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大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59-61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倾向于卖出当前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当前亏损的股票。本文借鉴Oaean(1998)的处置效应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某证券公司2004.1.1—2006.3.31的股票帐户交易数据库,来检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而且大户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最强,中户投资者次之,散户最弱。 相似文献
2.
杨青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115-118
处置效应是一种典型的投资者行为偏差,目前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很多观点和结论。文章从处置效应实证研究、成因和度量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研究成果上存在一些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基于交易帐户数据的持续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122-128
本文建立既考虑“内在时间”(inherent time)影响,又处理了样本数据审查(censored)问题的持续期模型,采用4只投资基金的31万多帐户交易数据作为样本,系统研究了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结果表明:尽管基金的周转率远低于股票交易周转率,基金投资者仍然存在明显的处置效应;在控制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对其条件卖出概率的影响后,证实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不但与投资者的累计盈亏有关,而且与基金近期的涨跌有关。本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要弱于个人投资者,前景理论效应并不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年龄越大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较长,处置效应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行为金融中的期望理论为依托,结合心理概率权重图,对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的趋势性进行了探析:认为我国采用不同策略的个人投资者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定位现象和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处置效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每半年公告的投资组合变动情况,分析其卖出行为所反映出的投资行为特征,可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具备"处置效应"特征;相反的,他们更愿意卖出亏损股票.这种特点突出表现在持有期较长的股票上.通过不同的实证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稳健性分析进行验证,所得出的结论是基本相同的,从而证实了这一特征是普遍的.这一研究对于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型以解释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框架效应研究30年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随着风险决策研究的深入,对框架效应这种决策偏差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延伸。对框架效应的类型分析从单一化演变为多元化;对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从经济学理论扩展到认知理论;对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从单纯验证框架效应的普遍性发展为关注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对框架效应的内在机制的分析从认知机制扩展到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的"周内效应"和"日内效应" ——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运用高频数据对上海股市流动性的日内和周内变动趋势 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股市中流动性存在着显著的"日内效应"和微弱的"周内 效 应",而且当控制波动性、交易量和股价等对流动性有重要影响的变量时,这种效应仍然存 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某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基本信息以及股票交易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个人投资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特征、交易行为特征等对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计量。实证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人口学特征、财富特征、交易行为特征等指标可被用于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的概率计量;年龄越大的投资者、学历越高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男性投资者以及职业为个体、文教科卫专业人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人、企事业单位干部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更大;总资产越高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换手率越高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10.
上海股票市场收益日内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上海股市2000年和2001年中5分钟绝对值回报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上海股市收益U形的日内效应特征,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估计中国股市日内回报周期性特征的FFF模型,并且具体估计出了模型,与历史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拟合程度很好。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是期权市场上的两大交易主体。通常认为机构投资者是信息交易者,而对于散户是否具备对价格预测的能力则有待研究。参考Cao等(2009)对限价委托簿信息挖掘方法,利用台指期权(TXO)日内高频数据,可以检验台指期权市场散户对未来价格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台指期权市场散户具有对未来价格显著预测信息,而且其揭示档不同位置信息含量存在差别。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台湾期权市场的投资者类型结构与中国大陆非常相似。因此,这一研究结论对中国大陆改善期权市场运行机制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文超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6)
对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研究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热点。国外的行为偏差研究主要着眼于对西方的股市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则仅停留在用国外理论对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及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推介的层面上,这种研究方式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鉴于此,当前有必要针对我国股市新兴转轨的具体特点,力图将行为金融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视角对股票市场上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倩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37-38
运用行为金融学从"套牢"对投资者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套牢"的原因及"套牢"后个人投资者的情绪反应,选取指标来分析"套牢"后应如何应对,给出了提高个人投资者心理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备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况,完备市场能够自我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有效,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摊和抵消。首先,阐述了完备市场的形式化定义及其与期权交易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已经为现代金融经济学所证明了的、完备市场的若干重要性质;最后,探讨了在中国当前市场条件下,开放股指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投资者具有学习能力的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允许知情和未知情交易到达率时变且可预测的GARCH结构信息模型.应用该模型,基于沪深300成分股2006—2009的高频分笔交易数据,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学习市场交易信息并调整其交易行为的动态过程.发现投资者能够根据前期的预测到达率以及订单数据推测的当期到达率,优化其下期的交易决策;此外,预测误差对后期预测的影响是一个二阶导数大于零的递减函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与一个或者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相联系。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是中国专业化市场出现的重要原因。专业化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先前的研究很少对中国这个特有现象给予重视。在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的相互作用中,这些和产业集群有着密切联系的市场演变出不同的类型。专业化市场可以服务单个产业集群也可以服务多个产业集群。专业化市场可以细分为:房地产式,集群衍生式,中枢式和孵化器式。 相似文献
17.
邓婷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5):89-93
投资者的期待是源于国内法中的合理期待而越来越多地适用于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国际投资仲裁庭经常援引投资者的期待作为裁定东道国违反公平与公正待遇和间接征收条款的依据.从相关国际投资仲裁案例中可以发现,尽管投资者的期待原则在间接征收和公平与公正待遇诉讼请求下均有涉及,但是国际仲裁庭在处理公平与公正待遇诉求时对该原则做出了更为宽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汉英语个体量词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但存在着相同的认知构建。本文试图从隐喻、转喻以及语法化的认知角度对汉英个体量词的构建进行分析,寻找两种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交易中的行为动机及其对交易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动机,特别是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经理层和政府参与并购的特殊动机。进而探讨了各参与者的行为动机对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交易价格的影响。论文指出,供求关系失衡以及政府的非市场化动机等是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较低交易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给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金融消费观念的更新,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作为社会阶层已经开始显现。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对个人业务重新进行市场细分。鉴于我国个人银行业务消费市场的变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将个人银行业务的服务链向上、下延伸,并将VIP客户深度细分为富裕阶层和上层中产阶层,特别提出要高度关注极具消费潜力的80、90后独生子女群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