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中国的诗歌发生了骤变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这显然和这一时期艺术思维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有关。这个新变化涉及许多方面而且相当深刻。本文仅就“今体诗”中抒情诗的构思作一些探讨。中国古代的批评家如严羽、金圣叹等人,在“评”、“批”唐诗时,常用一些佛学词语,尤其是禅学的词语。禅宗对唐诗艺术思维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读唐诗,我们觉得它的“思”与禅宗之“静虑”、“顿悟”等如出一辙。“顿悟”是禅学里的一个术语,意即“立即(顿时)觉悟”;而“刹那”(梵语音译词)则是一个极其短暂的时间单位。因此“顿悟刹那”意即“顷刻(之间便)觉悟”、“瞬时(之中已)猛省”。  相似文献   

2.
“新写实”派还是“细节写真”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论“新写实”小说的越来越多,而且把这一批小说称之为“新写实”似乎也已成定论。不过,细究起来,这个定论实在是很成问题的。对这一批小说家和他们的小说,如刘恒、池莉、叶兆言、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等,注意到他们的写实倾向并从理论上首先归纳为“回归”现实主义,我以为是从池莉的《烦恼人生》出来后开始的。后来这一类小说多起来,雷达的“回归”说不再被多数人所认同,遂有新写实的说法了。不过,有人对新写实小说的渊源推到了王安忆的《小鲍庄》,可见,新写实小说的说法其实和回归现实主义无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梁怪韬 《源流》2020,(2):16-17
湖北武汉,长江沿岸“江城”。己亥年末发生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令这座拥有“九省通衢”之称、身居水陆空交通要冲的华中大城,阴霾笼罩。广东广州,珠江之滨“羊城”。包容与关爱的城市性格,让这座“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总在兄弟城市危难之时施以援手。深入抗疫一线救治患者,协助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相似文献   

4.
孔老二为了实现“克己复礼”的迷梦,曾带着人马装着满车礼物,东奔西窜,到处卖身投靠“行道”的新主子。孟轲总结孔老二的这条反革命经验时说:“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后来,这个孔家店里的二老板将这一卖身求荣之术发展为投降卖国之术。一次,滕国国君问他,如果滕国这个小国遭到大国的欺侮,该怎么办?孟轲回答说:“那就拿皮裘和丝绸,又拿好狗与名马、珍珠宝玉去孝敬人家可也。如果人家还没有停止侵犯,就干脆把国土奉送出去。”要把一国之疆土都作质“载”出去,这个国卖得够彻底的了。可见,“出疆载质”者,卖身投靠、投降卖国之谓也!  相似文献   

5.
继2003年6月,审计署首次全文公布审计报告,点了中央4个部委的名,曝光了一批大案之后,今年6月审计署又如法“炮制”,将被媒体称之为有史以来措词最为严厉的审计报告再次公之于世,审计长李金华再度成为公众人物。在“审计清单”震动全国之初,“铁面”审计长李金华就以“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这一通俗而形象的比喻演绎审计的性质和职能,这也显示出审计长对审计事业的一片决心和忠诚。毋须赘言,审计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如果遮遮掩掩,得过且过,弄虚作假“放一马”,就失去了审计的意义和初衷,这也是一种渎职乃…  相似文献   

6.
释“尤”     
通过考释“尤”字的甲骨文形体 ,笔者认为“尤”字“从又”(“又”即手状 ) ,并在“又”字上方的手指处加一短横划。“尤”字中的短横划为指事符号 ,“尤”字属于指事字。“尤”字的字形义指手指上有肉瘤。“尤”的本义为手指上的黑色肉瘤 ,为名词 ,“”为“尤”字的增形孳乳字。“无尤”一词在卜辞和先秦典籍里均用如“无灾异”、“无不利”之义。  相似文献   

