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交叉口公交优先技术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是提高公交车准时率的关键性措施,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能够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通过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以及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从而提高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分析国内外交叉口公交优先研究现状,指出目前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公交专用道可以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的人流量。城市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行能力受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入口道以及停靠站设置形式的影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讨论了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不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与交通运行状况的关系,并将不同公交停靠站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上海市人口激增,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2002年,上海市推出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随后相继推出相关办法和规划。目前上海市促进公交发展的政策主要分为为补贴、税费、路权优先三类政策工具。从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公交规划及实施经验来看,上海市目前的公交发展政策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补贴与大力发展路权优先将是上海市公交未来长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动员更多的人乘公交出行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多数城市公交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及"大公交对缓解交通拥堵"优势的发挥。经过对国内外出租车运营模式研究和对济南市公交车、出租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将"出租车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从现在的出租车公司手中收归至公交公司,由公交公司出资统一购买车辆,统一招聘驾驶员,统一运营管理,统一支配出租车运营盈余,并将盈余补贴公交体系建设"的改革,既能解决公交投入不足问题和保证"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又摆脱了公交体系建设对财政的高度依赖,同时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解决出租车承包经营存在的问题,一举多得。"公交公司要规范管理出租车及驾驶员、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着力打造快速公交系统"是应采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试论优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依据,分析了公交优先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各种交通工具的比较发现,只有按照以人为本、人车路协调、区域差别的原则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进行人性化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够满足以“舒适、畅达、安全、环保”为目标的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城市道路公交人性化的规划要点包括确立道路公交的优先发展,合理设计城市道路公交换乘系统;保障措施包括从资金上保证公交的发展,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立法为公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在改进信号配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型随机搜索思想——人工蚂蚁优化算法来解决交叉口的信号配时问题.仿真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优于经典方法,在相同的信号周期内,降低了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钱炎 《金陵瞭望》2008,(8):63-63
关注民生,“公交优先”成为时下热门词汇,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理念已成为各方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公交专用道的效果未达预期,无法持续发挥效能.其运营管理如何得到保障,成为公交优先能否有效实现的难题.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公交专用道运行效率持续下降的成因,提出"山水分割、中心组团式"的重庆主城区应以智能管控手段保证主干道关键节点处公交畅通,弹性化运行公交专用道的时段及位置,并以基于车路协同的移动违法抓拍系统为保障,提升公交系统运行效率,平衡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城市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污染,提出一种车联网环境下基于间隙优化的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针对主路车车流量大导致次路车不可穿越的情况,建立次路车控制模型和主路车队控制模型,通过调整主路车流车速及车头间隙,使次路车以较高的安全车速穿越交叉口。为验证基于间隙优化的车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以VISSIM仿真传统驾驶环境和车联网环境下的无信号交叉口,模拟并对比分析2种环境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污染物和燃油排放、平均行程时间。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方法下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平均行程时间减少8.44 s,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降低21.6%,CO排放量降低59.8%,HC排放量降低49.3%,NO_x排放量降低73.9%,车均延误降低58.49%,通行效率提升44.43%。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公共交通专用道的基本结构,简述了专用道设计和评价的一般步骤,并在IBM-PC/XT上实现了城市公交专用道模型UBLM软件,为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而公共交通的定价和财政补贴问题一直是公共交通发展的难点。文章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票价与居民收入水平、企业经营成本和政府财政补贴等的关系,剖析居民乘坐公共交通的弹性特性,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企业化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效用函数研究了政府价格补贴对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和企业制定公交票价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政府价格补贴的优缺点,提出分类财政补贴和建立票价补贴联动机制的建议,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更好地便利交通并促进城市地面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基于出行者行为选择,从竞合关系视角研究共享单车对公交的影响,以共享单车对公交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案例进行研究,包括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城市,并总结归纳相关影响因素;对北京市出行者进行了SP问卷调查,利用MNL模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出行者公交、共享单车选择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t模型估计组合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共享单车作为独立个体或接驳公共交通的新模式,与地面公交交通模式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可骑行距离、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出行者的心理因素都会导致共享单车和公交之间的竞争;相反,公交换乘站之间的距离、出行端点与站点的间距均会影响二者的合作模式。城市交通管理者应合理配置公交和共享单车的数量,鼓励市区出行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出行模式以快速接驳轨道交通,提倡竞争性并行,促进公交和共享单车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合作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公交是解决山地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公交线网可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强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以重庆市为例,分析公交线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促进山地城市公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协调。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理论上为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化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战略指导,现实中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勾画了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民事优先权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优先权制度渊源于罗马法,许多国家民法对优先权有专门规定,但学者对优先权的概念理解不一。通过对优先权概念的效力说、清偿顺序说、实体权利说等不同说法的分析,指出优先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性质上属于物权,是权利人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享有的优先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交站点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用复杂网络来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通过引入复杂网络分析中一些常见的重要拓扑参数例如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和介数等来对城市公交系统进行分析,以西安市公交系统为例,计算并分析了这些拓扑参数,并从交通工程的角度对这些拓扑参数的具体意义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城市公交规划和环保的角度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服务质量乘客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是指城市公交服务的固有属性满足公众需要的程度,对其进行评价应反映其4个属性:交互性、有形性、便利性和反应性。对成都市公交服务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其结果表明:乘客个人的基本属性是影响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其中,乘客的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乘车目的和乘车频率对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