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少年》2009,(4):22-23
我们知道,地球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等气体(也称温室气体)共同形成一道防护层,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法哲学根据包括气候正义、公共信托和国家义务3个方面.气候正义的实现以良好的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制度为基础.国家作为气候公共财产的受托人,应当采取措施管制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减缓全球变暖,保护气候系统以及其他公共财产.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国家应当履行气候保护义务:一方面,要避免或减少因国家自身原因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为给付义务,即积极地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和投入,并且制定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预言:在温室气体排放的负面影响之下,全球各国家和民众势必会遭受食物和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乃至致命疾病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步恶化,这一预言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目前,人类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政治或科技解决方案可以消除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美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实施“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那也难以扭转大势所趋。此外,人类在降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方面依然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京都议定书》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稳定大气 CO2 浓度 ,碳排放权分配和减排行动的承诺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明发展中国家应坚持人均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和《马拉喀什协议》的承诺 ,远不能满足根据人均碳排放权分配原则所应承担的义务。只有在发达国家承诺按人均原则加大削减的力度 ,发展中国家才可以按照有区别的责任采取适当的行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CO2 排放量必将成倍增长 ,这是理所当然的。发展中国家逐步降低 GDP的碳排放系数 ,可以实现按人均碳排放分配原则所应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体制已从京都机制的自上而下模式演变为巴黎机制的自下而上模式。这就要求我国应当重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法律制度,其中包括借助制度安排来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现有立法散见于地方政府部门文件,且普遍存在义务设定重强制减排,轻企业自主减排;重效率追求,轻正义考虑;重制裁惩戒,轻激励引导;重义务创设,轻责任落实等缺陷。为了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我国应考虑寻求硬法约束与软法引导并重、行政处罚与经济激励并重、义务设定与责任落实并重,引入碳排放交易和碳税制度。  相似文献   

6.
气候责任强调的是相关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下所担负的责任与获得的利益必须公平对等,这是环境正义向气候变化领域的延展,也是低碳社会下保护气候人权的基本准则。企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开展减排行动的主体,应该以保护气候人权作为目标而受到法律的约束。我国规制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责任的制度缺失。因此,可以参考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框架,通过构建环境损害责任约束机制以及气候人权保护政策的双维度法律监管框架,制定企业环境绿色标志法律制度等,保证履行企业在气候变化下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10,(1):66-6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很可能主要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生活安排造成了巨大冲击。合作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由于根本哈根气候大会取得的成果有限,全球气候谈判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问题。在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当今世界,基于国际人权法的性质探索国家在气候变化语境里应该承担的尊重、保护与实现人权的义务,从而构建起人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互动关系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气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案充分考虑了气候变化的时间性和持续性,明确了减排目标,强化了政府的职责,强调了公众参与。不过,该法案也存在用语模糊,内容简单、欠缺操作性,配套措施不具体等不足。尽管该法案最终未获参议院通过,但仍值得我国立法时学习与借鉴。我国在立法时应明确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创设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融资和创新技术机制,明确区分不同的违法类型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发挥其应有的威慑与惩戒效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文献记录讨论了我国历史上柑橘北缘种植地区的位置变化。在南北朝后期、元朝前期和明朝后期 ,柑橘种植北界超过现代的北界 ,而另一些时期柑橘种植的北界出现明显的南退。造成亚热带果木柑橘种植北界大幅度迁移的主要原因与气候的冷暖变化有关 ,记载较详细的清朝初期例子表明 ,以连续出现寒冷事件为特征的气候变冷趋势对柑橘种植北界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彝族支系他留人的历史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滇西北永胜县六德乡境内。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他留人的谱牒、族谱和碑刻档案,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史料,阐述了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徽州谱牒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徽州谱牒的产生和发展;徽州谱牒的收藏现状、特点、价值。总结了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徽州谱牒对徽州宗族史和家庭史、人口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徽州谱牒的整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晚清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商品博览会.它虽然在经营有较大的亏空,但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它引导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实现了其最基本的目的--开启民智,振兴产业,促进了商人阶层由注重单一产业发展到注重产、学、研整体发展的变化,促进了清政府职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波普尔,其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他的历史决定论上。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驳斥,即他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从总体上讲是站不住脚的。但他的这些错误思想在世界上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人们中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首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存在严重问题有关;其次与他批判的特点有关——用貌似纯科学的方法作纯学术的批判;三是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主要是指17—18世纪历史决定论,特别是指被教条化、庸俗化和曲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更深层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在实践中运用辩证逻辑概括出来的,而波普尔的批判主要运用的是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样的逻辑和方法是人们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2003-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根据门限变量人均实际GDP将30个省份内生分为4组。研究表明,4组的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都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形状。其中,低收入与中低收入两组的拐点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35.55%和44.64%。高收入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的是库兹涅茨曲线形状,而且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此外,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投资仍表现为对碳排放的扩张效应。因此,现阶段中国节能减排战略应遵循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考虑到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以及城市化程度对碳排放的不同影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玩笑话语(Banter)是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际形式。它能营造愉悦气氛,缓解压力,润滑社会关系。从玩笑话语的表现形式、深层结构及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玩笑话语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玩笑话语(Banter)是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际形式.它能营造愉悦气氛,缓解压力,润滑社会关系.从玩笑话语的表现形式、深层结构及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问题的"一部分",而是问题的全部,它是一种新世界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必须重新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为此,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建立在感性活动构成的历史(非单纯的实践)基础上的、具有逻辑先在性的"历史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9.
自黑格尔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概念以来,历史哲学的发展存在着两个谱系:一个是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史学理论基础上开创、并由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另一个是以巴勒克拉夫等人在批判黑格尔欧洲中心主义史观基础上开创、并由沃勒斯坦等人发展的全球史观。这两个谱系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哲学的研究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论成果,不断实现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蜀语》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语》开研究汉语一域方言的先例,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全面深入地分析《蜀语》所载词汇的基础上,还比较客观地论述了《蜀语》的成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