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1,32(6):14-14
《越水悲歌——明末清初越中文人及文学研究》(李灿朝著)2011年7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明末清初越中地区文学与文化进行系统考察和宏观把握,是一部关于明末清初越中文人与文学的整体性研究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分别选取地域文化传统、政治环境、文学思潮三个视角切入,绪论之外,几十一章,三十万字。上编探寻越文化的生成环境与特征以及地域文化传统对越中文人、  相似文献   

2.
视野宏通溯源析流——评孙之梅《钱谦益与明末清初文学》裴世俊孙之梅同志近四十万字的学术著作《钱谦益与明末清初文学》最近由齐鲁书社出版,它的问世,不仅弥补了钱谦益研究的缺憾,也是90年代以来明清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收获。孙著以知人论世为原则,以钱氏文学...  相似文献   

3.
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群的流动形成了流寓文学,尤其是文人谪戍与文人官员异地为官。流寓文学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梳理明代《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宁夏志》关于流寓文学的记载,可理清明代宁夏流寓文化的类型有宗室群体、与宗室相关联的朝廷高层文化人、谪戍群体、从事管理的各类文化人群等,他们上自"朝使",下至入幕文人。《嘉靖宁夏新志》里已专门罗列了"流寓"一类,明确记载了谪戍宁夏有代表性的文化人及其谪戍的原因。流寓人群与地方文化生成关系密切:一是移民生成地域文化,二是流寓人群带来地域文化之繁荣,三是留下了延生的文化根脉,四是体现了特殊的时代性,五是流寓人群直接彰显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深层影响着地域历史与人群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4.
早自商朝开始,中国古典文化即已对韩国古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韩国古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文学源头——《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经》开始传入韩国,韩国文人从此对《诗经》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并以此为模式创作本国诗歌。受《诗经》的影响,韩国古代诗歌也沿袭了《诗经》的创作风格,在形式、内容及诗言志等方面与《诗经》有许多相似之处。韩国古代诗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丰富了韩国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悲怨、孤愤,熔铸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人文学母 题,探讨悲怨文学,实际上也就是在以一个特 定角度探讨文人心态史的流程。可以说,以此为题,是知难而上的,题中自有之义就是把一 些具体的文学母题的探讨,上升到文人惯常心态,以及这种心态的历史特点、及其与文化互 动关系的范畴,从而直逼文人心态的文化特征。徐子方《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 透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是在中西方文化思潮异同的广阔视野上,进行这一论述 的,因而融汇了众多具体的文学母题,又不尚空谈。该书凡五章,首章概述;次论情、怨愁之情、生命与阻…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六朝文学文化意蕴的不断发掘,有关六朝文学的论著不断问世。程章灿博士所著的《世族与六朝文学》(以下简称为“程著”)即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全书凡十章,分属上篇(总论)、中篇(分论——家庭论)、下篇(分论——作家作品论),附录三篇专论。其主要特点如下。一、以世家大族为透视点,重新考察六朝文学题材及文学批评六朝世族作为人才密集的特殊群体,对中古政治和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程著从世族伦理观念入手,考察六朝文学题材中咏颂亲情、追远述先、缅怀传统、训诲诫诰等方面的创作内容,凸显世族伦理浸染六朝文人创…  相似文献   

7.
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 ,造就了北京独特的城市“精神品质”和历史文化环境与《骆驼草》文人内心世界的契合 ,其特殊的文化生态特点对周作人、废名等人的文化选择的影响即文化生态环境的能动作用来解读《骆驼草》周刊的生长和消亡 ,前期京派文人的思想风貌、文学主张 ,及其对后来京派文学发展的作用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8.
慕陶 《天府新论》1996,(2):96-96,F003
山野隐逸的人生百味──简评《归去来兮》慕陶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必然涉及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从文化大背景下审视文人,以文史哲兼容的眼光观照文人的从政态度与心路历程,不仅会拓展研究视野,也必然导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张立伟先生近著《归去来兮》(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9.
本刊作者     
黎跃进 1957年生。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东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东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参编参著专业辞书、教材和著作30余种。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当代中外文学名著导论——一种比较文化的透视》、《外国文学新论》、《外国文学争鸣评述》、《东方文学史论》、《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简明东方文学史》、《湖南20世纪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超越》、《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  相似文献   

