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玉吉先生在其题为《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的文章中,试图以对高校学报整体"业绩辉煌"的证明来笼统地否定改革的必要,以对"特色论"的批判来有针对性地否定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必要,从而对17家教育部名刊工程综合性学报联合创办的"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予以彻底否定。但由于尹先生并不懂得评价机构的基本规则,其所谓"系列权威数据"恰恰只能证明其论点不能成立;而他所做的"大学学报功能考察"、"学报特色反思"以及"中西方学术期刊比较",根本无视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显露出了胶柱鼓瑟般的偏执和片面;他所提出的"我国大学学报的出路应该从攸关其质量的审稿入手",不过是刻意规避高校期刊体制改革的虚晃一枪。笔者以为,改革的目标应该设定在科学合理的高校社科期刊体系的建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什么样的手段最合适,则应该放在这个目标下来考量,而"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办正是学报同仁为合理的高校社科期刊体系的建立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学刊评比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学学报的评比存在着许多误区:用对内 容(文稿质量)的评比代替对学刊全部工作的评比,对编辑主观努力的评比严重缺失,这实际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与评刊的初衷大相径庭;由于缺乏对一流学术期刊资源利用情况的科学考察,导致大量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外流,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科技安全;缺乏对引频数与影响因子的合理和科学的考察;缺乏学术界的广泛参与.其次,误区必然导致学术期刊评比的扭曲:学报编辑本职工作的好坏没有了标准;过度引入”影响因子”和”核心期刊”,必然导致”异化”现象的泛滥.再次,”特色”不能成为学报评比中的因素,因为学报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学术成果是学术活动,是一种追求真理过程的结果,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追求的是共性的东西,学术与特色格格不入.因此,重新认识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重新谋划评价体系和标准,意义重大.应该建立我国大学学报评比的科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大量"学报特色生命论"相关论文的观点,我们发现,在编辑学理论关于大学学报范围的研究中,有一个所谓重要命题就是"特色生命论"。这个命题,并没有真正把学报特色与其历史使命和功能的根本关系摆正,难以成立。1.科学和登载它的学报不一定非要有特色。学术是研究社会、人类、自然界现象背后共同规律的思维活动,是"天下之共器"。2.关于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首先,我国法律规定了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其次,权威实例和权威观点证明并论证了我国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是"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学报的本质是学术期刊,其安身立命必须按照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来办刊,放弃学术期刊的这个历史使命和主要职能,而去追求所谓"特色",是本末倒置。3.学报不看重"特色",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编辑策划,编辑部的中心任务就是在把握学报本质、发挥学报功能、履行学报历史使命上下工夫;这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地域文化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Abstract)”同“中文摘要”一样,是文章核心内容和学术价值的精辟表述,是学术论文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学报社科版中的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有词汇方面的、惯用法方面的、语法结构方面的,等等,时常造成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甚至误译,直接影响到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也有损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严谨性。本文对我国大学学报社科版英文摘要进行了抽样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学界重视,提高大学学报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大学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门类,是一种具有物质形式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于对人类文化的横向的交流与传播和纵向的积累与传递,但更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型大学学报又是一种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教育功能具有作为学术期刊的普遍意义和作为高校学报的具体意义,但更追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和谐。应用型大学学报还是一种应用性学术期刊,其学术功能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学术园地、学术窗口、学术动力,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学术与应用、创新与应用、学科与应用、应用与规范等几个关系。应用型大学学报办刊模式研究要以其文化品位、教育品格、学术品质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报"特色论"不能成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报“特色论”认为,“特色”就是指每个学报都应该有自己的所谓个性,否则就没有存在余地。事实上,这种“特色论“很容易使大学学报放弃根本使命和基本功能而误入歧途。我们认为:登载学术论文的大学学报不一定需要特色;学报“特色论“与大学学报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学报“特色论”有悖我国大学学报的优良历史传统;认清和完成使命才是大学学报的真正生命。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在内部,主要表现为大学学报的单位归属感强而学科归属感弱、编辑主体的学科背景单一而工作面向多元;在外部,则主要是由期刊评价体系与科研机构的期刊等级设定导致的优质作者流失。学术期刊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具有相对性,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并非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最佳路径。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主题栏目的策划,同时编辑主体(包括主编和编辑)实现角色的多元整合,方能从根本上发挥大学学报的综合性优势。  相似文献   

8.
当下有人对大学学报的现状进行过度责难,对此,尹玉吉持相反观点。他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结果表明,大学学报占绝对优势,其"人文社会科学卷(2010年第8卷)"的数据显示,复合因子排名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同样,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卷里,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科学通报》、《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CSSCI表明,中国大学学报业绩显赫。从最新CSSCI  相似文献   

