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顺庆  王超 《中州学刊》2008,1(2):227-234
"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承认中国文论较之西方诗学的异质性和话语独立性,避免"以西释中"或"以中注西"的倾向;第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个命题中进入"古今对话"的现代阐释性理论视域;第三,在"古今融会"的同时进行"中西化合".以中国文论的话语规则为本,融和或化用西方的理论资源,最终达到中西跨文明对话语境下的"中国化"研究.在承认中西方文论异质性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明对话,中西文论思想的交流、互补和超越,最终达到"中西化合"的无垠之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接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分析"知音"、"韵味"这两种中国古代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剖析中国古代文论中蕴含的艺术接受理论,探究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张金梅 《学术论坛》2005,(8):153-156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谱系.可是在晚清至"五四",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却和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交织在一起,并最终"大河改道"式地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的"文学"观念,实现了由中国传统文论之"文"向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谱系的全面切换.在"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阮元、刘师培、章炳麟等国学大师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论"文"的总结;而梁启超、王国维等则分别建立了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超功利的审美型文学观,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赖大仁 《学术界》2007,(4):28-37
持续近十年的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必定会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但讨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转换论"命题的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二是就古代文论在中国当代文论建构中的作用而言,争论其能否实现转换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更需要做的是从当代文论建构的现实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古今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从而找到利用古代文论资源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使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赵玉敏 《北方论丛》2021,(4):120-127
"文以载道"既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又是现代文论视野中饱受批评的一种文学观念.从对"文"这一语词进行语义溯源的角度重新梳理"文"的内涵以及"文"对"道"的关系,可见由于"文"这一语词对"规范性"与"审美性"的双重要求,"文以载道"这个命题既有对艺术的追求又有内容上的框范,该命题呈现出其他命题所没有的自我调适性.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不仅不应该被摒弃,反而应融汇符合当下文化精神的"道"的内涵,使之成为保持民族特色、指导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庆炳"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形成于世纪之交社会转型、文论转向的现实语境之中,其基本内涵是要使中国当下的文学理论既具有"现实性品格"又具有"审美性品格",从而对纯粹的"内部研究"和彻底的"外部研究"进行一种超越.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和对当下文学/文化现实的发言,"文化诗学"的理论主张已经明晰,操作方案已经基本成形,实践效果也已经得到学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中西叙事概念,提出"脱卸"与"转换"在中国与西方叙事理论中都是表征情节转变的概念,中国评点家称为"脱卸",西方理论家称为"转换".西方文论没有脱卸一词,可以借用中国的脱卸概念,中国文论没有突转一词,也可以借用西方的突转概念,它们在中西叙事理论中是可以通用的.  相似文献   

8.
廖可斌 《河北学刊》2006,26(5):128-130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通过古今演变与历史贯通的研究方法,可使研究对象吐露其隐蔽的、内在的和深层的信息,提供其生命史各个发展阶段生理、心理衍化成熟的关键秘密.黄曼君从古今文学"对话"的角度考察了精神启蒙、个性解放文学观范式的建构与重构,深入思考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学资源的传统观这一重要问题.关爱和深入分析了梁启超所倡导、力行的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由此说明了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梅新林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科生成与内在逻辑出发,对作为这一学科范式学理基础与逻辑构架的"古代-现代"、"西方-本土"、"文学-文化"三重维度结构做了科学论证.廖可斌认为,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在于解构一些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打破现行文学学科分类和管理体制,拓展、丰富文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庭相似"(family resemblance)理论.当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来考察文学接受活动时,就会发现,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家族相似".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已经注意到了文学接受活动中"家族相似"现象.康德的"共通感"和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共通性"就涉及"家族相似"问题;而"审美移情说"、"心理距离说"、"俄狄浦斯情结"、"同形同构说"都不同程度地隐含着"家族相似".中国古代也有关于文学接受中"家族相似"方面的论述.文学接受中的"家族相似"可以是读者和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是读者(包括批评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似性.文学接受中的"家族相似"也带来了批评中的"偏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式的探索与建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梅新林 《河北学刊》2006,26(5):126-128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通过古今演变与历史贯通的研究方法,可使研究对象吐露其隐蔽的、内在的和深层的信息,提供其生命史各个发展阶段生理、心理衍化成熟的关键秘密.黄曼君从古今文学"对话"的角度考察了精神启蒙、个性解放文学观范式的建构与重构,深入思考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学资源的传统观这一重要问题.关爱和深入分析了梁启超所倡导、力行的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由此说明了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梅新林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科生成与内在逻辑出发,对作为这一学科范式学理基础与逻辑构架的"古代-现代"、"西方-本土"、"文学-文化"三重维度结构做了科学论证.