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新完成的著作《东南亚文化发展史》的导论,该书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征得作者和出版社的同意,在本刊先予发表。文章探讨了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问题以及影响古代东南亚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东南亚文化发展阶段论。文章认为,早期东南亚文化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到了11世纪以后,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而这一特点是由地理环境、民族迁移、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外来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东南亚文化发展经历了原始文化区、古代文化孕育期,古代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以及文化变化与转型期这样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大庆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阶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历史人文和地域特色看,大庆城市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发展阶段;大庆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大庆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推动大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传播到东南亚之初,华侨华人就开始参与电影的创作和传播。华侨华人参与电影产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侨华人从中国引进电影和戏剧作品;第二阶段是华侨华人在创作的电影中融入东南亚文化元素;第三阶段是华侨华人创作电影传播东南亚文化。华侨华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从对单一族群的关注转变成对东南亚社会的整体关注,体现了华侨华人群体对东南亚文化从"他者"到"参与者"再到"传播者"的变化历程。华侨华人社会对电影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形式在观念上的变化,折射出华侨华人自身心态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研究在中国:历史、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 :余老师 ,您多年从事东南亚研究 ,对东南亚研究在中国从单纯的历史学科发展成为跨学科的区域研究的历程是比较清楚的 ,您能否首先为读者们扼要介绍一下东南亚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概况 ?余 :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 ,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古代、近代和现代 ,现代又可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古代 ,总体而言 ,重在“述”而不在解 ,即 :在一些官修史书辟出一定的篇幅专门记载东南亚国家的情况 ,甚至出现一些关于东南亚国家的专门著述 ,但这些史籍大都是对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记述 ,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极少。近代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敦煌降魔变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晚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地神证言这一情节。本文以地神图像为线索,分别从佛教经典、图像以及区域文化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考量,指出于阗粉本的重要影响,并由此揭示出这一变化的背后所隐藏的重大历史信息,包括归义军政权的社会历史、外交关系以及宗教艺术在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后到10世纪前后的东南亚国家,可以看作属于次生形态的早期国家,并具有与此相应的政治上和宗教、文化上的一些特点.但在11世纪以后,随着缅甸蒲甘王朝的崛起、越南独立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柬埔寨吴哥王朝进入极盛时期以及泰族势力在泰国的兴起和发展,东南亚封建国家的发展趋于成熟.其主要标志是较为完善的中央集权得以建立、巩固和发展;各具特色的封建制度如泰国的萨迪纳制和缅甸的阿赫木丹制形成和发展,统治的核心地域和基本经济区①也得以形成和发展;在民族关系和文化上,出现了在一个国家中由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占主导和一种主导性的宗教、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状况.这些都展现了东南亚成熟的封建国家不同于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这种状况,在中南半岛地区尤其显著,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占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现在东南亚各国中,柬埔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的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现在要研究柬埔寨的古代历史,就应该研究我国史籍上所称的真腊的历史和更古的扶南的历史。扶南建国于何时,不易考定,大致上是在公元前一、二世纪。从扶南的建立以至扶南的灭亡,其历史约有六七百年之久。扶南在古代东南亚的历史上,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南北朝元魏时代,有人已經指出,在东南亚诸国中,扶南是最为强大而民户殷富、珍品很多的国家。其实,扶南不只  相似文献   

8.
