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性"是分析现代政府活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对公共管理公共性价值的探讨则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在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立足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进展状况,探索公共性价值取向偏差及其引起的政府失灵、权力寻租等一系列公共性缺失现象,并从政府应树立公众至上的理念、建构参与式国家、建构公民社会、法治观念与制度、加强公民公共意识教育等层面,阐发了公共性缺失的救治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公共性的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政府公共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形式。政府公共性的实现条件包括软环境即主观条件、硬环境即客观条件两方面,公共理念和公共精神的确立是其主观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权力规制等制度建设、公民社会的培育壮大是其客观条件。政府公共性的实现形式可以采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形式,因此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垄断政府公共性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5.
政府权力体系重心的转移,即政府权力体系的任务和运行方向有序地从一个重心转向另一个重心,其目的是建设公共性和服务型政府.公共政府和公共治理体制的建设和建构包括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多元的合作治理体系的建构、公正成为公共政府和公共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原则.政府原有的功能结必须调整和转变.政府权力的三个转变:社会领域,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转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经济领域,从计划管理和微观管理转为宏观调控;政治领域,从政治统治转为对利益矛盾和阶级阶层关系的调解.政治统治功能的两个弱化:极度弱化阶级斗争和专政的阶级斗争功能;弱化"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政府公共权力功能的四个强化:强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创造;强化公共服务;强化公平分配;强化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权力既承担着政治职能,又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反映了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政府的行政权力是为执行公共权力意志而依据宪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有效政府就是负责任的政府与有效率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目前,政府需要实现由“主导者”向“协调者”的转变,重塑政府角色。这需要从政府微观结构人手,在职能结构层面.重构政府危机管理职能,逐步将危机管理整合到公共管理体系中,由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向常态的公共安全管理转变.逐步实现公共危机常规化治理;在权力结构层面,明确使用国家紧急权力的充要条件,合理界定国家紧急权力的权责边界,逐步实现紧急权力规范化运行;在运行结构层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主体积极参与,逐步构建“多元协作”的危机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芮国强  常静 《学术界》2007,(6):53-61
作为根植于公民社会之中的最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公共精神是一种以他人、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道德伦理、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三个层面,具有公共性、底线性、政治性、辐射性等特征.公共行政领域的公共精神,由普通公民的公共精神与行政人员的公共精神构成.当前,以公共精神为导向的我国公共行政应该致力于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民主行政"、从"消极行政"向"积极行政"、从"无限行政"向"有限行政"、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从"权力行政"向"权利行政"、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有序地管理社会事务,是新时期政府推动和负责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渠道.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建设法治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法治途径.行政检察监督可以依法监督和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其核心是能动地发挥检察职能.前移法律监督关口,是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力的创新举措.行政检察监督必须依法、规范运行,要从制度建构和法律实践层面进行法律论证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找回失落的政府公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性"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和话语体系中有不同的内涵.公共性作为讨论现代政府基本属性和目的追求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探讨政府在代行公民权力时,怎样最大程度地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和增进公民的共同福祉.具体地说,"政府公共性"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平正义而行使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当下全球化浪潮和公共性危机、公共性缺失凸显了政府公共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公共行政是公共能量场中关于价值权威性分配和有序实现的交互活动,其绩效高低受制于行政权力对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关系的把握程度.从公共供求关联性、政府职能重心位移以及治理工具选择组合等角度看,行政权力是公共场域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核心资源,在根本属性、职能取向与利益发展等方面有着复杂的特征呈现.为回应社会的公共需求,行政权力的配置与运行需要在有限与有效的双重维度上展开,即通过法律、授权和社会等方式来配置、规范行政权力,以及建立起价值、信息、协调、激励和约束等运行机制以确保权力高效运行.行政权力配置过程本质上是公共的选择过程,运行过程则是将资源性势能转换成为服务性动能、实现治理绩效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衔接度对于行政的民主化、法治化、效能化与服务化发展态势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以公共权力自利性膨胀倾向与公共福利保障之间的悖论为核心,指出了公共权力的双重属性对公共福利产生三种作用:促进、阻碍以及促进和阻碍的混合状态;探析了社会个体福利诉求何以整合为公共福利,并指出公共福利诉求不能仅仅为社会强势集团所垄断,应从社会整体繁荣中普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福利;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应在平衡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福利诉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  相似文献   

13.
行政应当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 ,行政定义中的国家行政的权力意识应当弱化 ,而向以公共性为最本质特征的公共行政靠拢。同时 ,公共行政作为政府转型的目标 ,也依赖政府在政府义务、行政规则、行为方式和行政手段四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结合本地实际,深圳拟推行"行政三分制"再造政府.政府部门一分为三,分权与制衡机制注入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力图用经济手段--公共财政改革解决政治问题,促进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彻底打破传统"部门行政"格局,建设"现代公共性政府".从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可以预见,推进"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必将成为转型期中国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不可能完全防止腐败的产生 ,反腐败应把行政道德建设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之一 ,在中国公共行政步入法治轨道的进程中 ,还必须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 ,维护公共权力的纯洁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公共行政以反叛和解构为其旨趣,直接地指向现代公共行政本身。行政公共性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首当其冲地受到后现代的反叛和解构。但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并非一种虚无的事实,而是与现代行政公共性完全不同的一种事实;它包含于碎片、差异、多元之间,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公共治理。公共治理在其中展开的环境与语境,构成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发生的场域,它是一种公开、实在、共同的场域,可以称之为"阳光之幕"。后现代公共行政是该场域中的游戏,它需要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又需要政府提供服务,从而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得以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周国文 《人文杂志》2005,(5):141-145
本文以哈贝马斯的现代民主和法治国理论为分析前提,讨论基于公共性建构的公民伦理思想.在公民普遍性社会交往的意义上,无论是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结构来谈论的"公共性",还是阿伦特基于行为类别划分来分析的"公共性",都在公共领域成为联接公民与公民伦理概念的基本向度.对于与"公共性"相接洽的公民伦理的基本属性,我们可以在经验性生活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公民在公共交往生活中的自然法.它可以在人类公共生活交互性与社会性叠加所生成的层面上,解析为公民伦理的自主属性、公民伦理的和谐属性、公民伦理的权责属性、公民伦理的契约属性、公民伦理的共通属性.  相似文献   

18.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属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认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性、政治性与公共性三大属性,其中:民族性是通过发展民族关系、自治机关民族化、自治权以及政府过程等方面反映出来;政治性与民族性结合,在处理民族政治关系和构建民族政治秩序中表现出来;公共性与民族性融合,通过管理主客体、公共权力、价值取向和公共利益等方面体现出来。民族性是最为突出的属性,是政治性、公共性的内核,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属性是民族性、政治性、公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服务行政:理念及其基本内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性潮流,服务行政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服务行政的理念有三:从管制到服务;从权力行政到服务行政;从政府本位到公民本位。服务行政的基本内涵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顾客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它具体包括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方式,是对其他权力制约方式的补充和超越。道德制约权力能够提升权力主体的道德境界,保障权力运行的道德取向,并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但从政治实践来看,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主体层面由于自利性在市场交换原则下的扩张,导致权力主体道德信念的蜕化;道德自身层面由于道德法律化不健全和道德社会监督不完善,导致道德他律的缺失;组织环境层面由于公共组织道德制度的扭曲,导致道德氛围的衰败。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需要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一是创新道德教育,弘扬从政道德信念;二是完善道德立法,明确权力运行的道德边界;三是推进道德问责,强化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四是匡正道德制度,提升公共组织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