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颖婷 《社区》2009,(34):46-46
2007年7月的一天,一位好友托我帮她买大学生村官考试用书,“大学生村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因为好奇,我查询网络,了解到选聘的村官是从事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的,当时的我不太明白社区具体工作内容,还以为类似于社工、义工的工作。既可以做事业,又可以做公益,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和好友一同去报了名。  相似文献   

2.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社区转型中包含着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区和谐文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其基本途径有:完善"村改居"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为文化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制定"村改居"社区的制度规范,为文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改居"社区的思想文化教育,为文化转型提供精神条件;开展"村改居"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转型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罗敏  刘庚华 《社区》2014,(4):32-32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城街道滨江社区党委有委员9人,下辖4个网格党支部、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有12个党小组,165名党员。社区党委秉持“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创新推行“知民心、聚民心、贴民心、乐民心”的工作方法(即“四心”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幸福宜居社区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佳 《社区》2005,(24):22-22
“远亲不如近邻”曾是中国人崇尚的邻里观念,但随着国人居住条件的改观,那种“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开始增多,邻里关系渐趋淡化。怎样才能在日益淡漠的城市社区中重建那种“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氛围,一直是许多社区工作者关心但是又始终不得其法的问题。而在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通过探索一种新的“会所文化”,逐渐改变了居民过往的冷漠状况。到底什么是“会所文化”?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像亲子园地、交谊舞会、摄影展示、茶道茶艺等居民们乐意参与的活动,都是“会所文化”包涵的内容。不久前在上海虹桥新城举行的迎中…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11,(25):107-107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的冠心病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与城市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大、精神负荷重、生活不规律、高脂饮食等因素以及一部分人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有关.冠心病是社区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其病程长、无急性发作时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而硝酸酯类药物或麝香保心丸通常可有效控制发作时的胸闷胸痛.致使很多病人对它的早防、早治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6.
筱白 《社区》2011,(34):61-61
谈起旧金山的社区文化,那里的公众认为:社区文化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居住文化。政府通过社区向居住者传播文化、艺术和技术,十分有利于人的智力开发、技能培养以及促进居民的活力。社区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改善居住地的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空间。旧金山有200多个社区,一般一个社区有2万~3万人口,大都拥有一个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10万册左右。社区图书馆干净、整洁、设备先进,订阅了上百种报纸杂志,全部实施开架借阅,查找起来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参与、共享、公平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点。"村改居"社区文化因其杂糅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特征,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政府、社区权力组织、社区其他机构和居民提出挑战和要求。结合包容性发展理念,坚持更加全面、更趋公平,同时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社区文化建设,对"村改居"社区自身发展和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志新 《社区》2004,(7):17-17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在创建“双优”(优美的社区环境、优良的社区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开展让居民安心、舒心、开心、齐心、省心、放心的“六心”创建活动,努力为居民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安居小区让居民安心该街道建立群防群治体系,按照“两楼一员”、“一  相似文献   

9.
每年夏季放电影时.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上便聚集了数百人。“来解闷”、“找熟人聊聊天”、“回忆过去”,是社区居民们来看电影主要原因。居民们说。每次放电影前.大家可以从四五个片子中投票选出自己中意的。自2006年“电影节”开办以来.几乎场场爆满。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区建设在各种理论或实务层面的语境中逐渐被构建为一种"全能社区"。越来越多的声音都认为,尽可能全面的社区服务和福利职能、带有行政管理意味的社区自治机构或政府派出机构、高度参与性和代表性的社区民意组织甚至是"小而全"形式多样的社区经济实体构成了今天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然而,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说,"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不可逆转。相对于试图无所不包的"全能社区"来说,只涵盖社区中部分居民的基本生活及情感需求,同时承担公共治理"核心职能"的"核心社区"可能是更为现实和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童颖骏  金波  赵明  叶寒青 《社区》2005,(17):19-21
当我们从一个“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时,社区成了最终的归依。此时的社区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居所,更应该是精神家园。如何让社区这一社会的基本单位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的承载作用,让人们从中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心灵的归宿,他们在努力  相似文献   

