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减轻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的财政压力,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企业年金。由于企业年金制度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容易导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必须完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规范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和完善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财务报表体系;建立企业年金各运营主体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强化企业年金财务信息监管机制;健全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激发相关主体披露企业年金财务信息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年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研究它们关于企业年金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运作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给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企业年金信托可能的受托人,其行为贯穿企业年金信托运作的全过程,为信托目的的实现发挥关键性作用。我国立法对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相关制度已有所规定,但这些规定却易引发实践操作的困境。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年金信托关系各主体身份重叠将产生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在法律地位上,年金理事会非法人团体与自然人地位之争更是加大法律适用的难度。相较于企业年金理事会在年金信托关系中的核心地位,粗略的立法规定及易发的实践困境都对年金理事会制度设计的完善性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年金的规模偏小、运行流程还不够健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企业年金将会高速增长并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对国外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比较,探讨了企业年金发展的国际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外企业年金从直接投资于房地产转变为大量通过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间接投资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原因是监管政策的变化和证券产品的创新。当前中国企业年金投资于信托公司管理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已相对成熟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和年金同样采取了信托制度的原理,有利于投资者风险回避和投资保值增值,当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基金无论在产品收益、安全、流通还是信息披露、品种设计、产品容量,都是企业年金资产匹配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经历了从单一支柱向多支柱的发展过程,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年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等各不相同,各国的企业年金制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较为规范、成熟的运作模式,对我国企业年金制的发展和完善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年金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年金在国外的发展相当普及,已经成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发展企业年金作为养老第二支柱,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减轻政府养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年金与国外企业年金在发展动因、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必要加以比较,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伟  汤剑 《兰州学刊》2006,51(10):138-141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借鉴国外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防范道德风险的成功经验,认为设置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让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承担一部分收益风险、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完备的信息披露与报告制度和充分发挥企业年金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防范道德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娜  王晓军 《兰州学刊》2007,(12):60-61
企业年金根据基金积累与养老金给付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给付确定型模式和缴费确定型模式.文章在国际企业年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环境,分析了两种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我国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及其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产品,从国际上看,基础设施经营体制一般有五种基本形式。一国的发展模式和市场化的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努力程度、企业效率高低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投融资模式之间的演进也呈现出由传统的政府投资、政府运营(A模式)向投融资主体和经营运作市场化(D模式)转变过程及常见的途径。一国采取何种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则要基于特定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我国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借鉴外国发达国家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年金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路锦非 《兰州学刊》2009,(5):108-11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中存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参与主体多、委托代理链条长,使得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委托代理风险。文章通过构建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有效甄别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分别对这两种委托代理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得出各自模型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结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引导代理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行动,达到双赢目的;代理人必须与委托人风险共担,采取有奖励有惩罚的分成比率收益方式,而不能仅提供固定的管理费。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企业年金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泽  王令娇 《理论界》2006,(8):250-251
“企业年金”对于各个企业的养老保险工作十分重要。它对于企业增强凝聚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以及发展资本市场都有积极作用。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建立健全年金的基金运作和管理制度,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属于企业的福利保障计划。其模式主要有两种:确定给付型计划与确定缴费型计划。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运作主要选择完全积累制,即确定缴费型计划。通过对国外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类型员工选择不同的年金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国茂 《东岳论丛》2012,33(1):145-151
中国企业年金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幼稚期,不具有为证券市场持续提供资金的能力.无论是从利益主体还是从制度特征上看,中国企业年金与美国401(K)计划都有本质的不同,所以,现阶段中国企业年金还不应模仿美国401(K)计划大规模投资股票类资产.中国股票市场具有高波动性,市场功能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不适合企业年金投资.在制度性条件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盲目进入股票市场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菊  郭洋 《理论界》2010,(1):32-33
公共服务市场化已经是政府行政改革的趋势之一,而在公共服务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监管出现了"问题地带"。本文在分析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监管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诸如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公共责任、控制市场化的限度,以及统筹社会分散力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职业年金属于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的概念范畴,与企业年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怎样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职业年金制度,对于政府、高校及其教职员工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从我国职业年金的界定出发,立足国情和高校的退休现状,对其筹资运营模式、制度设计和配套措施等逐一进行分析设计,建立一套具有可行性与前瞻性的制度模型。  相似文献   

18.
自企业年金建立以来,我国的企业年金规模不断壮大,年金营运体系也逐步完善,并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投资机会。外资的参与有利于合理竞争环境的形成,为企业年金的营运提供经验借鉴,但也对国内企业形成冲击。因而在对外资开放市场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合理的政策设置及引导,才能促进我国年金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用.要发展南京经济,必须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要正确理解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环境信用缺乏的消极影响.建立信用环境,国外有三种模式一是中央银行建立的企业征信模式;二是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征信模式;三是行业会员制建立的企业征信模式.其特点独特.南京企业征信制度宜采取特种经营模式.其管理方法政府和企业互相联动.构建企业征信制度的三大措施政府推动、法律保障、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QDII制度是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容许本地投资者进行境外投资的一种制度.但是QDII制度隐藏着金融风险,因此要加强监管.QDII监管的内容主要有投资者的资格认定、进出资金的监控、投资品种和投资比例等问题.我国QDII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其一,我国的QDII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其二,我国QDII法律体系存在缺陷;其三,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缺陷.因此,我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我国QDII监管制度:首先完善我国QDII的法律体系;其次改变我国的监管理念,完善我国监管模式;最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