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一直是我国近些年来积极推行的战略之一。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医疗保障弊端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加深。相比之下,国外许多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促进城乡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通过梳理国外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整体考察,结合典型国家在城乡发展中的成果经验,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必须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关键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价值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前提;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隔的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损害了社会和谐.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损害了城乡居民的和谐;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非衔接性损害了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我们采取反哺式的策略,根据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性质和特征,明确政府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为农村居民建立非缴费型的年金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分别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应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制订、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密切、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意识不强和渠道不畅、农村自身良性发展机制不健全、对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正确认识等问题,以期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6.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人,他最先将城乡融合与未来社会理想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和谐社会理论.我国经过党的各届领导集体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逐步改变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援城市的局面,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时期.实践证明,只有较强的行政能力,才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为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创新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协调能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促进城乡社会融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评价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来量化评估全国和各地区城乡统筹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省市区之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内差异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统筹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城乡统筹水平较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建立和完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各类制度;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9.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共同富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缩小"三大差距"的具体目标是重庆市城乡统筹进一步深化、统筹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尹俊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1):3-8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张重点发展东部地区,通过非均衡布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该思想包括“两个大局”的发展方针、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发展布局、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四层内涵。新时期要辩证看待这一思想,它对当前缩小地区差距,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构筑中西文化整体协调发展的文化观问题已凸显出来,而系统科学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方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方法是构筑中西文化整体协调发展的文化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对改革目标、关注重点、重视程度和一些具体问题的论述都呈现出S形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于中国改革面对的具体问题所造成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S型发展的特点,体现了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所具有风险和困难的清醒认识及灵活应对,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廖正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8-11,96
邓小平以辩证统一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中国社会和谐需要世界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主体与补充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解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理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4):104-109
通过相关经济数据的预测分析,结合重庆市199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考察重庆市在统筹城乡前后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得知:重庆市城乡金融的不均衡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中,金融发展效率的不均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规模的不均衡却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以此为出发点,在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城乡间居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学术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依据、关键、障碍、误区、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实践的不断拓展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亦日益深入。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权思想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710-711
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推动作用。它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它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冀慧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2):6-7,6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在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中 ,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唐踔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44-47
为激发和调动经济人趋利求富的欲望和动机,使国家和人民尽快脱贫致富,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其思想的着眼点在于效率;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并作为最终的价值旨归,其思想的重心无疑是公平.先富和效率只是手段和策略;共富和公平才是目的和归宿.在中国目前先富与共富远非完全和谐、甚至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的这些提法是对邓小平先富与后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在新时期实现效率和公平和谐统一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20.
王晓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4):1-3
在邓小平理论博大的思想体系中,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治国思想,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充分体现在他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协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研究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