12.
孟晓青 《社区》2004,(20):32-32
我们社区位于美国阿巴拉契山脉的一个小镇上。10月上旬开始,满山的枫树、橡树、桦树、杨树的叶子由绿转黄变红,加上还没有变色的树叶,浅绿、深绿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这时住在山外的人们成群结伙地开车往山里跑,欣赏这大自然神奇画笔一年一度的杰作。 就在这树叶变颜色的时候,树丛中草地上时常可见一种黄黑相间胖胖的毛毛虫,5~7厘米长,加上毛,有成人的手指那么粗。这毛毛虫两头金黄色,中间一圈黑,胖头胖脑,绝对不蜇人不咬人,把它放在手上有一种毛绒绒挺可爱的感觉。好像喜欢虫子的人还真是不多,尤其没有人愿意碰浑身长毛的虫子,小时候上树被长着绿色短毛的“洋拉子”狠狠蜇了一下几乎掉下树来的记忆对我来说可是一点都不美好,可这毛毛虫却是一例外。  相似文献   

13.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底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汲取精神营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基于此,研究探析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仁者爱人’、“家国天下”、“协和万邦”的精神特质,期望能从立德树人、执政为民、民族复兴、世界历史的层面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前西欧至少出现两次较大规模的文化“复兴”热潮,一次发生在9、10世纪,是封建帝王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复兴”;一次发生在12、13世纪,是以市民阶层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复兴”。本文介绍这两次“复兴”的情况,分析了两次“复兴”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这两次文化“复兴”与文艺复兴之间存在显著的脉络联系。  相似文献   

15.
筱白 《社区》2011,(23)
谈起旧金山的社区文化,那里的公众认为:社区文化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居住文化。政府通过社区向居住者传播文化、艺术和技术,十分有利于人的智力开发、技能培养以及促进居民的活力。社区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改善居住地的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空间。旧金山有200多个社区,一般一个社区有2万~3万人口,大都拥有一个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10万册左右。社区图书馆干净、整洁、设备先进,订阅了上百种报纸杂志,全部实施开架借阅,查找起来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6.
纪月才 《社区》2012,(18):15-16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街道尖岭小区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建于1985年,小区有居民5274户,11000余人,其中党员538人。社区有56个产权单位,大多破产,且社区没有物业管理,是个典型的大杂院小区,社区管理面临着诸多难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尖岭小区社区依托心理专家、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办了全省第一家社区阳光心灵驿站,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消除居民心理压力,重塑阳光心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处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卿 《社区》2004,(13):30-31
新加坡在过去30年里赢得了这样的名声:就连最细小的人为过失也要给予经济惩罚,从而给许多旅游者留下了这种印象:“新加坡—处罚之城”。这里最流行的纪念品之一是一种前面印有标语,后面印有各种违规行为和惩罚措施的T恤衫,所印刷的内容包括:进口和出口口香糖,罚款1000新元(约合  相似文献   

18.
"村改居"社区的出现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重冲击,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要完善老年人社区照顾须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的系统管理;第二,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第三,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全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农民因拆迁而划入城市管理系统,华丽转身变为“农转居”社区。尽管与城市社区一样配全了社区工作人员,但“农转居”社区居委会还是原有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对社区的治理方面也基本上延续了原村民委员会工作方式,这已经成为城市法治社区建设中的障碍。法治文化建设是引领“农转居”社区走向制度化、法治化的关键所在,法治文化建设机制创新是“农转居”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基本路径为推进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构建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和建立法律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气温骤降,空旷的操场上寒气逼人.早操结束了,蜿蜒的队伍像一条条溪流,迅速地流进每一间教室.带着一身冷意的我也直奔教室,孩子们早已钻进他们的避风港--座位,蜷缩着的,搓手跺脚的,瑟瑟发抖的……都在无声地传达着冷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