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琪 《决策》2001,(12):6-7
我国经济学界和统计部门预测明年经济增长为7%左右,低于今年,有的国际机构预测调低到6.5%甚至更低。据我看,明年和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会降到6%以下,6%是底线。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应为10%左右,未来几年的实际增长虽然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政策环境下,也没有必要追求这个速度,但争取7%以上的速度既有可能,又有必要,因为如何再低就会引起很高的实际失业率,造成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基本思路,当前,我省经济工作的着眼点,要放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全省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9%,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达到的。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外部环境趋紧、各方面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就会给企业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和就业带来更大困难,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所以,增长速度不能太低。我们追求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有市场、有效益、有后劲和优化结构基础之上的,速度要服从效益,增长要讲求质量。决不能压指标,更不要相互盲目攀比。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员,这并不令人意外。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以每年增长9%的速度发展达20多年之久,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又经历了最新一轮的从高速扩张到收缩调整的波动,前几年经济超高速度的扩张,引起剧烈的经济震荡(通货膨胀、市场波动、结构失调)之后,不得不采取收缩调整的政策。在经过两年艰难的高事之后,全国工业已经走出谷底出现复苏,现在人们都在思考,如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扩张--收缩调整”这个怪圈中走出来?我们认为根本办法是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速度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受短周期调整和中长期增长阶段转换共同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等效益性指标有所好转。展望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集中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可望有所缓解,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当前,应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将稳投资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更加重视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明华 《决策》2006,(5):64-64
中国过去25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能量,但是专家普遍认为,时至今日,各种改革已近尾声,体制转型虽然仍有潜力可挖,但要以此支撑下一个十年的超常增长,似乎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7.
黎冲森 《经理人》2012,(10):80-81
金融改革可以引领整个经济改革世界经济增长需要中国来推动,但中国经济增长又需要金融业来推动。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金融改革至关重要。在天津举办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对中国的金融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开放度与我国经济增长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低时,经济开放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高时,经济开放则会阻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拐点”、“换档”“经济增长阶段转换”……关于中国经济的新的表述和判断层出不穷。但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宏观政策必须顺势而为,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进程中放大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的红利,在以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围绕新增长点进行精耕细作式的改革中实现质量和效益的“逆袭”。  相似文献   

10.
"稳增长"不仅是今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且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稳增长,是为了遏制经济继续下滑,为了让经济尽快走出疲软状态,让社会各方面不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需要理解和把握的是",稳增长"不等于"保增长"。"稳增长"的前提是"稳",在"稳"的基础上再考虑"快"。也就是说,"稳增长"并不需要过多考虑速度问题。即便强调速度,也是为了不让经济增长跌"破"经济发展以及公众心理可承受的  相似文献   

11.
徐浩程 《决策》2007,(5):I0001-I0005
对于今天的濉溪来说,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似乎已不再是—个难题。在经历调整、蓄势、谋势的痛苦嬗变后,濉溪经济正逐渐从混沌走向清晰,并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行进姿态。  相似文献   

12.
高远至 《决策探索》2013,(19):38-39
从“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到“在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内,坚持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力是改革攻坚,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来在多个场合的讲话,勾勒了中央经济工作新思路的轮廓,而连续出台的政策措施和一系列重大部署,则是这一新思路的注脚,使其更加显性化和明晰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方法或模式,具体表现为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方式或者说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构类型。在其他条件既定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及效益,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资源产权制度是制约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资源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现集约型增长,应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健全市场化的资源价格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很高,改革之初基尼系数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的方式,即"增量改革"。增量改革实现了改革和增长的同步进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苏琳 《决策与信息》2011,(4):160-161
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尚未完全企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亚洲经济体有率先复苏的迹象。本文探讨了当前亚洲经济体经济复苏的三个相关问题,总的来看,亚洲经济体此轮率先复苏主要是因为亚洲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使得内生性增长的增强,同时中长期供给面的改善也意味着此轮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质量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亚洲经济体能够因此延缓改革的步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亚洲经济体更加需要通过经济结构改革释放制度变迁的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的改革都是政府推动或政府主导的,从而保证了改革的稳步推进,取得了用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不俗成就:近30年的经济高增长,世界少有;近30年老百姓生活的持续改善,世界少有;经济运行的长周期也好短周期也好,已经被连续增长所代替,世界少有;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也少有。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一步改革显然还要靠政府。随着改革的深入,更多矛盾也集中到了政府自己身上,需要政府管的事,老百姓瞪眼看着政府;不需要也不该政府管的事,老百姓也盯着政府。要打造让老百姓满意的政府,自身也非改不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朱鹏洪 《决策》2000,(11):40-41
风起云涌的新一轮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这次调整呈现两大持点:第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资源配置优化的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既是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在第一个阶段,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们职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第二个阶段,结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劳动力市场第一个阶段的调整保证了工资的低增长,而第二个阶段的调整加快了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些都使中国经济发挥了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市场改革也使得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中国需要调整发展战略,使劳动力市场改革有利于收入均等,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蓬莱市在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上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蓬莱市集约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能否突破增长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决策》2004,(12):15-17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至少还要继续保持25年的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保持5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有蒜望.因为我们在改革.改革意味着效率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