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论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曾经指出,从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历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则存在异议。有一种意见认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不具备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阶级基础,因为中国农民不可能向西方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郭嵩森以近代著名外交家闻名于世,其外交思想在近代史学研究中褒贬不一。偏重于他主和外交思想的,就会认为郭嵩煮与李鸿章是一丘之骆,是卖国主义、投降主义,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买办外交官”;强调他向西方学习、主张佑行西法的,则认为郭嵩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甚至达到了早期维新思想的高度。如何客观评价郭嵩赛的外交思想,对于全面把握郭嵩煮思想的整体性极为重要。一、超越“华夷界线”,主张开放.主张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观,指的就是对待西方列强的态度、原则和方针。千百年来,在封…  相似文献   

3.
李砂砂 《阴山学刊》2011,(3):116-118
郑观应是近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和实践影响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人。他所翻译的西书以及宣传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他所翻译和撰写的关于学校、女教、西学、考试等文章,形成其特有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5.
略论康有为的对外开放思想陶水木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康有为,他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的这部分思想遗产,对于弄清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于当今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公元1866—1925年)是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哲学史上,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知行学说,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论述了“行先知后”的反映论思想,自觉地将他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主义者,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他们为了建设一个新国家,象近代以往的先进中国人一样,积极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并开始了新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兴中会宣言中就规定会员要“考究各国政治”,在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喊出了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先声。一九○三年五月,邹容《革命军》一书发表,他认为“‘英国之革命’、‘美国之革命’、‘法国之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标本”。并进而明确有力地指出,要“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建立“中华共和国”。一九○五年八月,在《同  相似文献   

8.
<正> 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其中虽有变化,但总的说来,他的主张是一贯的,即肯定资本主义文化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并且坚决主张运用它来改造和拯救中国,使之繁荣富强,迎头赶上时代潮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它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严重的挑战。中国文化虽然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特别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大,但总体上从来没有形成要靠某种外来文化来维系的历史局面。十七、十八世纪以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相形之下落居人后,但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彼此交往有限,中国仍处于盲目自尊的状态。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东侵,中国文化延绵发展的纽带几乎崩裂,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为什么要向西方寻求真理呢?一是由于事实无情地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当时的中国先进;二是事实同样无情地证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已经找不出解决这种民族危机的办法。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之所以先进,是在于他们清醒地看出当时西方国家与清王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师法西学的历程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蕊 《中州学刊》2003,(2):111-114
在中国近代学习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中 ,康有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他不但学习介绍了西方的人文思想 ,而且在他自己的活动中又实践了这些理论。尽管他的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 ,但事实反映的却是康有为对祖国、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关注。正是因为如此 ,康有为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留学日本,从事爱国活动和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一七年六月,周恩来同志十九岁,以高材生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当年秋,东渡日本留学。他去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济世的真理。正如毛主席指出过的:“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了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周恩来同志在东渡时做诗云:  相似文献   

11.
<正>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仅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的光辉代表,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真诚朋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们在向西方寻找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时,除了吸收民主主义思想外,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既非完全赞成,也不是统统否定,而是欢迎与批评兼而有之。孙中山就是持这种态度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特点与本质。  相似文献   

12.
十二月九日,广东历史学会组织广州地区各高等院校二十多位专家和史学工作者讨论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资产阶级学习问题。同志们认为:向西方资产阶级学习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思潮。这种思潮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这股思潮开始明朗的阶段。林则徐、魏源首开风气。他们感到技术落后挨打,于是偏重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第二阶段从七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读了金冲及,胡绳武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六一年第四期发表的“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在中国的破产”一文。用历史事实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多次奋斗,一再失败,由笃信而怀疑,最后在十月革命胜利影响卞,经过俄国人的介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历史进程,经予我们以不少启发和教益。但是,读完全文之后,返顾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以至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道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一些因反对清王朝统治,而被迫逃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在他们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也接触到社会主义学说。通过他们主办的刊物,也把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介绍到中国来。我国最先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是梁启超,一九○二年,在他主编的《新民丛报》第十八号上,他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说:“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麦喀士”就是马克思最早的中译名。一九○三年,在  相似文献   

15.
严复,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之一.他于一八九五年译述的《天演论》是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深化的产物;严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天演论》,而更重要的则是他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重新"改做"了《天演论》;严译《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占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是一个命运多舛、灾难迭生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纷登、人才辈出的时代。当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致力于从政治体制上变革中国的同时,严复却匠心独运地希冀从意识形态改观中国,他在思想领域里的突出贡献使他能够超出同时代的许多先进人物,引人注目地跻身于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四大代表之列,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道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英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革命,是在洪秀全思想的指导下层开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把洪秀全与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称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找寻真理的一派人物,是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个评价近年来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洪秀全学的不是中国近代需要的西方资本主义真理,而是西方千百年的历史陈迹基督教,所以他没有、也不可能站在时代前头,指引历史潮流前进,因而算不上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但也有人为之辩解,认为洪秀全在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越过以往的  相似文献   

18.
贵州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黎庶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忧国忧民的中国人,开始冷静而理智地看待入侵者的“长技”,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口号,认真学习、了解和介绍关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列强的新文化、新知识,以便从中找到拯救中华、振兴中华的秘诀。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些披蓁辟莽、不畏世俗羁绊、敢于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是“先进的中国人”和“求进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严复,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之一。他于一八九五年根据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述的《天演论》,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趋深化的产物;严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天演论》,而更重要的则是他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重新“改做”了《天演论》;严译《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占着重要的地位。严复对赫氏原著的“改做”,除了不取直译而为意译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他所加的“按语”的形式表现的。以一九八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严译《天演论》本为例,全书共九十五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大约还要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变为伟大的现实。历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可以使人们得到许多启示: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话充分表明,从1840年起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领袖人物和“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样,这两段话也为本文理清了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