7.
谈“所”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里,“所”是使用频率颇高,语法功能丰富、词性相当复杂的一个语言单体。对它,语言学者一般有如下的认识。一、做语素,如“派出所”、“招待所”,“处所”等词里边的“所”。这个“所”在特殊条件之下可以做名词使用,如前二例都可简称为“所”,又“楼堂管所”中的“所”也应视为名词。二、做量词,如“一所中学’中的“所”,对以上这两类“所”、各家似无大异议,本文也不拟讨论。  相似文献   

8.
游国恩先生在他所著的《楚辞论文集》里,提出“离骚”就是“劳商”,是楚国故有的歌曲名。近年出版的《离骚纂义》又进一步阐明这一看法。他说:“劳商”与“离骚”本双声字,古音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疑“劳商”即“离骚”之转音,一事而异名耳。盖《楚辞》篇名,多以古乐歌为之,如《九歌》《九辩》之类。则《离骚》或亦楚人固有乐曲,如郢中之有《阳阿》《薤露》《阳春》《白雪》,后世乐府之有《齐讴》《吴趋》之类。作《大招》者去屈子之世渐远,声音渐变,王逸不知《劳商》即《离骚》,亦即楚之古曲,故以为别一曲名,其实一也。  相似文献   

9.
周燕 《社区》2004,(5):40-42
那是1928年的中秋节,在上海四马路的一家川菜馆里摆着一桌极为普通的酒菜,看上去是几个挚友亲朋在一起饮酒赏月,实际上是李立三、李维汉、邓小平、陈赓等几位党中央领导同志在为熊瑾玎和朱端绶这对假夫妻“正婚”。从那时起,“熊老板”和“老板娘”的称呼就在党内外叫开了。周恩来当“月老”,“假戏”而成“真做”熊瑾玎是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他在长沙当小学国语教员时,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思想进步的读书人,后来又加入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创建的新民学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与老师徐特立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熊…  相似文献   

10.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的“大化流行”之“道”的总纲。但是为什么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又会半途杀出一个“八卦成列”、“因而重之”?“三五错综”又是从何而来?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一”、“二”与《易》的文本中其他各数的关教本文透过对“一”、“二”、“神”、“几”乃至“三”“五”“六”“七”“九”“十”和“四”、“八”等概念与数的分析,提出在“一分为二”、“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条通天大“道”的另一面,还应有一个“一化为几”,或谓之“三五错综之谓道”。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二分校,一提起“小鬼当家”,所有的老师都会自豪地道出其中缘由,“这是指我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很多公司里他们都挑起了大梁!”而最近,“小鬼当家”在南湖又有了新含义:一些“小鬼”们走上了创业之路,成了名副其实的“当家人”,高峰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启蒙”或者说“新启蒙”,多年来一直是霸权话语中的时髦话题,近些年虽然已经受到一点质疑,但在社会话语中依然未动摇其霸权地位,依然有必要予以一辨。“启蒙”云云是资产阶级崛起时的反封建口号,重提启蒙的目的自然也是“反封建”了。“新启蒙”至今,也已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封建”反得如何呢?是否可以正视正视,也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检验呢?说到这里就遇到了中国“精英”所怯于面对的难题:过去对封建主义不批或忽视了批判,近些年重视了,使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按理说封建主义应该越批越少,怎么反倒越批越多了呢?为什么许多建国…  相似文献   

13.
一“今”字,一般的辞书,如《新华学典》、《辞海》,都仅释其为“现在”之意。其实,在古代汉语里,尤其在先秦诸子散文里,“今”却常常作假设连词用,其功能大抵与“如果”相当。(在古代汉语里,  相似文献   