廖可斌认为,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在于解构一些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打破现行文学学科分类和管理体制,拓展、丰富文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学界一直在争论古代文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有两种观点,即提倡"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转换说",和完全否定当代理论话语的"失语说"。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古代文论在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环境中缺少存在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这种观念导致了对古代文论的误读。古代文论的价值并非单纯在于理论概念、范畴的思想价值;许多缺少逻辑性、系统性或理论思辨意义的叙述行为,在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从学术生态的角度来看,当代以系统性、逻辑性为特征的主流学术想象被当作唯一正当的学术形态。这种学术形态一元性的观念,带来了当代学术生态环境的恶化。古代文论在当代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形态的多样性,有助于构建更加良性的文艺理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上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指导文学创作实践,但是经过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后,中国古代文论丧失了这一功能,变成了学者们整理国故的一部分。造成中国古代文论不能滋润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原因有古今文学传统的演变、作家与批评家身份的剥离、文学教育主旨的转变、研究方法的单一等。因此,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滋润作用,必须实现古与今的贯通、培养创作与批评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文学教育主旨的多向开拓、研究方法"二重历史化"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与"诗言志"一样,是源出于六经的文学观念,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滥觞与文学本质特性的界说。"德言"与《文心雕龙》中的"文之为德"及唐宋时期勃兴的"文以载道"论都是儒家文论的核心并且一脉相承。"德言"与"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两种具有差异性的观念也是互补的,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性,不宜片面否定其中任何一种观念的历史作用。在简略考释了"德言"的出处后,本文指出德言作为中国古代文论最早的观念之一应当得到肯定,由此会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源流与流派有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黄曼君 《河北学刊》2006,26(5):122-124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通过古今演变与历史贯通的研究方法,可使研究对象吐露其隐蔽的、内在的和深层的信息,提供其生命史各个发展阶段生理、心理衍化成熟的关键秘密.黄曼君从古今文学"对话"的角度考察了精神启蒙、个性解放文学观范式的建构与重构,深入思考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学资源的传统观这一重要问题.关爱和深入分析了梁启超所倡导、力行的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由此说明了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梅新林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科生成与内在逻辑出发,对作为这一学科范式学理基础与逻辑构架的"古代-现代"、"西方-本土"、"文学-文化"三重维度结构做了科学论证.廖可斌认为,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在于解构一些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打破现行文学学科分类和管理体制,拓展、丰富文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程相占 《河北学刊》2005,25(1):124-128
1995年,有感于中国文论的严重西化倾向,学术界提出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主张,随即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术讨论.这是一个折射着百余年"古今中西之争"的学术论题,人们有理由期待着取得较大的学术实绩.但遗憾的是,持续了三年多的争鸣很快降温,具有实质性理论突破的学术成果似乎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理论是时代经验的总结。当下语境里,古文论经典正遭遇着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理论翻译话语激流的冲刷。然而,平静地回溯当前的文论现状可以发现,古代文论经典作为融汇在文化血脉里的思维潜流,仍旧生机勃勃地生存于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论域之中,从对"赋诗断章"到"妙悟"的讨论正可见一斑。"比兴"思维和"妙悟"审美理论蔚为大观,是中国文化语境里一个伟大而古老的诗学传统,展现着古代文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自洽弹性。  相似文献   

17.
冯勤 《社会科学研究》2006,1(3):182-184
在与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论的对照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当代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后的文论构建与发展,始终难以走出或"西"或"古"这两大误区,且对"今"视而不见,文学当下性的缺失一直十分严重.这一现象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根源于自"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界即形成的试图寻找权威理论的思维逻辑以及近一个世纪来潜隐于中国人意识深处的文化自卑情结.因此,借鉴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古文论的实际创作及学术观念,不分中外古今、充分合理地利用已有的一切学术成果,注重当下的文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学理总结,应是当代文论自身体系重建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作品到文本——对"文本"概念的梳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作品概念消失,而文本概念则无所不在。这个术语转换的背后隐藏着文学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是对文学制度的质疑。在传统观念中,文本是与作品相互关联和对立的观念,文本要走向作品,后者是前者的归宿。然而,在结构主义文论兴起之后,由于研究兴趣和科学客观性的追求,代表价值体系的作品被置于边缘,而原来处于边缘的文本成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后结构主义则重新强调文学实践和价值,但是他们把传统的价值观恰好颠覆过来,从作品走向文本,此时的文本不是具体的书写产物,而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意指实践方式,在新的空间分配语义,拒绝任何固定的话语秩序。中国的文论界对西方六七十年代的理论话语进一步研究和反思,梳理文本概念是必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20世纪中国文论的发展逻辑角度描述了中 国古代文论在20世纪的窘境,分析了 造成其窘境的种种原因。认为由于文学的叙事化、审美功能的多元化、审美主义的审美化, 中国古代文论在回应20世纪文学现象时已很难有所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型只能在小范 围内发生。文章从内容层面和技术操作角度给予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学批评家们纷纷被所谓"批评理论"所收编,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而代之已成为事实.这种现象的一大后果,是真正关于文学的关注销声匿迹,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学事业的受挫,需要对之作出拨乱反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实践,其实质并非关于文学现象的随心所欲的"看法",而是以尊重文学存在为前提的中肯有力的"见识".本文就此进行批评之批评,希望有助于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