考察当代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应在东盟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特点的大背景下进行。现阶段中国-东盟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东盟作为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其对华政策的基本定位、核心内容、重要目的表明,东盟对华关系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整体(东盟)、两大板块(半岛和海岛)和十个国家三个局面。近期和从更长时期看影响中国-东盟关系的主要是东盟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东盟自身的一体化进程和对华政策;东盟与美、日、印等国关系的发展及“大国平衡”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是影响当代东南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把1945~2005年的东南亚文化放在国际关系的背景下进行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冷战时期东南亚文化发展的主要国际关系因素是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对抗、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的赢得、亚洲国家传统友谊的恢复和新关系的发展以及新独立国家对原宗主国及其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关系。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东南亚出现了越南式、菲律宾式、泰国式、缅甸式、新加坡式以及印尼式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冷战后东南亚文化在新的国际关系下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东南亚各国在努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出了并在积极推进东盟区域文化的一体化,但东南亚区域文化尚在形成中;在更开放的环境下,东南亚文化更多地受到更多的外来影响,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东南亚各国受外来影响的方向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将使东南亚文化在一体化有所发展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景。这两种趋势并存反过来也将影响东南亚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昆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昆明的基础条件和形势发展要求,昆明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全国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定位,就是要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都市,服务于区域经济合作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应加速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教育文化合作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2.
新、马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宗贤 《文史哲》2003,(4):109-115
东南亚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也就是意识形态一体化的整合过程。东南亚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注重本土和威权主义文化传统的倾向 ,但却是以经济上采取市场经济模式为前提的。它们的意识形态整合 ,明显地具有应对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 ,维护国家稳定 ,引导人民确立国家认同的性质。新加坡的儒家伦理运动 ,以及新、马提出的“亚洲价值观”,都具有这种性质。当今有关亚洲价值观的争论并没有终止。需要回答的是 :在不同地区彼此互异的文化圈里 ,面对文化的多样性 ,人们如何才能在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平衡和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 ,无论是“新马模式”还是儒学的价值观、文化观 ,都可能会从新的角度给我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杨中强 《阴山学刊》2007,20(1):119-122
从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等方面看,亚洲油气合作也有其可行性。亚洲未来的油气安全也取决于中国进入此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因此,中国顺应亚洲经济合作的新态势,中国在国际能源地缘战略层面,也应该实现某种突破:东南亚方向形成“环南中国海能源经济圈”;东北亚方向形成“环黄海能源经济圈”;中亚方向建设“环里海能源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发生了多元变化;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较具规模的当代转型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气象:土生、土长的华裔作家,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闪亮登场",形成一种"新人"与"老人"、华裔作家与华人作家"同台共舞"的新格局.由于多种原因,华裔作家与华人作家的文学取向,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但是,就谋求作为所在国少数族群文学的生存、发展权利与质量,进而以谋求作为所在国少数族群文化的生存、发展权利与质量而言,二者则具有充分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人的结构性权力来源于五个权力资源,即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人口、文化和族群凝聚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下,东南亚华人结构性权力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在政治影响力得以提升,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和文化优势得以体现。但是,其他族群的影响以及华人行使权力的意愿等消极因素也会对华人结构性权力产生一些制约作用,从而有碍于华人结构性权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6.
饶睿颖 《学术探索》2013,(7):101-106
孟高棉语民族,比傣泰民族更早地迁人了东南亚地区,在泰北的清迈一南奔盆地一带地区,很早就有孟高棉语族群中的分支——拉瓦人及孟人居住,他们对泰北核心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盂人,他们是最早接受印度佛教的群体,并通过商贸往来及领土扩张的形式将佛教以叠加式的模式源源不断地传人了泰北清迈一南奔地区,并建立了在泰北强盛一时的女王国。拉瓦人与孟人在女王国的兴衰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和下西洋之前,华人穆斯林已经移居东南亚。郑和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不仅与随行的华人穆斯林积极在当地从事伊斯兰教活动,在海外兴建清真寺,促进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而且团结东南亚当地的华人穆斯林,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华人穆斯林社区,作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地,对当地人民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奠定了马来半岛与印尼群岛伊斯兰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坚 《学术探索》2014,(1):98-101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着以鼓为载体而兼具各种文化功能的民族鼓文化,并且一直被各民族人民所认同。它鲜明而有力地展示了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情感,以及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同时它也是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跨境民族区域的乡土鼓乐舞中承载着太多的人类历史,以及大量民族民间风俗内涵,不仅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上有很强的史料性,而且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上也具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