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她在银幕上完美演绎了一个个蒙古民族伟大母亲的形象。养育她的草原赐予她一颗仁爱之心,她的名字也是”仁者之花”之意。是草原丰厚的文化哺育了她,让她焕发出鲜活而不枯不竭的灵感;是心灵追求自由的修行,让她的艺术创造绽放着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2.
☉履历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协会会员英国伯明翰大学戏剧系荣誉研究员英国国立电影学院毕业协会会员1976年,锡林浩特歌舞团任舞蹈演员,同年出演第一部电影《战地黄花》1978年,演出电影《乳燕飞》,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相似文献   

3.
2010年的民族题材电影延续了上一年的发展趋势,数量增多,且不乏精品。但真正在商业院线上放映的仍旧不多,多数只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放映、华语青年电影论坛、新人电影节等影展活动中放映。  相似文献   

4.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Z1):80-86
2004年后,中国电影出现了与西方少数族裔电影对话的一种电影。这种电影具备如下特征:由非国有电影机构投资,主创人员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影片的主题多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化可忧虑的生存状态,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对现代化的质疑与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情绪。更有一种在电影对白方面的自觉——坚持使用本少数民族语言。影片在美学上还有了一种视听结合的新奇:过去只在外国电影里才会使用的中文字幕,这次在看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时必须使用。此后,这些电影都被称为母语电影。  相似文献   

5.
梁黎  阿燕 《中国民族》2012,(8):24-28
索日娜,蒙古族舞蹈家,生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1975年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曾多次随团赴罗马尼亚、泰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进行演出。1991年至1992年应邀赴菲律宾进行舞蹈教学,编创了音乐舞蹈史诗《华商之歌》和大型歌舞剧《春夏秋冬》。1994年至1995年完成了个人舞蹈电视专题晚会《索日娜——舞蹈的视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  相似文献   

6.
牛颂 《中国民族》2013,(5):50-51
2013年4月16~23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隆重举行。作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个重要单元,北京民族电影展同步举行,讲述中国各个少数民族故事的电影成为影迷们一道风味独具的甜点。而在北京民族电影展中设立新文化电影专题展,这已是第二届了。随着当代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片显示出一种新的主席ChuckBoller亲切交谈摄影/胡科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薇向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劳丁先生介绍会展签约咨询  相似文献   

7.
干学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电影家,他曾创造了中国电影三个“第一”。他1950年拍摄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不仅开了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先河,而且该片在选用少数民族演员饰演本民族角色、表现少数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给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以先导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筚路蓝缕:北京民族电影展五年成大业 当五年前北京市民委主办北京民族电影展时,大概谁也没有想到民族电影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北京市民委及其属下的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工作团队顺应时势、筚路蓝缕,以一个纯事业单位的严谨和务实,使北京民族电影展从无到有,孕育成长,最终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9.
俞灵 《中国民族》2012,(Z1):108-109
对新疆电影略有关注的人,对一个名字一定会很熟悉,自1981年起,她几乎每年拍摄一部影片,使她成为改革开放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总共拍摄了16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怀柔召开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高峰论坛。来自全国的电影制作人、导演、电影研究学者济济一堂,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原内蒙电影制片厂厂长、著名演员和导演宁才在会上现身说法,向与会代表大声疾呼: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2010,(10):73-73
目前,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已成为全区著名的品牌节庆活动,通过大赛的举办,人们对挖掘蒙古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内涵的意识不断增强,民间的传统服装服饰得到传承与创新。此次在阿拉善左旗举办的服饰艺术节大赛,  相似文献   

12.
刘大先 《中国民族》2012,(Z1):57-63
本文一直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一种文献来进行考察。电影作为文献,是一种诉之于感官和体验的情感文献,它在通过影像叙事,记录与叙述特定情感的时候,也表露出书写者自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主动的当下社会文化批判和参与文化建构的欲望。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忧郁书写,真切地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的这种思考——建构一种有关特定民族文化的回忆,并以这种挽歌式的回忆表现对于片面性发展模式的不满。它们不仅通过影像改变了对于民族文化过去的陈述,同时也眺望了将来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靖江 《民族学刊》2022,13(3):92-100, 148
中国民族志电影自20世纪中叶出现之后,长期处于电影学与人类学的边缘地带,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在80年代,由于从业人数较少,且多为人类学民族学内部的学术性创作,其成果更鲜为人知。然而,若回溯中国民族志电影发展史,两代学者与电影工作者怀着抢救、记录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热诚,在80年代默默无闻地坚守他们的学术使命,使这一电影传统延续至今,留存了一批珍贵的少数民族影像史料,其新旧观念的交替、创作方法的变革、转型作品的问世、学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国际交流的开始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也正是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影视人类学”概念从海外学界的传入,中国民族志电影开始得到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庇护与引领,这也预示着一个更有学术前景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因此,对于中国民族志电影而言,1980年代是承前启后、化育新生的关键时刻,值得当代影视人类学界重新审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Z1):94-99
中国艺术家要表达文化的反思,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借助少数民族的影像呢?答案是——当旧的主导性文化在现代化精神的烛照下受到批判时,艺术家们便不自觉地从文化边缘处寻求以前被忽视的传统,为现代化的实践寻求另类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的成长与进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常深怀感恩之心,这份感情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不断被升华。做好民族工作不仅是我的本职,更是我的使命。——葛忠兴  相似文献   

16.
关凯 《中国民族》2012,(Z1):8-10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民族"最初的理解,几乎都是来自童年反复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徜徉在夜幕下的大理古城,城门角落正在放映一部令我们这些生于1960年代的人感到无比亲切的电影——《五朵金花》。大理的"三月街",大理的金花和阿鹏,都曾经是我童年熟悉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电影《花腰新娘》作为人类学"文化批评"的一个文本,将其看做现代传媒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种阐释做了分析.文章考察当地人(花腰彝)如何解读电影中关于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信息,如何表达他们对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态度,又如何围绕媒体来组织他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及经济活动.文章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传媒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宾 《中国民族》2012,(Z1):68-71
当代中国的电影生产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色彩斑斓的奇葩。它们在我国当代电影屏幕上不时展示新的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不断拓展异常丰富多彩的电影美学表现空间。从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算起,这一类电影的创作和生产已经走过了62年硕果累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研究古代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是一部文学、军事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著作,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道德层面分析其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梁黎 《中国民族》2008,(3):23-24
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如飓风横扫,使很多本土文化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消失,而少数民族文化首当其冲处于不利的处境:遗址和空寨的增加,精神和心灵的流亡与漂泊,都在无声地表述着某种逝去的民族历史与疼痛。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纽带的消失,使源自文化的焦虑感迅速在民间弥漫,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迫使人们在焦虑与痛苦、希冀与欣悦中迎接时代带给我们的转型。如何从文化失语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崛起,已成为很多有识之士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抢救文化遗产各种活动的开展,各种艺术门类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其中。电影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