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文化教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现行文化教学存在文化失衡现象,表现为:(1)目标语文化即英美文化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常常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2)学习者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英美文化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目标语(英语)表达失当造成的。文章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中国英语有关理论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所通过并有72位境内外著名华人学者签名的<甲申文化宣言>,"向海内外同胞,向国际社会表达"他们的"文化主张",无疑是本世纪初页我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对如此郑重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宣言,已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并见仁见智地在媒体进行讨论.本文认为<宣言>有拒斥先进文化的倾向,因而不利于中华民族争取民主、公平、人权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在融入全球化中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以东华理工大学的30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他们用英语成功地描述和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与话题的能力,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为学生在实际的对外传播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是美国新经济政策之后的重要时期。它是一个多元化、新保守主义时期。七十年代的美国为少数民族作家提供了写他们本民族文化的机会。同时,少数民族作家也表达了他们所受到的种族歧视的亲身经历。M·H·金斯顿在她的小说《女斗士》中表达了她的中国文化背景及美国的生活经历。由此而渴望寻找到适合并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测试对昆明理工大学学生中国文化词语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并和西方文化词汇表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中国文化词语的英语表达,用英语表达西方文化的能力高于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其中,英语专业学生能力胜过非英语专业学生。另外,较男生而言,女生更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词语。  相似文献   

6.
任侠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任侠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武侠文学,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判断力,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7.
在文本世界中,鲁迅笔下的女性是丑的,是奴隶.而在沈从文等"京派"小说家的笔下却是美的,是女神.他们的文化想象和文化表达截然不同,前者决绝地反对传统文化,而后者顽固地捍卫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 40年代,一批学者型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活跃于中国的文化舞台,他们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研究和评析,他们的努力和探索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9.
"杀熟"不是自50年代开始的。在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多次抨击,而以五四运动和十年浩劫为最严厉,前者的批判是合于时代要求的,而后者的运动是民族大劫难。1935年是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西化各种观念争相讨论的一年。本位文化论者、西化论者和其他参加争论的学者各自阐明自家的观点,而忽视了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关心国事,都在寻觅救国、建国之路,都或多或少地承认中国文化传统的作用,只是各有自己的理想途径。二十世纪"孔子"的胡适,主张"充分的世界化"(全盘西化的另一种表达),在对待中国文化传统方面是非常激进的,可是他在个人的行为上又多方面地遵循中国传统礼法和习俗。热衷西化而又保持传统文化,真是耐人寻味。胡适倡言的"充分世界化",似是预言,在今日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环境中,值得再加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中文外宣文本中通常运用大量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然而,中国文化负载词在词义上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词,在表达上也是各有千秋。应该采取灵活的翻译手段,适当地调整原文,改善译文的质量,准确地传递原文的信息。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原则是保留原文信息、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以及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有音译加注、直译加注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当代中国平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高涨,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平民文化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文化是由平民创造或为他们创造的、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它具有真实、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色彩,关注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必将取代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但目前,平民文化还需注意处理好文化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校是居于农村社会的专门教育机构,传承农村文化是农村学校德育素有的责任。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也迅速地向农村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学生文化自信的降低。帮助农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培养他们具有文化包容和文化批判精神、积极吸纳城市文化精髓是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双重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向度上讲,弱势群体是具有特定亚文化意识,与主流文化意识之间易产生心理拒斥、隔绝等现象,在主流社会中经常性处于意识失语或意识表达纷乱境况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该群体亚文化意识与社会主流规范体系的疏离,也是由于该群体利益表达能力的孱弱性、利益诉求话语权的缺失、利益表达渠道的非常态性等所致的意识表达失语.为此,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改造其贫困亚文化,促其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效对接;同时要强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提高他们的意识表达能力和意识表达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最活跃、最能直接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的语言单位。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随着全球化文化融合大背景的形成,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限度正在不断提高。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合理异化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同时译者也应尊重译语的言语习惯、表达特点,便于读者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果,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抗战期间多有旧体诗创作,当初很少公开发表。他们之间的相互唱酬不只是因为共同的文学兴趣,感情交流与相互慰藉或是更重要的因素,注重的是友情、修养与趣味。这些作品不纯然是文学问题的反映,更多地牵涉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折射出大时代的精神氛围以及读书人的悲欢离合。几位教授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之所以都选择旧体诗,既确认其文化身份,让作者得以思接千古;又可以借助韵语,表达某些幽微的思绪以及不合时宜的感觉,指向的是个人修养、历史意识与文化情怀。这些"有情"且"鲜活"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在战火中的遭遇与思考、困惑与怨怼,以及压在著述背后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浓缩表现形式,其对外传播有效地塑造了我国革命文化的形象。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文化以表达中国革命史事件和抒情主体的精神为内容,并藉由“山”“水”主题及延伸的革命文化负载项得以表达。西方英译单行本的叙述和译文互相诠释,直观地对毛泽东革命地图及个人形象进行整体性构建;以“官方定本”为代表的中国译本中的诗词译文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我国对“官方定本”中译文的数度修改有效凸显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英语教学中的本族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兼容并举。目前,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本族语文化教学普遍受到忽视,所以,提出加强本族语文化教学这一话题,对改善目前英语文化教学片面化的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加强本族语文化教学缘于本族语文化——中国文化自身的世界性特点;英语的“国际语言”特征;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族语文化教学主要是介绍本族语文化,并将其与目标语文化进行比较,同时教授学生本族语文化事象的英语表达,以便在交流中做到准确无误。要有效地做到这些,需要编写涵盖双语文化的英语教材;提高英语教师的双语文化水平;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本族语;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  相似文献   

18.
田慧 《华人时刊》2012,(4):8-11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逐渐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日韩等地的"潮流"则成为不少青少年追逐的目标。然而就在近几年,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穿古服、读古籍、听戏剧、过民俗节……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传统文化知识并不丰厚,但却表现出一种捍卫传统文化的坚定心态。这是一批被称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终于让世人看到,传统文化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复活后的绚烂。  相似文献   

19.
"山寨"文化很富有当今中国特色,它是指普通民众依托互联网参与话语权的博弈并对传统、权威和精英文化进行模仿、嘲弄、挑战和颠覆的一种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迅速分化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的阶层、利益群体必然有不同的文化诉求,公开的话语与私下的话语之间有了分离。对普通民众来说,公共话语已经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找到自己的表达渠道,互联网提供了最合适的平台,"山寨"文化也因此应运而生。本文拟探讨我国"山寨"文化形成的深层利益原因,以及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韩国语学习者存在中国文化缺失和中国文化认同意识淡薄的现象,将高校韩国语教学和培养学习者中国文化认同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探索以韩国语语言文化教学为例的中国文化认同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韩国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韩国语的称呼语和指称语、敬语法、俗语、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韩国语四字成语等语言文化内容为基础进行对比教学,可以培养出学生对中国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服饰及饮食文化、中国“红色文化”和中国元素、中国语言文字及词源说等的认同感,以便于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