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话     
正紧张一早到公司巧遇老总,电梯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老总那个严肃啊,害我紧张得要命。他说帮他按一下9楼,我却鬼使神差按到了10楼……按完瞬间自己就蒙了,又伸手按了个-1楼。路痴前两天一个路痴女同学迷路了,她打电话给我,要我给她指路。我说:"周围有标志性建筑物吗?"她:"有好几个宾馆。"我急了,说:"标志性的建筑物!我们都知道的!"她顿了一下,说:"啊,我在太阳底下,算吗?"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12日,当上海宝钢集团以年营业收入1204亿元列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第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宝钢。专家评价,这是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一个里程碑。而树立这个里程碑的人,就是宝钢老总谢企华。美国的《商业周刊》和中国的中央电视台这样评价她:在中国钢铁业界,谢企华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她是驾驭中国钢铁航母的人。在下面的文章中,记者将向读者讲述这个驾驭着中国钢铁航母的"铁娘子"有着怎样的"刚",又有着怎样的"柔"……无论如何,你将看到一个真实的谢企华。  相似文献   

3.
伏煌曙 《老年人》2013,(4):50-51
我写过这样一首《无题》小诗:“我有小车第一流,滚来滚去乐悠悠。芳名也叫‘双踏挪’,不请司机不吃油。”“双踏挪”是我对爱车的美称——双脚一踏,它就挪。湘阴方言“挪”字谐音“纳”,谐“桑塔纳”。虽谐音但不冒牌,道白了靠自身力量行进的本义,志趣兼言,带点调侃。至于“小车”故事,且容细说从头。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北京一个出租汽车司机,等到了一个要去北京南站的客人。这是一段因“非典”恐慌而生意锐减的日子,有客人是求之不得的。 当司机听到这位客人说自己“肺部有感染,打了一个星期点滴都没好,要回老家”时,他做出的选择是,将车停在路旁,锁上客人放行李的后备箱,然后用手机开始给110、120……拔电话。客人气急了:“我打车,到站给钱,你管得着我去哪儿吗?” 司机回答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举国上下都在抗击‘非典’。我今儿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 客人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司机,央求  相似文献   

5.
先改变自己     
正一个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地板上铺着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地对司机说:"我还从来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呢。""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你是怎样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道。  相似文献   

6.
石丽 《职业》2008,(36):68-68
<正>酒店行李员是客人到饭店所见到的第一个工作人员,也就是俗称的"门童"。对于这样的一个职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说实话,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忽略掉这样的一个岗位。酒店行李员在酒店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在工  相似文献   

7.
闲时看了几集财务管理讲座《砍掉成本》,虽然这类讲座是给老总们听的,由于我曾经从事过几年财务工作,倒也能听得下去。在各种各样的"成本"中,有一种成本是社会性的,它不仅仅发生于企业之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被它拖累不浅,那就是"虚荣成本"。  相似文献   

8.
姜菁  潘靓 《职业》2009,(16)
他是个观念很新的老总,首提"把员工培养成富翁"并实施跋行;他是个个性鲜明的老总,公司为他配备了"奔驰"高级轿车,但他经常自己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班;他是个宽容、现代的老总,主张在竞争中合作,把对手当成伙伴;他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老总,他的公司先后向社会捐款900多万元;他是个名气很大的老总,上海市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中华慈善之星"……未见其人,未听其声,采访前记者已从各种信息中看到了一个可亲、可信、可敬,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企业家——袁立.  相似文献   

9.
人生陷阱     
有一次,我和朋友王某,张某在林边闲谈,看到山路口停了一辆车。原来电瓶没电了,司机正焦急无助。我们帮司机把车推着了火,司机感激不尽,几天后,他竟然邮来一块精致的手表。但是手表只有一块,归谁呢?我想了一个法子,对王某和张某说:"这样吧,我把手表挂在  相似文献   

10.
孙立 《现代交际》2006,(1):16-17
刚毕业的Linda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 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部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到底该如何称呼?Linda不禁犯了难。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  相似文献   

11.
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以什么样的印象才最好,这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说做老板最主要的是要有威信,说透彻一点就是要让员工觉得怕,否则员工不听自己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又有人说老板要做员工的"老好人",对所有员工都要好,这样才能让员工对自己贴心.  相似文献   

12.
正所有的公司都规定大家上班不能迟到,这有用吗?没有用,照样每天都有人迟到。不过,我辅导过的公司从来没有人迟到过。我只用了一招,我告诉老总:"如果你的下属8:30上班,你就8:00上班。"果然,所有的经理早早地都到齐了。老总说:"你们这么早来干吗?"经理们第二天到得更早,原因就在于所有的经理心里都很清楚:老板看到自己了,老板知道自己是勤奋的。反之,如果老总说"你就应该这么早来",那么,经理们第二天很可能会迟到。  相似文献   

13.
尊严的来处     
正"尊严"这个词的含义,貌似变得越来越大了。有些人对"尊严"的理解就是:办事儿不用求人,到哪儿都是VIP。其实很多时候,尊严不在于别人对你如何,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做。去年旅行,我认识了一位司机。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每天都穿着干净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我是我们圈子里第一个买电动车的人,还记得那是一辆‘绿源牌’电动车。那时候骑着摩托、开着电动车是很潇洒的一件事,就像现在大家都忙着买小车。"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来华工作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很多老外由于对博大精深的"方块字"颇感兴趣,都喜欢给自己取个有文化底蕴的中文名作为"个人品牌"。看似容易,其实这是个智慧含量很高的活儿。合肥女孩马晓莉敏锐地从中发现了商机,短短3年就赚到第一桶金,如今很多外企老总及驻华外交官等,都纷纷请她取名。  相似文献   

16.
我怕“青面虎” 梅子任职于一家外资企业。是老总的行政助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美差,只要协助新加坡籍老总处理事务,接接电话递递茶水。便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了。但梅子烦的就是那个不苟言笑的老总——称之为“青面虎”。因为他的脸上永远看不出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烦闷。  相似文献   

17.
胡义忠 《当代老年》2010,(10):45-45
我原是一位小车司机,现年68岁,开了40年的车。十几年前,我总感觉头发昏,手脚发麻,走路不稳,有时腰都疼得直不起来。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我为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病,吃药打针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警告牌美国人喜欢幽默,甚至在严肃的公路警告标志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在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幅标语牌是这样写的:"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在长岛公路路口,有一块警告牌上写着:"电线杆自卫时,会给汽车和司机带来伤亡。"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是全国有名的侨乡,很多人都拥有出国护照,这样的条件给那些"犯事"的人提供了出逃国外的条件。原青田医药公司总经理刘义清就是其中一例。他出逃后,不明真相的老母亲常常站在村头,盼  相似文献   

20.
正她是个坏女人,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事实。坏到什么程度呢?她十六岁就早孕,然后被学校开除。因为有几分姿色,她后来嫁给了一个司机。司机也老实,她便欺负他,后来她和别人私通。遇到他的时候,她已徐娘半老。不,这还不算完。她命硬,已经克死了两任丈夫,并且都给他们戴过绿帽子。而他则是一个未婚男人,因为家庭穷苦而耽搁了,自己等到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