与社会文化域呈现出一种映现关系。从语言交际角度看 ,委婉语具有避讳、礼貌、掩饰功能。从社会语言心理学来说 ,委婉语产生于焦虑、害羞和群体定势心理。由于委婉语所具有的“新陈代谢”的特点 ,决定了它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委婉语是人们协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委婉语的起源和功能,从语用的角度分析委婉语和语境的关系,从而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委婉语,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语言现象,委婉语从产生之初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出于避讳,本着礼貌的目的,委婉语在各个民族及文化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着。当一个词被认为是一种忌讳的时候,委婉语就产生了。然而委婉语的产生不是随意的,其生成机制和功能都有其规律和原则,本文试从英语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析。一、英语委婉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由语言运用形成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语言现象 ,而作为委婉语构成系统之一的规范委婉语则具有规范的形式、典型的语境、特定的事件或对象和明晰的所指等特征。规范委婉语一般是由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规范语言手段构成的 ,在言语表达中代替直接语实现其特定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一种替代表达语,用较温和的或含糊的表达方式来替代一种粗俗和生硬的说 法,即通过语言系统中的语法修辞手段来表达具有委婉功能的语言现象。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 民族的委婉语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含义、起源及分类,并从虚拟语气、过 去时、肯定、否定和反问等方面对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帮 助英语学习者在社会交流中准确恰当地使用这一交际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是一个多层次、有丰富潜势的象似性符号系统。象似性是语言的一个重要规则 ,具有层次性、多样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等特点。语言的发展就是旧的象似性消失而新的象似性不断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某个交际目的,人们的语言或文字交流总是围绕特定主题而展开。语篇或语段作为语言交际活动中一个重要形式,必然会受一定主题的引导和制约。因此,语篇或语段翻译应该保持在交际情境中实现,而语篇翻译中的语义选择和期望实现的交际目的具有相互依赖作用,所以明确主题及主题倾向性对语段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行政合同法律性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其分歧的焦点在于: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管理形式?行政合同是单方行政行为,还是双方行为?行政合同是权力行政行为,还是非权力行政行为?行政合同是强权力行为,还是弱权力行为?行政合同是私法契约,还是公法契约?行政合同本身较为复杂,如果时其只在某一层面或者某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很难全面认识和把握其本质。为了全面、深入地揭示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时之加以解析。基于此,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大致可以界定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时人之间的双方行为,是行政主体的特殊行政行为、弱权力行政行为、弱强制性行政行为和弹性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语词”是“词”的非专科部分的最邻近的上一个层次的概念。语词有潜在的情况,就是文献中见不到反映,却活泼地潜在于通用语或方言的口语中,这不同于承用。语词潜在的运动就是这个语词在口语中有意义或词性或使用范围上的引中或变化,或者展现其构词能力。由于文献反映的缺失,潜在及其运动的过程我们往往难以描写,常常只能见其首尾。认识这个命题对于语词的历史研究和训诂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可以解决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5.
根据出现在格式中的能产生歧义的名词小类和两个名词在格式中不同的深层语义关系,对"N1+的+N2"组合的几类歧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类是N1、N2都是表示人物或身份范畴的名词;一类是N1是表示人物或动物的名词,N2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还有一类是N1为表示地区、单位的名词,N2为表示人或物的名词。从语义关系角度指出这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长音、拨音、促音对声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重音位置产生影响.单词声调的重音多出现在长音、拨音、促音所依附的音节上或者住于词尾第三或第四个音节上.二是具有平衡声调的作用.词中如果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长音、拨音、促音,因为它们在词中均衡分布,所以声调多发平板音.  相似文献   

17.
翻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供是口供的一种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判决确定前 ,推翻原有供述和辩解的一部或者全部 ,而作出的新的供述和辩解。同时 ,它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特殊手段。翻供对刑事诉讼既有积极意义 ,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翻供。本文在对翻供的概念进行疏理和厘定的基础上 ,探讨了翻供的特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翻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比较法的角度,美国司法实践处理违反许可约款纠纷的相关做法和观点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为合理处理此类纠纷,在诉讼法律关系的释明及责任确定上,第一步区分许可的独占与非独占类型。若系独占许可,则释明为违约之诉,判令承担违约责任;若为非独占许可,则区分违反对象系"条件"抑或"承诺"。"条件"、"承诺"的判断根据其约定的权利是否为知识产权排他性权利及其是否为知识产权立法精神、公共政策赋予许可人的其他合法权益进行。违反"条件",释明为侵权之诉抑或侵权与违约竞合,由原告选择,进而确定相应的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违反"承诺",则释明仅为违约之诉,责令承担违约责任,作为补充,对实质性违反承诺导致许可被撤销时,仅判令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9.
职务发明创造是受雇人在履行其职务时产生的体现单位意志的智力活动成果,包含劳动关系和职务发明创造关系两个法律关系。职务发明创造关系的产生以劳动关系为基础,以履行职务义务为条件。受雇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不受劳动关系的约束,独立于职务义务之外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本人。现行专利法第六条违背了民事主体之间的公平原则,不利于实现专利法的立法目的。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加以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著作权法》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著作权保护是对数据库法律保护中最普遍和典型的方式。按我国最近修订的《著作权法》的规定 ,在对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方面 ,是将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 ;保护的判断标准是“对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的独创性 ;保护对象是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而不延及数据库的内容和操作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 ;保护范围是以作品、作品片段、数据或其他材料为内容的数据库。上述体现了我国数据库著作权保护已全面符合 TRIPS协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