10.
冯莉 《北方论丛》2016,(6):55-58
组诗《怀感诗》是徐增诗歌创作的典范,既表达徐增对平生所交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勾勒出明末清初之际,江南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生活,其中部分内容可以弥补史料记载缺失的不足。而《怀感诗》以组诗形式出现在清初文坛,既是诗歌自身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亦与此时期文人情感内涵的复杂丰富性、徐增本人的性情及人生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1.
谭梅 《江汉论坛》2014,(6):80-82
正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性别的维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有关文学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当代学界一个广受瞩目的问题。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常彬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康正果的《女权主义与文学》、乔以钢的《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王绯的《空前之迹》等等学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6):85-89
南唐刘崇远的《金华子杂编》,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晚唐五代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文学风尚等都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一是记载了帝王、藩镇、官宦的言行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客观反映了晚唐五代社会现实,有政治资料价值。二是记载了晚唐五代文人轶事及文学活动,有助于研究作家作品及创作情况,有文学资料价值。三是记载了唐代科场轶事、士族风尚、民间娱乐等内容,有社会风俗和文化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在十六世纪末问世,至今已有三百八、九十年。在三、四个世纪里,它一直引发着人们的强烈研究兴趣。仅明末,已知有三十二位作家文人与此书写定、抄传、刊刻、批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并有有关资料传世(包括新发现的)。明末清初有《金瓶梅》序跋  相似文献   

14.
《西昆酬唱集》是适应宋初崇文环境所生成的一部唱和诗集,它不仅是北宋崇文环境下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北宋文人集体理性精神觉醒的开端。不论是从文化转型的角度,还是文学变革的层面,《西昆酬唱集》无疑是推动北宋文人化进程,以及宋型文化与文学范式确立的经典范本。对《西昆酬唱集》文本生成背景与意义的探讨,是深入把握文本与历史、文化之间多维关系的基本前提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越绝书》作为越地越人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以宝贵的文本载体形式,记录了大转折时代——春秋之于越的历史。对于《越绝书》,从作者、版本、内容等,前贤近哲多有研究,成绩斐然。笔者关注的是《越绝书》所透露出的文化整合意识。认为,作为一部最早的地方区域史著,《越绝书》既有彰显越国文化精神的一面,也有吸收、认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的一面,其间透射着以主流文化价值观整合越地思想文化的认识与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8):25-32
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的艾朗诺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宋代文学研究权威,他的研究博涉宋代文学、美学和文人文化的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欧阳修与宋代文化研究最具特色。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及其带动起的作为美学存在的植物种植之学的深度精研,其间对于宋代植物花卉谱录文化兴起的考察,对文化传统制约力造成谱录中自相矛盾的论证模式的观照,成为其宋代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闪光点,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之一的《儒门事亲》是研究金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但中医学与文学知识体系的相互关联及著述者深厚的文学根基使其内涵和表述饱含鲜明的文学倾向。而该书的刊刻、流传同样离不开诸多文人的参与,这些问题的梳理反映出《儒门事亲》与文学无法截然分割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明初越派文人对台阁体文学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台阁体作家继承了越派文人文以载道和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专注于发挥诗文歌功颂德的功能,创作了大量应制颂圣之作;越派文人文法韩欧、师崇盛唐的复古观念影响到台阁体雍容纡徐、平易正大的文风的形成;越派文人坚持台阁与山林并举,后期则偏爱台阁诗文的文学倾向,为台阁体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纲领和创作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一百四十余年间,文人自创小说虽有长足发展,但此后的研究者却少有问津,遂使文学史和小说史上出现了一段空白。成此局面,原因虽多,但资料匮乏,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本着中央关于整理古籍的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的有关同志,对大连图书馆所藏明末清初小说进行了校点、研究,并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一套《明末清初小说选刊》,铺石筑路,以供登攀。为开疆拓土,填补空白,促进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本刊特辟“明末清初小说研究”专栏。本期所载两篇文章便为此开端。其中刁云展、张发颖二同志的评介文章,仅是其所撰《明末清初小说简论》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自明成祖设立天津卫以来,天津的古典文学就开始萌发并发展起来。有清一代,天津古典文学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诗词,是天津文坛的主流。至民国、典诗词的发展势头稍歇,不再是天津文坛的主流文学,这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天津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直接关系。虽如此,民围文坛仍涌现出诸多诗词作品集,诸如《水香洲酬唱集》、《城南诗社集》、《癸西展重阳水西庄酬唱集》等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文学发展的复杂性,一方面也说明了古典诗词之于天津文人的精神感召力。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力使得天津文人的旧体诗词创作一直延续到建圈后,并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