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占元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在东北抗日义勇军中,有一支活跃在安东(现丹东)、岫岩、凤城三角地带的抗日队伍,这就是辽东一带广大群众所怀念的邓铁梅创立的东北民众自卫军。抗日缘起东北民众自卫军的创立人邓铁梅,一八九二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小市磨石峪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父亲邓继新是当地的一位塾师。邓铁梅于一九○五年在本溪小市三门洞高等学堂毕业后,因年纪尚小在家闲暇。一九○八年开始,随其任总甲长的叔父邓继述在小市总甲所充当文书、班长。一九一四年家庭突遭巨惨,当地土匪黄四懒王率股将邓家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歼灭日军精锐机动部队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协定》,苏军所需的军费,由苏联红军司令部在东北地区发行红军票解决,战后由国民党政府负责收回,送往苏联远东银行销毁。苏军进入东北之初,因伪满印钞设备及油墨损毁,并未根据协定 相似文献
3.
杨小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3):89-92
国家一级文物“东北救亡总会”会旗,向世人展示了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光辉史迹,也表明了东北民众在抗日斗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这面弥足珍贵的旗帜,反映了东北抗日救国会到东北救亡总会成立的过程。东北救亡总会的成立,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积极推动和领导了东北民众的抗日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段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1):102-105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日本在东北的蓄意侵略早已为民众所反感,并在危机中萌发了“忧患意识”。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事入侵东北以及随后东北三省的沦陷,使民众的社会心理逐渐发生演变。沦陷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理主要呈现出三种表现形态:抗日心态;麻木不仁心态;奴化心态。 相似文献
5.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以高崇民为首的东北爱国人士成立的第一个民众抗日救亡组织,也是中国最早进行抗战的民众团体,对局部抗战之初东北人民的抗战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中国最早组织民众抗日的组织者之一的高崇民,在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成立、组织建设、主要活动中,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凸显了他和救国会在中国反帝抗日斗争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现在通常称纸币为钞票,其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存在“钞票”这一称谓。在货币发展史上,纸币曾被称为交子、会子、关子、交钞、钱引、钞引、和宝钞等,“钞票”作为纸币的通称是晚清才流行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非公经济"这个概念的质疑越来越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题,而是关系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战略和政策的问题.对经济组织最有意义的划分不是"公有"还是"非公有","国家所有"和"民众所有"的界限在市场经济中的界定才是十分必要的.希望国家在称谓上以"民众经济"取代"非公经济",并在相关政策上体现"民众经济"的理念.一个"众"字充分体现了"民众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东北”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未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2):17-20
历史上对"东北"概念的认知,大概在"中国"概念产生之后,以中国/中原中心为立脚点,存在着东向北移和北向东移两个视角,最后交叉抵达"东北",产生"东北"的概念,但两相比较,首先望东并认识东,再侧翼折向北,抵达东北,这种时空视野的展开路径是主导的,并与中国时空、中国历史的拓展路径相一致.中国时空所赋予东北内涵的,首先是东,其次才是北,最后形成的概念,只能是"东北"而绝不会是"北东".东北是"中国"的东北. 相似文献
9.
10.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魏风·伐檀》第二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此说自汉以来无异辞,其实未必确切。(清人陈奂谓传文当作“兽四岁曰特”,那关系不大,与本文讨论的问题无关。) 相似文献
11.
董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民众戏剧社”成立于1921年5月.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张静庐等十余人.他们基本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以沈雁冰为首的文学研究会成员;二、“以欧阳予倩为首的对旧剧有研究的学者;三、以陈大悲为首,痛感文明戏的腐败而立志改革戏剧的志士.他们创办了《戏剧月刊》作为阵地.“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的宣传作用,他们在《宣言》中指出:“萧伯纳曾说‘戏场是宣传主义的地方’,这一句虽然不能一定是,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一句‘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戏院在现代社会中,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又是一块正直无私的反射镜:一国人民程度的高低,也赤裸裸在这面大镜子里反照出来”.民众戏剧社还努力创造“中国目前所未曾有”的民众戏院.沈雁冰指出:民众戏院的目的是要使“劳工”民众得到“娱乐”、“能力”和“知识”.这种考虑到劳工的娱乐、能力和知识的为人生戏剧主张,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章绍嗣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2)
一、流亡文学潮抗战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艺劲旅,他们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运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这是一群由关外流亡到内地的东北籍作家,他们是李辉英、肖红、肖军、舒群、罗烽、白朗、穆木天、林珏、端木蕻良、骆宾基、师田手、铁弦……社会的变动促成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出现,它发韧于沦陷后的东北大地。 相似文献
13.
14.
饶品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00-105
抗战胜利后,东北的交收问题成为中苏间重要议题之一,但国民政府的多次对苏交涉均处于下风。而苏联为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延迟撤军,加上苏军的一些违纪行为,终于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1946年2月爆发了蔓延全国的民众抗议示威,国民政府由最初的始料不及到被动应付,并引起国际的关注。在民众运动和国际压力下,苏联最终被迫撤出东北。 相似文献
15.
立法的基础是人类理性、公众意志和社会生活本身的规律。因此,立法的实质不是创造法律,而是发现和表达民众心中的“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杨荣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春秋左氐传·稳公元年》中的“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选本都以《郑伯克段于鄢》为篇名)一句,历来对“聚”的注解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以为“聚”是聚集民众。东汉服虔作《春秋左氐传解谊》,首先提出“聚为聚禾黍”的意见,后杜预为《左传》作注,在“太叔完聚”下云:“完城郭,聚人民。”唐孔颖达疏云:“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段欲轻行袭郑,不作固守之资,故知聚为聚人,非聚粮也。”从此两种意见并行,各家取舍不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为“聚集百姓”(见第一册第11页),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几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注同上(见上册第129页);杨伯俊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则以为是“聚粮草”, 相似文献
19.
罗黔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Z1)
让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发现,让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发现的“惊喜”与“激动”,这就是语文课堂的“发现之美”,是学生灵性的彰显,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鉴赏能力也在此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革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清代散居东北边陲山沟中的部分“流民”,在清人的政书、方志、笔记、考察记里面被称为“沟民”。他们不是“土匪”,也不是“马贼”,而是山东、直隶、河南、山西等省因天灾人祸遭致破产来此“逃生”的农民。“沟民”住地多为清的“封禁”区。据现接触到的文献可考者,有吉林南部“东西三百二十余里,南北二百二十里,”以夹皮沟为中心,千万采金矿丁和农民的生活区。有“东至乌苏里江、西至青沟岭、南至兴凯湖、松阿察河、北至挠力河”的蜂蜜山(今密山)地区。有“至于乌苏里江以东及南海滨沿一带(今苏联滨海省)”各山口诸人居住区。还有阿勒楚喀、宾州边界一带,黑龙江漠河金矿区和奉天鸭绿江口的大东沟地区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