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是世界上信仰佛教的国家之一。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学说和佛教教义也逐渐渗透到了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缅甸人便把它当作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和作为人生的社会取向及最高目标来追求。并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缅甸人主张人与人要和睦相处,恭谦礼让,人人遵守社会公德。这些从狭义上来讲,它已成为佛教徒的信条,但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佛教国家,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国泰民安,构建和谐社会,这些做法是必须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2.
缅甸属于英语扩展圈国家,缅甸英语是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与标准英语差异较大,是缅甸人对外表达本土文化的必要工具,其历史追溯至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英语教育受到缅甸国内高度重视,各类英语教育齐头并进。这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有重要启示,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利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英语语言帝国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猛卯三角永租地是近代中缅之间显著的领土争端。清末,英缅强租滇边猛卯三角地,以每年1000卢比的费用作为猛卯土司属地损失的赔偿。20世纪20年代,为追究中国政府在流寓滇边的缅甸王子莽哒喇·疆括"军事入侵"中的责任,英缅一度停止支付猛卯三角永租地的租金,导致20世纪20年代中英之间近10年的外交纠纷。猛卯三角地在1942年与缅甸一起沦陷于日军,1945年为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光复,当地居民曾一度成立自治公所,希望按照"大西洋宪章"进行全民公决,回归中国,但未能解除与英缅的永租关系。  相似文献   

4.
缅甸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冲突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缅甸政府和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缅甸国内的民族冲突有所缓解。但近年来,缅甸国内的民族冲突又有所加剧,在部分区域较为激烈,这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有现实的复杂原因。缅甸国内的民族冲突对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构成了多方面且较为严重的威胁,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西南方位的实施效果也将产生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5.
内战与资源的关系,是内战研究和资源诅咒理论致力于探索的重要问题。定量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往往难以达到共识,原因在于资源与内战之间呈现了复杂的内生互动关系,同时不同类型的资源对于冲突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以缅甸为个案,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毒品和内战之间的关联。缅甸内战爆发是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殖民策略与建国后有失公平的民族政策所致,是典型的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族群冲突。但几十年的内战催生了畸形的鸦片种植与海洛因经济。通过梳理和分析缅甸中央政权与地方武装的互动、冲突以及妥协,以及与其伴随的毒品经济的发端、蔓延和遏制过程,本研究分析了缅甸现代毒品经济的巨大利益网的形成,平民、地方武装、反叛组织及政府在其中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和平进程推进的阻碍。从缅甸案例可以看出,尽管冲突并不是由毒品经济利益所触发,但一旦爆发,边境山区等典型的反叛区域就极易滋生毒品经济,而毒品经济重塑了各方利益,从而为冲突解决蒙上了阴影。身处冲突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在制定政策时,要杜绝内战所引发的内生动力,平叛时既要做到必要的妥协,也要注重国家能力的全面和有效投射。  相似文献   

