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 《浙江社会科学》2003,2(3):121-128
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形成的看法是"自生"论的,其视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为一生生不息的有机系统,人与自然万物有亲和关系.因大自然的衣养之恩,人始终对之怀有崇拜、敬畏之情.不唯如此,中国人还认为,自然大化流行的生命里有崇高的人文启示,即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中国人在对大自然的崇拜中,既满足了安身立命的精神祈求又不妨碍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在他们崇拜自然的信仰体系里,既有哲学的理性同时也不乏宗教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自然审美是《庄子》的重要内容,《庄子》明确肯定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对天地自然有由衷的欣赏甚至崇拜之情,此乃其哲学观念之基础.《庄子》对后世中华自然审关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对大自然的审美态度;将自然审美从对象自然提升到环境自然层次,其推崇的天地境界成为中华自然审美极境;集中呈现天人间理性联系,凸显了自然审美理趣;突出了自然审美对于人类精神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然崇拜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谈谈历史上在泉州人社会生活中影响较大或较有文化内涵的天地崇拜、风雨崇拜等.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既要看到其消极性,又要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使之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记载了不少“树神”崇拜活动。“树神”崇拜活动具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教化意旨,其祭祀礼仪、巫术舞蹈中蕴藉着审美意味,整个崇拜活动与初始生态审美教化是合一的,应该属于生态审美教化的一种初始形态。崇拜活动多以“巫术”为主,“巫”表演图腾舞蹈,“事神人之事”,以向所有参与者潜移默化地传达出一种敬畏“树神”,尊崇自然、爱护树木、保护生态、顺应自然,不得破坏树木的生态审美意识。通过祭祀活动以生成敬畏“树神”的心理意念,以实现生态审美教化。生态审美教化与信奉、敬畏、信仰精神密切结合,教化功效呈现出多元性,诸如“人”“树”互济与互佑、人神和煦、天地圆融、人世和睦,期盼与祈求合一。祭祀场景、祭祀仪式,一切都井然有序,使参与者通过强烈的情绪感染而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3):106-114
唐岱在《绘事发微》之《自然》篇中提出了"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思想,表明笔墨之自然与天地之自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一共同性使笔墨之自然能够合于天地之自然。这一共同性关键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中,自然即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天地之自然"指的是天地化育万物时那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笔墨之自然"描绘的是天地中那处于生命的自然状态的山水,也因此笔墨成为绘画显现天地生生本体的载体,二者相合于体现自然状态的生命境域。但是,唐岱并没有详细解释二者的根本差异与相合的方式。从当代自然美学的视野来看,天地之自然是自然审美对象,而对应于西方自然观的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观,"天地"近似于自然美学中"自然","笔墨之自然"所描绘的应是形而上的天地观。"相合"思想折射出的重大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贯通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而笔墨为何能描绘山水生命的自然状态,完成与天地之自然的相"合"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寻回跟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海外华人文学寻回自己传统的一个中心环节,这种传统,既回溯于尊天敬地的中华文化,又延续着"五四"后的人文关怀.作家视自然意识为现代人类最重要的自救之道,从而使海外华人文学产生了新的感时忧世感.敬畏自然,"爱物""戒杀",在华人拓荒谋生的生涯中,成为他们视异域土地为己身的最好见证,也成为他们呵护心灵,追求自由的努力.倾听自然,对话天地,不再是隐逸、纵情于山水以逃避现实,而是推己及物,更深地反省人类自身,倾听天声如同倾听心声,使作家们回到天人合一的生命源头,也使海外华人文学有了更丰富的孕蓄.  相似文献   

7.