14.
专业与专业之间有些是互通的,学了这门专业并不说只能为这门行业服务,而其他就不能做其实不,只要你在此门专业真正学到了一种能力,你就不怕在别的专业里没有你发挥的余地,如本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她是台湾一家资深广告公司的总裁,并有27年的历史,现又任上海新天地“百草传奇”餐饮有限公司的总裁,无论是厂告还是餐饮,她都非常的成功。原因何在?经笔者“调查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能力素质的转化使得她获胜:在广告设计中她融进经营理念,而在经营餐饮中又渗入一个广告设计师特有的眼光,这两种素质的交融与发挥使王女士在看似不相同的广告和餐饮两个天地里都获得了成功她成功得很萧洒。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曹刿论战》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将鼓之。”意思是:鲁在公将要击鼓进攻敌人。对句中“鼓之”的解释,其说不一。对“鼓”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动词。刘宋川在《古代诗文详解》中说:“鼓,在上古兼作名词和动词,作动词,意思是‘击鼓(进攻)’。”二是活用词。这又有两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刘岳松等在《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中说:“鼓,击鼓,名词用如动词。”②动词的为动用法。黄岳洲在《文言难句例释》中说:“‘鼓’不妨看成动词增加为动用法,‘鼓’是‘为之鼓’,因为战争而鸣鼓。”鼓,…  相似文献   

16.
管平 《华人时刊》2006,(10):50-52
一个美丽的传说被称为蓝印花布之乡的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侧,“江淮之委,东海之滨”,和上海隔江相望,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崇川福地。这地方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通还是一片海滩,人们靠打鱼为生,用麻绳结网,日子过得很艰辛。有一天,天宫为王母娘娘做寿,在瑶池里摆筵席,请来了八方神仙。王母娘娘亲自带领众仙女去花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前以“木瓜之役”首起端,十年后又以“浙一师风潮”赢得了五四运动在浙江深入发展的高潮。先锋与本体之间的冲突弥漫于新知识界尤其是“浙一师”内部,这一特征从“木瓜之役”到“浙一师风潮”中逐渐清晰。新型媒介的出现与成长、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嬗变与转型、新知识界主体人格的培养与转变以及新式社团与舆论的“制造”、传播是其诱因。“木瓜之役”只是对“廉耻教育”进行了嘲讽,尚未出现新话语。“浙一师风潮”通过新型媒介承载的新话语形成日渐宏大的新信息源,开阔了人们眼界,也孕育着浙江本地乃至全国的政治气候。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作为宋词艺术风格的“本色”论自苏轼的词在宋代词坛上别树一帜之后,“本色”论开始热闹地进入文学批评的领域。最有影响的是陈师道对苏词的评论:“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也谓东坡等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这两段话,大家都很熟悉。研究者也大致据此认为“本色”论为文体风格的问题,而苏词的要非本色,就因其乃“诗之新体”,不合音律。刘永济先生的观点可代表这一派意见,他肯定了陈后山批评苏词的“要非本色”,并为之说明理由:“按词以婉约为正宗,其理由实因婉约派词家如美成、  相似文献   

19.
欲明公羊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品性和思想建构,不可不明其“《春秋》新王”说。“《春秋》新王”说既是公羊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又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统摄性的地位:它不仅直接指向着作为王道新表现的“《春秋》之道”,且惟有以“《春秋》新王”说为核心,公羊学其他诸说(如“三世”说、“大一统”说、“通三统”说、“异内外”说等)才得以凝聚成为一个体系完备、结构井然的理论整体。同时,“《春秋》新王”说与“王鲁”说既内涵有别,又关系密切。惟有将此二说统合观之,并借助“王鲁”说,“《春秋》之道”才不会流于玄虚空言,从而为世人展示了一条天下如何由乱到治、王化如何泽被万物的切实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沧浪之水》讲述的是一个“组织部又来了个年轻人”的故事,是对这一主题的续写和改编,也是对“年轻人”和“人”的又一次重新想象。同时,《沧浪之水》是在“新写实”之后现实主义创作的又一次尝试,它在再一次充分地释放现实主义能量的同时,也同样受到了这一写作方式的限制。这一限制既体现在小说的创作当中,也体现在批评家的批评文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