6.
缅甸明顿王在位期间(1853—1878年),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英国殖民者通过两次对缅战争(1824—1826年和1852年),将富饶的下缅甸变成英印政府统治下的英属缅甸,缅甸王朝偏安于上缅甸。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殖民者也向上缅甸渗透,形成了英法争夺上缅甸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明顿王一方而对内实行改革,以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对外采取了联法抗英的方针。可是这两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国向上缅甸扩张,还包涵有通过上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的企图。探讨明顿的改革与外交,对于研究近代缅甸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常人看来,女人穿裙子是不奇怪的,男人穿裙子在全世界也不算稀奇。当你看到全国上下的男女老少,不论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穿着裙子。就连总统接见外国贵宾也穿着裙子的时候,就会觉得稀奇了。原来,东南亚地区气候非常炎热,缅甸人为了凉快,特别喜欢穿裙子、穿拖鞋。男人的裙子是叫"笼基",女人的筒裙叫"特敏"。这是缅甸人出行的标准配置,无论男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开始逐步"左转",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日益突出.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的缅甸政策表现出了不同的轨迹.1962年,缅甸奈温军人政权建立后,对外继续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对内推行"缅甸式社会主义"路线.对于这两方面政策,中国也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在意识形态领域,否认其社会主义路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但在国家关系层面,积极支持奈温政权.中国这种务实的对外政策,是综合权衡意识形态与现实国家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缅甸雍籍牙王朝前期的土地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学者八莫丁昂曾经这样写道:“在缅甸史籍中对缅甸皇帝往往用华丽的词藻形容为:‘金矿、银矿、琥珀矿、宝石矿、珍珠、珊瑚、青玉、钻石等无价之宝的主人,宇宙乾坤的主宰者,六彩牙巨象之王(这是缅王的尊称。缅甸人认为象之王全身为白色,它的牙有六色。而拥有这种白象者才是最有权势的皇帝。——引者)’。所谓土地河川之主,意即:皇帝一人对水上、水下、地上、地下,一切的一切都享有绝对的所有权。所谓生命之主,意即:皇帝对所有属下臣民百姓的生命财产都享有绝对主宰权。所以缅甸封建主义制度下,国内的一切财物都为皇帝一人所有,国内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这就是说,缅王不仅垄断着全国的土地,而且垄断着全国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妙齐提碑文研究(一)——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妙齐提碑”是缅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用缅甸文镌刻的碑碣之一。它镌刻于公元111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很有研究价值的碑,它不仅对研究十二世纪初叶缅甸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至关重要,而且对研究缅甸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缅甸文字的早期形成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妙齐提碑文对汉藏语系语言对比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外有些学者曾对碑文作过研究,但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本文拟从辅音、声调系统的角度对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景颇族传统教育普遍存在于各支系的村寨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学堂、造学塾"的边地教育之风渗入景颇族地区;与此同时,西方宗教势力通过缅甸向景颇族地区渗透,教会教育以教会学校的形式出现在景颇山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创建拓展日湄、日缅合作机制,以缅甸政经变革为契机,恢复、强化对缅政治外交影响力,实施对缅大规模投资与经济合作,推进对缅民间和公共外交,启动战略与军事防务对话合作。除经济拓展和日本"缅甸帮"推动之外,日本近年来对缅政策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遏制与削弱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和缅甸的影响力、以及促使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牵制和压制中国维护东海和钓鱼岛主权的正当行动和诉求。展望未来,在中日东亚战略对峙业已形成、安倍推行"积极和平主义"新外交防务政策背景和框架下,日本对缅政策,对中国深具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受太平洋战争影响而返回中国避难的大量缅甸华侨急需返缅恢复旧业。但由于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缅甸新政府对华侨返缅设置了重重阻碍,这一群体遂大量滞留中国,散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且集中于广州、汕头、厦门、福州、昆明等地。为寻求成功返缅复员,这一群体以侨团的形式积极游走于联合国相关组织、各国政府与各地方社会之间。面对当时的国民政府,缅甸归侨所组织的社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侨"和"社会团体"的特性,也成功地显示了归侨团体在形塑近代"国家—社会"关系时的独特作用。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战后社会重建时的低效和无力在此过程中被折射无遗。  相似文献   

14.
施爱国 《国际论坛》2012,(1):1-7,79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政策是对长期以来美国孤立制裁政策的补充,其核心特点就是柔性施压与全面影响和渗透;在具体政策操作上,美国采取了全面拓展同缅甸各阶层政治接触、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注重对缅公共外交、突出对缅援助、保持与更新施压制裁等措施;目前,缅甸国内局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对缅"务实接触"政策将因应缅甸局势变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应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实施对象和实施方式单一的现状,检视充实对缅政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政策是对长期以来美国孤立制裁政策的补充,其核心特点就是柔性施压与全面影响和渗透;在具体政策操作上,美国采取了全面拓展同缅甸各阶层政治接触、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注重对缅公共外交、突出对缅援助、保持与更新施压制裁等措施;目前,缅甸国内局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对缅"务实接触"政策将因应缅甸局势变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应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实施对象和实施方式单一的现状,检视充实对缅政策。  相似文献   

16.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是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该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于缅甸境内。虽然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与中国的傣族有所不同,但还有许多方面依然很相似。而且直到今天,居住在缅甸的掸族依然还自称傣族。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缅甸实行"务实接触"外交,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同缅甸加强联系和接触,推动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援助是美国使用的重要政策性手段之一。美国一方面向缅甸提供民主援助,通过选举援助、政党援助、培育公民社会等方式直接介入缅甸的政治、社会变革;一方面提供各种专项经济援助和投资,帮助缅甸发展经济,为政治改革的继续提供动力。然而,扩大对缅援助并不意味着放弃制裁,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援助和制裁交替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将是美国影响缅甸政治走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缅甸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与历经反殖独立斗争而急剧释放出的东南亚民族主义不断冲激和碰撞.相比之下,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却比较顺利得到解决.其原因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的亲善;缅人对华侨"双重国籍"主要构成者中缅混血、二代以上侨生的接纳和认同;中国政府解决该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三世纪。当佛教传入缅甸后,由于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而广为流传,致使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充满较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影响较大,面比较广,至今还含有较多佛教内容的是文化领域。缅甸文化受佛教影响较深,而佛教渗透到缅甸文化领域之后,由于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相结合以及具有滋生、蔓延的土壤气候,所以引起深而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62-1988年奈温军政府统治缅甸期间,华人政治地位急剧衰落。华人受到民族歧视,沦为二等或三等公民,政治权利受到较大限制。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受到来自缅甸"执政官式"政体、"缅甸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政治、民族主义几个层面的冲击,从而一步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