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榜我当然是走过了的,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印象中我看到的加榜乡是在一匹大坡顶上的.周围尽是深深的峡谷和崇山峻岭.是名副其实的“两山能喊话.走路要半天”的典型山区地貌。而在每一匹大山的斜坡上,都可以看到显示出苗族先民无限智慧的层层叠加的美丽梯田,因其缘山而造.梯田狭窄细长,犹如腰带.因而得名“腰带田”。条条“腰带”从山脚缠绕到山顶。壮观景象实在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2.
从蘭州趁汽車到临夏,路上就有很多人給我介紹了东乡族自治县。他们說,东乡的山巒高而不聳,溝壑深而不險,別有風格;还說,东乡族人民勤劳、强悍、好客。最后,他们总是用贊賞的口气說:“那地方可好着哩!”在这种誘人的介紹下,我到了临夏,便决定弃車步行去东乡。途·中·瑣·記出了临夏城东門,过了大夏河,就到了东乡族自治县的河灘区。面前,是層層的大山。蘭郎公路像腰带一样在山腰間盤旋。那山,的确別有風格,既不巍峨險峻,也不挺拔俊秀。山与山之間,被一条条深溝隔开,梯田沿着深溝拾級而上,气势雄偉磅礴。这里真是山上有山,溝下有溝,难怪人們形容說:山高無尖子,溝深無底子。  相似文献   

3.
罗建军 《中国民族》2012,(10):52-55
2008年5月的一天,我国著名摄影家、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唐大柏站在湖南溆浦县山背村的一个山头,俯瞰着层层叠叠、盘旋而上的梯田,满怀激情地预言道:"花瑶梯田,既是花瑶民族的聚居地,又是天下一绝的梯田风光。可以想象,以山背为龙头的溆浦花瑶梯田,完全有可能成为继张家界之后,湖南省的又一处享誉世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也将是溆浦县走向世界的崭新起点。"  相似文献   

4.
梯田和梯田文化,是云南省红河州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及“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哈尼梯田无疑将发挥特殊的作用。为此,我们采访了从哈尼梯田的故乡走来的全国政协委员陈军。“森林、村庄、水系、梯田”是哈尼梯田能够沿续到今天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陈军委员介绍说,这4个因素的合理运行,形成了林养水、水养村、村养人、人耕田的良好的生态循环模式,是哈尼梯田得以维系至今的重要原因。“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切地感到建设…  相似文献   

5.
远方有很神奇很壮美的风光和风情,远方有很古老很浪漫的史诗与故事。那些风光一定会陶醉你,那些风情一定会“燃烧”你;那些史诗一定会震撼你,那些故事一定会打动你。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走进秘境……哈尼人把别的民族用来建造城市的精力和梦想,都用来建造梯田了 真正的奇迹只适合在几百年、一千年之后去造访。 这时候,你眼里所看到的一切都与一千年的漫长与苍茫有关;你的眼前,时间以世纪为单元飞逝。 此刻,站在红河南岸,你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情景: 整座山整座山的梯田,层层叠叠、重重迭迭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精致,恢弘,仿佛一道…  相似文献   

6.
朋友,当你来到云南省哀牢山区,你会看到云贵高原上的一种奇景! 红河两岸,层层叠叠的梯田布满千山万壑。有的梯田高达数百层,从山脚一直伸延到山顶,象一架架彩色天梯伸向天边,十分壮观。夏天,秧苗一片翠绿,如块块织毯铺满岭顶坡底;秋天,梯田里金光闪射,哀牢山被映衬得一派明亮火红。这里,就是哈尼族的家乡,她多么壮阔而秀美啊!哈尼族善开梯田,有种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去  相似文献   

7.
走进老索     
肖丽萍  菊子 《民族论坛》2004,(12):44-45
老寨,一个古朴而怀旧的寨名,我曾在脑海中无数次勾画对她的遐想。因为扶贫检查验收的缘故,终于与她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一11月23日,湖南省民委人事处一行沐浴着冬日暖阳,驱车从花垣县城取道麻栗场,绕过十几公里山路,便抵达了老寨的进村公路口。这是通往山外的唯一出路,刚则省民委扶贫工作队改建好。因为山路崎岖不平,虽然离县城只有二十公里,老寨人却有隔世之感。汽车缓缓地行驶在山路上,虽然吃力,感觉尚且平稳,据说省民委扶贫工作队施工时特意对路基做了处理,在路面上又铺上了厚厚的沙石,故少有颠簸之感。沿沙石路盘旋而上,穿过层层梯田,依…  相似文献   

