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空经济”泛指航空港所在地的区域经济,以航空运输作为物流和客流基础,促使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等要素在机场周围聚集。 “临空经济”的出现,使经济空间布局发生新的变化,这是国土开发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2.
作为航空客货运输的集散地,临空经济区具有发展流量经济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5年我国客货吞吐量排名前30名机场中的18个机场的相关数据.根据修正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临空经济区流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航空客流量和货流量对临空经济区的流量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机场与腹地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是流量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但其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对航空经济与临空经济进行了辨析,初步勾勒航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和临空产业体系,通过辨析得出航空经济是航空核心产业、直接关联产业,是临空经济的主要产业,临空经济包含航空经济;航空经济有圈层结构、点状分布等空间结构,临空经济是圈层结构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空经济日益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也承担起长春城市发展的重任。本文以长春发展临空经济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长春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为长春发展临空经济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红彩 《经营管理者》2014,(13):168-169
本文对临空经济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对临空产业发展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梳理,在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上知名航城临空产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几点重要启示和结论,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交通运输方式,临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临空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利用郑州空港数据及其区域发展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并对郑州发展临空经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12-13
正临空经济区要抵制住诱惑、对产业有所选择,真正把这个区域作为高端开放性的经济区域来打造。无论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需要一个支点撬动经济发展。临空经济能否成为撬动中国经济升级的杠杆,被学界寄予了厚重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起飞——河南临空经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涛  文韬  高歌 《决策探索》2007,(23):14-22
前言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著名管理学家、临空经济学教授卡萨达说,21世纪,机场将会驱动就业,驱动城市的发展,就好像高速铁路在20世纪、公路在19世纪和海港在18世纪的作用一样.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航空的世纪.  相似文献   

9.
正主编:连玉明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9月22日,中国首部临空经济蓝皮书在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会正式发布。该书基于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重大问题,以临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梳理了国际枢纽机场与绿色机场建设的主要模式,总结了上海、"珠三角"、郑州、武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西及南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和我国西南边贸的蓬勃发展,南宁空港的地理优势日益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南宁空港经济区带来的发展优势,结合空港区域土地利用情况,提出临空经济区土地的远景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四川是一个西部大省,属于不发达地区,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四川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四川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源。四川在中心城市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整个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雪梅 《决策探索》2014,(10):21-22
机场作为21世纪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以机场为载体,利用机场的全球通达性、地域吸引力、临空产业辐射力、空港社会创新力、多元文化融合力、区域国际影响力,不断地吸引着众多与航空业相关行业在其周围及交通走廊地带集聚,从而形成一种新型城市模式——航空大都市,这也是全球城市化的未来。建设郑州现代航空大都市就是以机场为载体的航空经济为主导,"所有的产业和功能都围着机场枢纽这一核心来布局,无论是南部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北部的城市综合性服务区,还是东部的临港型商展交易区",紧扣智能、低碳、绿色、环保主题,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协调完善的基础上,"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发展城市,形成宜产宜居、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正2014.06.21-2014.06.30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www.ccgov.net.cn21日星期六《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竞争力评估体系——贵阳指数》研究启动旨在研究国内各城市临空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国内国际临空产业资源有效集聚22日星期日我省首次举办科技助推苏北产业发展对接活动——360多个项目有"求"有"应"23日星期一工信部大力支持,我市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获重要进展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登鹭  相似文献   

14.
王晓雅 《决策探索》2013,(23):12-16
飞向蓝天意味着速度、开放、突破。继海运、河运、铁路、公路运输之后被喻为“第五冲击波”的航空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是全球化时代催生的新型发展模式。它依托机场优势以及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重塑着世界经济的版图——当前,世界40%的货物出口和25%的企业销售依赖空运,航空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足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航空及相关产业1元钱的投入,能带来8元钱的产出,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3,(15):12-13
从3月24日世界500强高层论坛到4月3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再到4月6日的博鳌论坛,不到两周时间、在三大平台上,河南省政府全力为3月7日获批的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造势。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临空经济已成为世界竞相发展的主流模式,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获批将为中原经济区腾飞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批准的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270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75%;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300万人次,增长12.7%;货邮吞吐量超过25万吨,同比增长69.5%,在全国主要机场中增速继续保持第一,总量由2012年的第15位跃居为第12位。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不仅能促进郑州市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其扩散效应还可以辐射到中部其他省份,实现区域整体发展,保证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发展空间、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增强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咨询与决策》2013,(11):48-50
近年来,孝感市、武汉市黄陂区和东西湖区充分发挥天河机场这一独特的资源禀赋,分别建立了各自的临空经济区。今年5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7月,省政府成立了汉孝临空经济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产业经济的变革,产业经济的 调整直接对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角度探讨其与人力培训的关系及具体的改进措施。认为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前瞻性调整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同时根据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是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聚区持久发展的核心,不少集聚区采用外源型发展模式,但对于促进产业集聚内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合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总结出其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三个步骤方法,即"引入龙头企业,发挥其外源型产业集聚的龙头效应"、"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提高基础配套保障功能,培养根植型产业"等,为其它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