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书作者所贩卖的“社会主义”,显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马克思、恩格斯老早就无情批判过的、替资本主义辩护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一类货色。他完全煞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主义最根本内容,而把社会主义定义为所谓“经济冲突戒少到最低限度”。在他看来,好象社公主义不论对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能够“适应”,因而在私有制基础上也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在他的笔下,资本主义社会被描绘成“正在消除贫困的痛苦,并且满足贫困者的意愿”,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则被歪曲为“简朴的生活标准”。他甚至恶意制造资本主义的“成功”和社会主义面临“危机”的神话,为印度型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捧场,如此等等。现代修正主义者所大力宣扬的“结构改革论”,实质上也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新变种.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不仅是伟大哲学家中最难理解而且也是最易为人误解的一个,甚至最近还受到[英国哲学界]轻视。如莱依尔教授就曾说过黑格尔的著作“即使当做错误”也看不出有何意义。包勃尔竟认为黑格  相似文献   

3.
1 关于西周的土地制度,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学观点认为,它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可以说是土地王有制。”我们认为,“王有制”的提法,既不能准确表述西周土地制度的外部特征,更不能深刻揭示它的内在本质。科学的提法应该是:它是以贵族等级所有制为法权外壳的公社共同体公有制。众所周知,西周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是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各等级贵族的领地,都构  相似文献   

4.
《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先生运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商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经典名篇。该文发表后,受到学术界普遍重视,既有总体的肯定与褒扬,也有指摘和质疑。在新的学术背景下,王氏《殷周制度论》为中国商周史研究建立了一崭新的学术起点和高的水准,学术界对该文的解读和评判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古史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在此过程中,王氏《殷周制度论》的学术经典地位和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在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下,建立制度以促进合作、减少协调成本、规范市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作为制定制度与规则的主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相对于社会中习惯、习俗之类的内在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是,政府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缪尔达尔笔下的“软政权”正是说明了寻租与腐败对制度公正性的侵蚀.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如何做到产权强化、政权制度化、法制化以及经济的自由化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对实证经济学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史,可以视为是经济学家试图把经济学建设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价值中立”、结论确定的一门客观科学而进行努力的历史过程。这种要求的产生,与经济学家对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的崇敬有着直接的关系。 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确实是值得爱慕的。人们对物理学家的观点的接受和尊重,不仅仅是出自信念,更重要的是出自他们的著作的证据、他们的预言的成功,以及运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产生的巨大进步。正因为如此,爱米尔·费雪在1902年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演讲中庄严地说,“先生们,不  相似文献   

7.
当一个人面对有各式各样“食物”的“自助餐”时,经济学可分析这个人如何作出“选择”。对这个人来说,如果各式食物都是“一样的”,那末在行为上也就没有选择可言;经济学所关心的主题——选择问题,似乎就消失不见。抽象来看,《金刚经》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各式食物之间的阈、差别不复存在;透过对《金刚经》中心思想的经济分析,可就此提出一个“合乎情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出现的新制度经济学热和马克思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从《资本论》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方法进行比较,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制度分析的经典,强调当今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亟须汲取马克思制度经济思想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界定为"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的主流观点,遵循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的原理,运用交易成本的分析工具,从理论上解释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与扩张,并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背景,给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经济学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和政策创新的起点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战后,以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为背景,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流动,由此大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了高度增长期,这一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更为严重,使所谓的过疏过密问题进一步明朗。在大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城市过于臃肿的弊病而引起的城市问题最棘手的莫过于住宅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一本充满知识性的书。作者雅各布斯普经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强烈地批判过现代城市规划的划一性及其贫瘠性。在《城市的原理》一书中,他阐述道:“首先有了城市,然后才有农村的发展”,提出了经济发展可以只在城市中进行的城市增长论,以此向传统理论提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未,库伯(R.Cooper)和斯特兰奇(S.Strange)各自通过不同的方式使我们注意到由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内政治和国内经济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关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此以后,国际关系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试图对“国际政治经济学”崛起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3.
1982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区域发展观点》一书,作者伊利英是苏联研究城市综合发展的著名学者。该书总结了城市经济学研究成果。对城市作为生产和迁移的一种集中形式进行了重点探讨。简要回顾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并阐述了城市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维"字除几处作动词外, 均作助词, 包括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这种助词用法与"维"字在句中的分布有关."维"字居句首, 结构上表提引, 语气上表限定; 居句中, 结构上表确认, 语气上表强调.同时,"维"字在表限定或强调语气时, 如具有排他性含义, 则形成了仅独语气.  相似文献   

15.
语言、信息、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语言、信息、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语言转向问题。分析了语言制度在社会分工中的元制度性,语言制度的变迁动力以及对信息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语言元制度对制度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lt;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gt;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再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8.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实现人地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不同地区与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代内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发展关系,实现“代际和谐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正确处理好了这三大关系,实现了三大和谐发展,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把马尔萨斯说成是凯恩斯先驱者的论点是可以商榷的。凯恩斯与古典派的重要差别之一在于对储蓄—投资机构有不同假定。从根本上来说,古典派和新古典派经济学是“储蓄必被花用”理论,而这显然是与凯恩斯理论尖锐对立的。作者说,马尔萨斯的主要论点是“过度的”资本积累将导致利润率的下降。不幸的是,在经典的古典派理论结构中,下降的利润率并不一定是一个扰乱均衡的因素。利率(现实表明它主要决定于利润率)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平衡,从而利率的变化仅仅改变总支出在消费与投资间的分配比例。作者在考察马尔萨斯关于政策的观点时,指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相同之处远较一般人所设想者为少。在凯恩斯《通论》的结构中,削减工资对增加就业量的直接效果是零;反之,马尔萨斯认为,通过削减工资可以最后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一个不加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就业仅是偶然现象,因此以生产出最大值的产品为目的,政府控制总储蓄和总投资是必需的。马尔萨斯则不然,自由放任是他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书内容繁杂,篇幅浩大,全书五章分别考察教育经济学的五个主题。第一章,作者试图尽可能真实地描述高等教育人员的流量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主要以法国为例,但电不乏国际意义。因为,首先,作者用十几页的篇幅比较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