8.
提起青海,許多人总把它和荒凉、落后联系起来,甚至有些人还抱着这种想法来到这里。記得1955年我第一次到青海的时候,車到乐都,那笔直的翠綠的林蔭大道,那一望无际的麦田,立刻把我們吸引住了。一位苏联專家讓司机停下,竟然象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是的,越往里走,使你吃惊的、出乎意料的事情就越多。人們会發現自己原来的想法同青海的实际真是相差太远了。应該說,青海是祖国的一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饒的地方。在它北部的祁連山終年积雪的峰巒下,是一片浩瀚的綠色的树海。这里,埋藏着丰富的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素有“中国的烏拉尔”之称。在它的两翼,将来不知要摆上多少工业基地。朋友,你一定听說过昆侖山这个名字,它巍峨峻峭,横亘在青海的中部,无数河流从山峰上奔騰而下,象一条条飄曳的綢带。地質工作者証明:整个昆侖山說得上是一条“鉄腰带”又是一条“煤腰带”。地質工作者在唐古拉山,也找到了水晶和鉄矿。被許多人用浪漫主义笔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延边象一片“绿叶”。如果翻开祖国的地图,就可看到在祖国东部的边陲上,有一片象树叶的绿地,这就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确,延边不仅地形宛似一叶,它的色泽也是一片碧绿的。当你在夏秋之交来到延边旅行时,你就会看到山绿水绿田绿地绿,一座座山庄,一个个市镇被绿荫掩映着。如果你登上长白山俯瞰,你会惊奇地看  相似文献   

10.
夏,是拍摄梯田题材的好时节,著名的云南元阳梯田太远了,与元阳梯田齐名的龙脊梯田被人称之为“世界一绝”,位于广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不远,我们几位影友端午节请了几天假,开了辆吉普车,顶着大雨直奔龙脊。盘山公路弯弯曲曲穿云破雾,吉普在云雾中狂奔,车到龙脊山,已是午夜零点,好在我们不是第一次到龙脊,在路上已用手机通知了住户,壮家大嫂阿秋夫妇已在山寨下的花桥头等候多时。上山寨还得走一段石板路,天又下着大雨,他们用背篓帮我们背器材,带来了四五个手电筒分给大家,那份热情暖人心怀。这平安壮寨不大,百余户人家,近年来这里的…  相似文献   

11.
哈尼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梯田文/黄绍文若干个世纪里生命与血汗的堆积,让哈尼族人把无数座山变成了梯田的世界。尽管地处边远不为人知,但终于有人赞叹———哈尼人的梯田,世界奇迹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梯田,似道道天梯由山脚直逼山顶,气势凌霄,搏空荡宇……这就是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2.
“怎样响应党的号召呢?”自农业生产运动在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寨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后,60多岁的扎妥就盘算着。后来,他想到寨子附近那个小荒山头,就决定把它开成梯田。有一次,扎妥和村干部李张发出去干活,把这件事提了起来。李张发一听,高兴地说:“阿叔,这太好啦!在我们这里要想增产,开梯田是个很好的办法。”“是啊!照过去那样砍树烧山、刀耕火种,一年种一年丢的办法,要想大增产就难了。”“我们寨子水源多,把山地变成梯田是有条件的,就是寨里的人有的还信心不足,只要你做出个样子来,大家就会跟着干的。阿叔,不要怕,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我怕什么!如果怕,我就不这样想了。”扎妥很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13.
若干个世纪的生命与血汗的堆积,让哈尼族人把无数座山变成了梯田的世界。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梯田,似道道天梯由山脚直逼山顶,气势凌霄,搏空荡宇……这就是世界奇迹──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主要分市在哀牢山南段红河的部分流域、藤条河流域和李仙江部分流域(台称三江流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哈尼族聚居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是梯田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上看,梯田的分布规模从元江(红河)水系向西至澜沧江水系呈逐渐递减的态势,梯田的分市区域与哈尼族的居住区域基本一致。哈尼族源于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接台…  相似文献   