刘勰认为文学起源于“道”。而学术界对“道”的含义多失其解。本文认为 ,刘勰所说的“道”含义先后不同 ,首段指自然之道 ,二段和三段前半指神道 ,三段后半指社会政治之道。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是 :文学起源于圣人上秉天意、下合自然创作的《六经》 ,而《六经》同时又阐发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人伦道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 ,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子。在万物有灵向自然崇拜过渡的叙事话语中 ,其叙述语言一方面接近了自然崇拜的所指和能指 ,另一方面又通过神话语言把追究自然的话语蕴含在初民的价值观中。神化自然和将自然人格化为崇拜自然提供了先决条件。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前提 ,万物有灵是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的中介语言。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中心话语的取消主要表现在张扬万物有灵的“元语言”方面 ,其“元语言”由深层浮向表层 ,使以图腾崇拜为标志的中心话语在接近自然崇拜———权力话语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王弼的自然说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自然说不仅有关于自然本质和关于自然道德律的探讨,而且有关于治乱除暴、建立理想社会的分析,涉及到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是王弼自然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它终结了以感应说为核心的汉代自然审美意识,开启了以我为主、主客体相互交融的魏晋自然审美意识。以自然事物为审美对象的时代思潮在魏晋日渐形成,在所有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中,对人自身之美的发现和课美(审美)成了一种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即有记载,自西晋以来,以“自然”论文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但直到魏晋六朝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作为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发生上的“自然感吟”,文章风格上的“自然之势”,文学创作上的“率直委和”、自然“情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体系化、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王辉 《天府新论》2010,(2):30-34
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伦理的核心理念,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管子》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上,既强调人之主体性的“人君天地”,又强调人与天地自然共生共荣的“人与天调”,从而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践科学发展观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歌内容丰富,几乎每篇都关涉到自然,他以自然为宗,或直接描摹自然,或寄情于自然,或以自然进行比兴。他们是一种无限纯洁的朋友关系,诗人不仅自身、而且其思维都服从于自然的法则,不能离开自然一步。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品读李白及其诗歌,就是对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关怀。李白对于自然之崇高的领悟,以及他怀着敬畏和谦卑向自然求索智慧的精神,他通过诗歌与自然发生和谐的共鸣,都值得现代人去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吴素娥 《阴山学刊》2008,21(2):52-56
北方游牧民族对玉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草原地区中的辽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玉的历史至少有8000年。草原玉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崇拜使玉可通灵,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巫崇拜使玉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图腾崇拜使玉成为勇敢、自由、力量的象征;中原儒文化的影响,使玉成为美德、才华、信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郭象认为,在没有人为作用条件下,每个事物的本性都会自然实现,世界将会和谐完美。《文心雕龙》中频繁出现"自然"概念,也正是强调要按文章(文学)的自然本性来认识文章(文学)、来从事创作。在刘勰看来,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的事物,都有其自然本性,人们只要任其本性之自然发展,不做违反事物自性的(即人为的)事情,事物就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刘勰的自然概念深受郭象的自然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宝剑 《东南学术》2003,(6):125-129
本文旨在从先秦文化典籍<周易>那里探求中国书法的本体论渊源,看<易>道在哪些方面启示着中国书法的审美品格.首先,<易传>强调易道周盈天地,而中国书论所一贯强调的也正是尊崇天地、妙合自然的原道观念.从<易传>中的"乾坤其易之门"到书法理论中的"书肇于自然",正是易道向书法艺术领域的贯注与延伸.其次,<易>对书法的启示还在于境界之学的内在品质.重视自然形象与人格境界的统一,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使得易学自<易传>始成为真正的境界之学.而书学同样是在人的情感境界上实现着从"肇于自然"向"造乎自然"的转换和提升.再次,易学中"立象尽意"的理论也启示着中国书法重意趣、重精神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道德教化具有深厚的资源可供挖掘。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具备自身的逻辑和历史特征,包含一定的自然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特征。如对自然的重视和膜拜;对自然规律、天地道理的恪守和敬畏;对以父权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宗法制度的坚守等等。本文在梳理道德教化的基础上,探析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特性,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公民道德问题,试图从社会启蒙与社会进步的角度寻求有价值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晋宋时期,随着山水文学的出现,自然日益成为文学的独立审美对象和重要写作题材,对这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当时的文论家是如何看待的?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是否上升到理论的自觉?文论家们对自然与文学的关系及文学中的自然描写持何种观念?这些问题关系到此期的山水文学研究及文学观念的考察.本文试图以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心,对这些问题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结源于他童年的生活经历、欧洲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的启迪和基督教教义等.他回归自然,旨在躲开令人不快的现实,忘却内心的忧伤和痛苦;他向往自然,因为自然中的美景引起他对欢乐童年的回忆.华兹华斯自然崇拜的目的是将自然美景凝练成为诗,使读者从中得到快感.华兹华斯十分关注乡村生活,经常在其诗作中展现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因为他认为乡村人最接近自然,他们的纯朴之美与自然之美能够达到高度的契合与统一.华兹华斯反复再现乡村生活,旨在凭借其诗笔恢复被现代工业破坏了的人们的恬静生活,以此拯救人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开头第一句话,即《原道》的“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这里就提出文德.这个文德称为大,大到包括两方面:一是“道之文”,一是“自然之道”。先说“德”包括“道之文”,这个“德”指什么,即韩愈《原道》里讲的“足乎己天待于外之为德”,即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所以说“与天地并生”。有了天地,就有“玄黄色杂,方圆体分”,即有天地的色,天玄地黄,即有天地的形,天圆地方(这是古人不正确的看法),即有了一样东西,即有它的形状和色彩,形和色是每样东西本身  相似文献   

20.
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学为传统伦理学在元伦理、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三个层面带来全局性革命,美德伦理学是当代环境伦理学发展的新方向.虽然深层生态学为环境哲学的内在化、伦理学转向奠定了正确方向,但是美德伦理学的正面建设尚未开始.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人与自然共享命运原则和自然大于人原则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美德建设围绕对象自然与环境自然两个维度展开.面对对象自然时,环境美德是指人类应当尊重、同情和关爱自然;面对环境自然时,环境美德是指人类应当具有感恩之意、依恋之情与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