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经典,在西方现代生态理论研究中备受争议。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生态问题为关切点,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系统反思。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问题,他们或阐释或重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诊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解读;在肯定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一致的基础上,他们探索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方案。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的反思既有其合理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潮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总体视域 在今天的背景下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自觉的总体视域.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三种可能的视域:第一种是前现代的总体视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前现代的问题域中去考察.这种进路当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但是,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超越,利用前现代性的总体视域去反思这个问题只能是一个理论时代的错误;第二种是现代性视域,这种进路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确实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的超越,我们要想理解这种批判的深度和力度,确实有必要对现代性展开充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循着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所展现的思想视域回顾了哲学发展的简要历史 ,认为哲学史也可说是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建立人间秩序的不断尝试的历史。我国目前的社会改革是一场社会秩序的大变革 ,哲学要在其中实现思想的解放和建设作用 ,需要吸取别国转轨时期的历史教训 ,真正继承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哲学思想的精华。我国正在进入马克思主义所由产生的历史现实中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检验和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4.
汪行福 《河北学刊》2003,23(6):45-5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兴起、苏联解体和东欧的剧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的转变。如果说 ,由“冷战”和 196 8年的“巴黎风暴”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已经被以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所耗尽的话 ,那么 ,正是上面所提到的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新的历史情境和格局的形成 ,为已经衰弱不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神经的重新兴奋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事实上 ,从那个时期以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些前卫性的学者已经开始结合时代的特征 ,以全新的方式研究并阐释马克思主义了。换言之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经悄悄地改弦易辙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 ,我们必须对这样的转变获得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首先 ,必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乃是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相互渗透、相互冲撞、相互融合的结果。然而 ,在以往的研究中 ,人们注重的只是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关系。比如 ,人们常常指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主义的理论、实证主义的理论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 ,从而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性思想转折中所生成的审美现代性思路对戈德曼的悲剧历史观有重要的影响 ,德国古典的悲剧历史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潮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提供了理论模型 ;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个体感性的彰显和个人在历史宏大叙事中的凸现 ,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添加了新的实质。戈德曼通过“打赌”式的辩证法来缝合“个体”与“类”、“应该”与“是”的矛盾 ,是继承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思路 ,反映了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对那个具有永恒价值之美好希望的憧憬。从根本上说 ,它异质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实践的意义也是十分薄弱的  相似文献   

6.
戈德曼的《隐蔽的上帝》,虽然形式上是一部文论,但其思想蕴涵已远远超出作品体裁本身的限制。他着力阐述的悲剧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典型案例,所体现出的对人类历史价值维度的重建与弘扬,不仅师承与深化了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重启的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的开掘与重建,而且对市场境况下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建构也具有重大启示意义。戈德曼指出悲剧意识包括三个构成要素:上帝、世界、悲剧人。这里的上帝不是传统宗教意义上的万能之主,执掌人类万物生死大权的天父,而是绝对的社会准则与秩序,绝对的伦理之善,即真、善、美、圣价…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现在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对世界、人类的根本性看法上,西方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超越了他。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批判地研究和辩证地综合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中一切合理的东西,争取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不要去扮演西方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旭曙撰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一是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奇、戈德曼)。卢卡奇认为,文学作品是具有自身形式特征的独立结构、自足整体,这种形式是否正确要看它与所反映的处于运动和矛盾之中的辩证整体(现实世界)的结构能否对应。有意义的结构是戈德曼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讨论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戈德曼的主要哲学文本<隐蔽的上帝>一书的一条逻辑主线:面对世俗化的资本主义进程,作为不甘陷入物役性的人们之悲剧情境,他们既要客观地进入现实生活,又得内在地拒绝物化.在他们的心中,马克思的思想就如不直接在场的无言上帝与之共在.  相似文献   

10.
罗素历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是本世纪的思想巨匠,他在现代西方分折哲学、逻辑学、数学等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历史哲学方面,他的观点虽然不很系统,却同样有重要影响,它代表了现代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较典型的一派。罗素对人类历史的见解总的来说是不正确的,但他在具体论述中提出来的一些东西却值得我们思考。罗素在本世纪初领导过一场全面的反黑格尔主义的哲学运动,这一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