9.
地方职大学报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我国著名学者与教育家,《资本论》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译者王亚南先生曾说过:“办好一所大学,一是抓教学,二是办学报。”这既是一位教育家画龙点睛的经验之谈,又是一位学者对大学学报作用的高度评价。办好大学要抓教学,这是人们都能理解的;办好大学还要抓学报,则为多数人所不理解。办好大学必须办好学报,这是因为学报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术期刊,学报的编辑活动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具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可谓成绩斐然。首先,集体奖励有:年初学报获得了“全国华文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此奖是全国出版物封面设计的权威奖项;9月学报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这是学报连续第四次蝉联该奖项。其次,个人奖励有:主编尹玉吉获得了山东省优秀出版人物政府奖,这在山东省大学学报界尚属惟一;学报副主编李逢超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经过层层筛选,荣获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称号;同样,编辑杨爽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称号;主编尹玉吉因大学学报编龄逾30年及其业绩在国内的影响,获得了全国“玉笔奖”。再次,科研奖励有:尹玉吉的国家级课题相关成果《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多种二次文献全文转载,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术期刊审稿史回眸》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期刊审稿理念及中西比较》获得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二维评估制度研究》获得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过分强调学术期刊、大学出版社的转制及市场化问题。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及其出版社是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绝对地界定为非营利性机构;西方国家的学术期刊、大学出版社一般由学校注资,绝大部分其他学术期刊也往往由国家和社会的各种财政、资金、基金进行资助,其成熟的出版机制是由政府、各种基金会、各种学术团体、企业等组织起来的一个比较严密的经费资助、使用、监督机制;西方学术期刊的商业化改造已经引发了深刻的"学术期刊危机",为此催生了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运动"。我国应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机制,对其"危机"引以为戒,以免误入歧途。目前,业内应当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和"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把学术出版"一刀切"地市场化了之。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总体落后于其他期刊.在充分分析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策略,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各类别期刊的宏观评价体系,以占我国学术期刊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高校学报认可和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政府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行业人员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及国际知名检索期刊对高校学报的隐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学报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报评价的改进建议,最后,以其国际影响力、国内影响力及行业人员对它内在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为一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提升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办刊宗旨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栏目的“综合性”和稿源的“内向性”,即自然科学版学报的栏目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论文作者绝大多数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目前学报面临的困境;指出提高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摒弃传统的办刊理念,使自然科学版学报由内向封闭型向外向开放型转变。从吸引优质稿源、改变编辑工作模式及栏目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最后讨论了自然科学版学报未来的发展模式:构建网络平台,开放存取和集约化办刊。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校学报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担负着繁荣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任,还要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学报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由于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市场经济等所带来的种种冲击,探讨了高校学报发展之路,提出了组建高校学报集团、专业化办刊的设想,以期高校学报屹立于世界期刊之前列.  相似文献   

16.
克服功利化倾向 创造良性学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个时代的功利性语境为学术期刊的世俗化提供了契机.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学术的功利化倾向,资源配置没有得到进一步激活.高校学报应克服功利化的倾向,创造良性的学术环境,重建时代精神的意义场,开启真正的学术维度,发挥出对政府决策和世道人心的深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达时代大学教育》自1983年被译介到我国以来受到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中被引500多次,然而学界并未对该著作中的主要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和评析。阿什比的主要思想可以分为大学治理思想、大学改革思想、大学育人思想等三个方面。在大学治理方面,他认为大学应该实行分权治理、多元参与、重心下移、保持动态平衡;在改革方面,他提出主动改革、渐进改革,坚守大学的内在逻辑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认为最高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判断能力,"教育的最优良的特点"以及"大学最高目标"都需要通过师生交流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学报有着自己独特的体制设计,这个体制的建构始于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是其最终成型并逐渐固化的重要时期。除了同于一般期刊的准入审批制、主管主办制以外,体制对学报还有一系列独特规约,拜其所赐,综合性、封闭性、“一校一刊”成为高校学报所独有,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得到了学报界的普遍认同。自甘于“窗口”“园地”而作茧自缚的高校学报与开放的公共平台属性渐行渐远。1990年代末,一个偶然因素造成的学报大扩容使“体制病”彰显无遗。新世纪初,管理部门和学报界都开始了对学报体制的反思。教育部“名刊工程”开启了艰难的“破茧”之旅,但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在高校并未获实质性进展。2014年以来有关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为学报走出体制之困注入了新的希望,但破体制之茧并不容易,而破心中之茧则更显其难,学报要实现破茧化蝶,涅槃重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全、散、小、弱"问题并为学界所诟病这一现实,高校社科学报采取建设"特色栏目"的措施以获得发展不失为一种智慧选择。在建设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时,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人应确立学术性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意识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新闻出版署开通了学报系列之后,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文科学报拥有了公开出版权,但与老牌的以文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的文科学报相比,这些新兴的学报存在着诸多不足,差距很大。如何发挥这些新兴学报(指获得公开出版权以后的学报,以前虽有刊号,但为内部刊号)的作用,在学报界找准自己的位置.是这些学报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办刊经验,提出了准确定位、突出特色;贯彻标准化、规范化的办刊方针,提高刊物质量及编辑素质;立足校内、扶植作者、培养人才、服务学校等对策,以期探索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学报的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