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孕育期、独立期、完善期以及深化发展的新时代四个阶段。从学科性质出发分析民族教育学对教育学的影响,发现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至少在学科知识的创生、学科体系的完善、研究方法的丰富以及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四个方面对教育学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发展,增强民族自信、教育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国际上对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差异与机会均等、多民族国家中主流民族与少数民族、国家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关系的讨论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 ,人们对教育与社会弱势群体倍加关注 ,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人类学也随之成为社会与学术界瞩目的重要学术研究领域。教育人类学是由教育学和人类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中国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 ,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 ,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但发展非常迅速。为深入开展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 ,2 0 0 1…  相似文献   

3.
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一门揭示教育的一般原理在具体民族环境中应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实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来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民族教育学“跨学科”的综合属性,对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给予方法论层面的思考.首先从本体论层面厘清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区别,把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跨学科”方法体系命名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进而从认识论层面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极对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两个着力点”,进一步从价值论层面突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方式,剖析了民族教育“客体主体化”现象对田野研究方式的投射,最后通过辨析“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别,论证了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不仅规避了“方法中心倾向”的局限,而且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民族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囊括了民族教育的政策、学科性质、实施成效等等,成果颇为丰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很多难以运用到民族教育的实践中去。因此民族教育要发展,还得回归到学科的根源上,对民族教育的基础学科民族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进行理论、方法、研究领域等进行有机整合,在教育学大的框架上,运用民族学知识指导民族教育的开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实施具体的教育教学,从而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一民族教育发生学是研究人类共同体——原始民族史前教育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结构与功能以及产生、演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边缘性学科。我们把原始民族史前教育简称为前民族教育或前教育。民族教育发生学也就是研究前民族教育发生、演变、发展的科学。它是一种中间科学,即在民族学和教育学之间建立、并把二者联结起来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民族教育六十余年的文献来看,不同时期的民族教育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特征。其中,从经验描述式的实证研究到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的历程凸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民族教育的文献井喷式出现,主要出现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实践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视和自下而上的反馈。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从我国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这样四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1949-1979年的奠基阶段、1980-199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的初步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的民族性格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教育学从整体上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课程观、师生关系模式、教育方法、研究主题、研究风格和演变历程,而不像科学理论那样具有并追求着一个统一的样式。本文通过对教育传统的探讨,深入揭示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提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下教育学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的观点。一、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与教育学的民族性格的概念对于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教育学,我们很难在一般意义上说谁比谁更“科学”,更符合或反映了教育的“规律”。我们只能说,它们各自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内,形成和发展了不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民族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并没有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发展进入独立的学科阶段.十几年来,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扩大和深入,先后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国民族学院论>、<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类学透视>等理论研究专著.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为民族高等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辉 《民族研究》2006,(5):97-99
中国帝王以自己的生辰为节日,大约自唐开始。宋人王明清云:“《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乐,休假三日。诏从之。’诞日建节盖肇于此。”①此说盖不谬也。而各国之间互派生辰信使,五代始有之。②延至宋、金、夏鼎立时期,宋、金,金、夏,金、高丽都互派使臣祝贺对方国主生日,此制度日益完备。一般说来,帝王生辰与诞节是一致的。然笔者在考察宋金交聘制度时,发现《金史》本纪中所载金帝生辰与诸国人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