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型”一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章所使用的转型,特指“经济转型”,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为增加各阶层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经济增长带来收入分配的实际效应和最终结果看,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恶化收入分配状况的效应要强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崔巍 《晋阳学刊》2007,(3):52-60
战后经济增长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增长周期分析理论则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经济增长及周期分析理论虽然基本没有完全脱离实际,但都存在片面性,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增长与周期分析模型。增长及周期性研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的具体经济增长,通过分析影响一定时期经济的适度速度、波动区间及持续时间,规划投资、消费与外贸,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适度快速和时间持续。  相似文献   

3.
经20余年努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跨入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证分析显示:计划经济时期属于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要素-技术驱动并向技术驱动持续转变,"十一五"时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其动力机制分解说明,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但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的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曹辉 《兰州学刊》2014,(4):133-138
文章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文章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走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得出了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旧有增长源泉的枯竭,而其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也将逐渐深入.受到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很难维系,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必由之路.由于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段较长的困难时期.基于这些判断,我们针对性地给出了应对危机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策略.并对当前流行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文章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增长出现了四个周期,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经济波动退步从大起大落的古典型波动向适度高位、平滑运行的增长型波动转变;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投资冲击的影响趋于缓和、全球化因素的影响相对加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波动往往是战略转型的重要契机.当前,浙江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发展局面,这是经济周期、经济转型两方面内因和全球金融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化危为机,笔者最后提出了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等五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市场化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自身也有了重要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历史地实现了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相对独特的研究内容与风格。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简要概括为:速度理论→优先增长理论→增长方式理论→周期与波动理论,它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理论逐渐由零散向系统化发展、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由本土化向国际规范化发展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9.
越南的华人经济与中越边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星 《学术探索》2002,(1):50-53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 ,有着 1 34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 ,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越南独立前 ,其北部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 ,在越南独立之后的一千多年中 ,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 ,从秦代以来 ,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 ,从而对越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华人向越南的迁移及贡献 ,前人已作过较多的论述。本文着重就越南华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华人在边贸中处于优势的原因、边贸的作用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增长源是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因,它可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增长及其形成环境、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来预测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略。  相似文献   

11.
海南自建省以来,粤琼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建立模拟系统发现,海南经济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粤琼经济存在不平等关系,分别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外围。海南要打破这种格局,创建强调自己特色的产品,把海南建成一个中国联系世界、世界联系中国的纽带和窗口,要把海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休闲旅游的中心和旅游消费的乐园。海南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对广东经济的一大贡献,在粤琼经济合作中,海南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实现海南自身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要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要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时候,优先考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有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成良 《社会科学》2000,(3):11-14
在从微观经济学通向宏观经济学的道路上存在这样一个命题: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各个微观单位,包括个人、企业、公用公益事业,乃至政府(在作为微观活动主体时),他们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构成微观主体的理性。这种经济理性与客观的经济运行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相关关系(不是一种确定的函数关系)。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时,考虑更多的往往是经济运行,而更少考虑经济理性。虽然也考虑经济主体的理性,但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效果完全相反。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制度成熟,市场体系健全的国家,主体的经济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经济新闻与经济论文写作的目的及其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安全:基于经济主权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多的人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利益、经济资源和经济制度等中心内容 ,把经济安全理解成国家不受外来威胁的一种状态或一种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经济安全的研究基础。但当我们把经济安全置于安全一般和国家综合安全的逻辑链上思考之 ,同时把它放到民族国家与本国经济事务的互动关系上分析之 ,我们发现 :从经济主权的角度上研究经济安全问题将是—个更深入、也更合理的途径。经济安全可被理解为 :经济主权独立、有效地作用经济事务 ,构建理想的经济秩序 ,保障国家利益无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经济诉讼与经济诉讼法学--经济诉讼法概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法学界关于经济诉讼法涵义的肯定说与否定说,均失之偏颇.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经济诉讼具有特殊性.经济诉讼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6.
由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必然冲击各主权国家的经济主权 ,构成与各国经济主权互动、互享的特殊关系。经济主权与人分享 ,是在一国选择了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战略中的必然现象。因为独立的主权在与人分享时 ,对被分享的主权来说是一种安全威胁 ,于是 ,研究这种主权分享的相关问题 ,对主权国有效地保护自己 ,把全球化从挑战转变成机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溥 :近十来年 ,经济全球化 (Globalization)问题先是在国外经济学界 ,接着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了注意。东南亚金融风波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更使众多中国公众从切身经历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1998年 ,我到福建一个曾是中央苏区的边远山区小县 ,县委书记和我谈起了东南亚金融风波对该县经济的严重影响 ,深切感叹当今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是如此密切联系 ,当年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区小县的经济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大潮涨落而动荡不已。现代科技进步 ,尤其是通讯与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使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 ,这一方面为不少国家带来了丰厚利益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其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逐渐提高。中国作为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 ,经济安全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更为严峻和富有挑战。中国不仅应当积极参与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活动 ,更应理性参与构建各层次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走势与经济发展主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初就强调,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证明,这个判断是科学的、前瞻的.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江西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在复杂形势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进而努力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化危机为生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以次贷危机为引爆点的美国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向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虽然目前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太大,但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应当努力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中间构筑一道防火墙,防止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向金融领域和其他行业蔓延.因此.我们在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灵活而充分地运用利率、中央存款储备金率、汇率等货币工具,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扩大内需,妥善地处理好就业问题,真正稳定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虚拟经济的发展正在由探索阶段转向升华阶段.这是虚拟经济的新起点,中国应当更主动、更积极地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注重规范,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