14.
1961年10月,迎着西北的秋风,我第一次看到了河西走廊与戈壁滩的辽阔荒凉.那时我坐在西安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望着窗外的黄砂褐土,想起了那一首流传千古的凉州词,不禁失声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车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有旅客依着车窗沉思般地说."这可是古代充军流放的地方啊!"我的同学钟元庆望着我,开玩笑地说."那就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量植树造林,这样就可以植得柳树数千里,重引春风度玉关."我的另一位同学  相似文献   

15.
<正>35岁的畲族农民蓝友富早上6点不到就赶着自家的耕牛出了家门,昨夜的一宿大雨还没完全停住,山间云雾缭绕,大片的梯田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对于城里人来说,这是个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的日子,但对于农民,尤其是以"山哈"住在深山里的人,自称的畲族人来说,今天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中与农民息息相关的"芒种",也是他们播种希望,期待丰收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6.
梯田文化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富有创造精神的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这其中云南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的梯田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笔。云南少数民族开垦梯田的历史十分悠久。古书《蛮书》中就有记载说:“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南诏德化碑》中也记载有“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种稻历史。云南的哈尼族、白族、彝族、傣族、苗族等兄弟民族,在开垦建造梯田方面积累了十分…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吐莫公社好田格勒大队第四生产队,一提起蒙古族生产队长白音达来,社员们都亲切地说:“老白那颗心呀,早给了咱生产队啦!”白音达来同志出身在一个贫苦家庭里,一家三代都给王爷当奴隶,早年,他爷爷为了寻找一匹丢失的马驹,活活冻死在草原上。父亲顶替了爷爷,继续在草原上为王爷  相似文献   

18.
我是搞文学的,离实际工作比较远,但是这20多年来我研究的是属于一个文化史范畴的问题,是比较跨学科的,涉及的方面很宽。本来和扶贫挨不上边,但因一些机会,接触到一些扶贫的工作人员。再者,由于各种机会,全国各地走了很多,而且多是偏僻、贫困地区。一看到“退人还山”的题目,让我首先想到人和自然圈的关系。人其实是干扰了山的自然圈。而现在人退让出来让山回到自然圈生存状态,这就为我们让湘西发展旅游业及其他产业提供了一个自然条件。人们往往在遭到破坏时才发现解决破坏的办法。人们现在面临的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是能够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北京空蒙的灰与黯然,却隔世般地回想起9年前的甘南之旅。桑科草原如冷雨中的苔藓在恍若隔世的藏东一角泛着深邃之绿。曾经在那巨大的苔藓之上抓住并不上手的缰绳,牵了一匹毛色并不单纯的枣红马。当然,我不可能成为牧马的女子,虽然我试图造作成如此这般。小鸟尚未欢快上两曲,乌云就滚滚而来,低低地笼罩在苔藓之上的天界。曾经在那巨大的苔藓之上抓住并不上手的缰绳,牵了一匹毛色并不单纯的枣红马。在我记忆的深处,它像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从某一个蜿蜒的山路上踢踏而来。父亲把枣红色马儿牵到门前的杨树林中。我的记忆使这匹枣红马具备…  相似文献   

20.
在風光如画的四月,我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南糯山的南糯乡是一个僾尼人聚居的乡,也是名馳中外的“滇紅”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山势雄偉,景色迷人,滿山遍岭都是竹林和茶树,不时可以看到鸚鵡和孔雀飞翔。据說,冬天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盛开的櫻花,而在夏天也不象某些人所想象的“赤日炎炎”。跃进的歌声我到这里的时候,正逢采春茶的高潮。在那密密層層的茶山上,还没有看見采茶的人們,就听到了悠揚的歌声,此起彼落,男女呼应。支部書記特章告訴我說,今年由于成立了人民公社,人多力量大,全乡八千多亩茶地約五十多万棵茶树普遍进行了中耕施肥,加上春季雨水此往年充足,春茶普遍發得早,發得好,發得整齐。为了搶时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