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0年代以来,亚洲新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中日渐崛起并引起人们关注。亚洲,在西方人的视野中,属于世界地理范畴中的东方。从地理分布上看,“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东方以后,又把中国、日本、朝鲜、印度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包括非洲在内,都通称为东方,以此区别于他们的西方世界。”[1]因此,很多学者又把亚洲新电影通称为东方电影。由于东方族群长期受到西方强权政治和殖民统治的奴役,东方的文化也因此而受到“西方中心论”文化的摧残和遮蔽。亚洲新电影普遍有着表达本土文化的自觉。在这个意义上,亚洲电影就不仅仅是一个属于地理范畴的名词,更是一…  相似文献   

2.
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以来东亚国家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然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又使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因而“东亚模式”、“东亚价值(观)”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且毁誉不一。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追求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应以“和合”思想为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探讨建构东亚价值观可能性之根据、困境和路径。在此基础上建构独立和谐、平等合作、共生共赢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渐崛起的亚洲电影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天际线。在好莱坞电影雄视天下的格局中,亚洲电影虽然还没有达到与好莱坞电影分庭抗衡、坐而论道的地步,但已经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成为世界电影版图中的重要一域。在威尼斯、戛纳、柏林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亚洲电影由往昔的看客变成了如今挥动奖杯、高歌狂欢的舞者。亚洲电影的逐渐崛起既表现在与西方电影竞争力的提升上,也表现在亚洲本土影响力的扩大上。因此,亚洲电影不仅面临着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的外部竞争,也面临着亚洲各国电影的内部竞争。探讨亚洲电影的竞争策…  相似文献   

4.
安燕 《学术界》2023,(4):163-17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关于“电影性”“戏剧性”“文学性”及电影“现代化”的论辩体现出追求新颖性的悖论。“电影性”或“电影化”的自觉是在1980年代初“新启蒙”的西方话语与国内“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合谋的语境中,重回电影本体论与审美论的必然归宿。主体论践行以人为目的和中心的思想启蒙,追随“思想/文化/精神”的宏大叙事,在思维模式上是“反映论”的一体两面。作为形式主体,“审美论”按照表象直接性的知觉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作为合生主体,“反映论”按照因果效验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二者各有其动力因与终极因。  相似文献   

5.
亚洲银幕:跨文化的作者与跨国界的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电影诞生于法国。在电影问世不久,法国和美国就确立了他们在世界影坛的霸主地位。欧美电影跨越国界,向世界各地输出。对于亚洲而言,电影则是舶来品。在20世纪上半叶,亚洲一些国家(例如中国)的电影虽然在本国蓬勃发展,并零星地参加过区域性的电影节或其它形式的电影交流活动,但整个亚洲电影在世界影坛是缺席的,只有日本电影跨越了国界。随着日本对亚洲其它国家的军事侵略,日本电影被输送到韩国、我国东北和台湾等地,从事着文化殖民的勾当,但那时的日本电影也只是获得了区域性的扩张,而不是国际性的发展。直到1950年代,日本导演黑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的地域文化类型电影,成为中国本土导演实现艺术表达转向的关键,电影的地域叙事美学也从“第五代”导演符码化的民族与乡土符号隐喻,发展为“第六代”导演倾向于长镜头纪实风格的微观地域原生态书写。尽管地域文化类型电影在与“好莱坞”等国际大片的票房竞争中尽显劣势,但随着“东方主义”语境在影视领域内的建构,本土电影浓厚的地域符号标志,一度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的“东方奇观”,得以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斗争中实现突围,并尝试用地域与民族的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7.
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新的战略,使得整个世界电影工业的体系构成、运转模式以及扩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全球化进程遵循着一条清晰的产业演进路线,呈现出四个比较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时期:整合美国国内市场(内合)、寻求新国际财政支持和商业合作伙伴(外联)、重新聚焦核心业务和基础竞争力(集聚)、实现整体平衡和深度合作(联盟)。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电影市场的一隅,应以积极的姿态尽快加入到电影全球化大潮之中,借助好莱坞构建全球电影市场一体化与区域专业化以及输出创新与开发的全球化动力机制的机会,从而成为未来全球电影的另一个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乡土电影30年,经历了由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前行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元化发展的历程,从中折射出“乡村”在中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变迁以及乡土电影的内在要求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在新形势下,乡土电影只有坚持现实主义路线、提升品质、培育市场,才可能实现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与结构调整及对华投资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乃丽 《东岳论丛》2005,26(3):56-60
日本中小企业是2 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群体。2 0 0 3年以来,尽管徘徊在低迷中的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中小企业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因此,日本政府及企业界正竭尽全力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危机”进行全面调整,其中在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上,提出了“以亚洲为重点,放眼世界”的方针政策,在此框架下,日本中小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战略也正悄然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导语伴随亚洲经济的起飞,东方价值观的被发现,幅员辽阔的亚洲正成为世界影像的新原点。亚洲电影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兴起,开启了多极影像的新时代,其推崇人伦亲情、信守哲学、“主情主义”的风格、大众主义的路线,重视空灵、典雅的东方情致等等,使亚洲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艺术电影的新产地。90年代末涌现出的文化游牧主义新思潮更进一步导引当代亚洲电影逐渐走出后殖民梦魇,更加坦然地呈现当代亚洲生活景观,在多元文化交叉点上重建身份认同,赋予民族性一种当下的阐释和视镜的表述。作为显现东方文化的整一符号,亚洲…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电影导演谱系中,谢晋无疑占据着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界对谢晋电影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文本批评”与“美学阐释”的研究框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鲜有对谢晋导演社会活动的关注。研究聚焦谢晋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社会性活动,考察其与80年代普通电影观众、业余影评员以及群众影评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发现了谢晋“交互式创作”的内在逻辑。一方面,聚焦谢晋社会活动家的身份,讨论其与群众影评浪潮的互渗,并在双方的交互进程中,推动了群众影评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群众影评通过对话、商榷等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参与对谢晋电影的评论,而且以“历史微声”的特点,介入到80年代“谢晋模式”的讨论谱系,建构出区别于电影知识分子的话语场域。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对群众影评的考察,发现“谢晋电影”的意义生产并非局限于“电影文本”,更多则呈现在银幕之外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并成为透视文艺“人民性”的典型艺术实践。基于此,经由谢晋与群众影评的情感交互,我们试图开辟一条再次审视“谢晋电影”的民间通道,以期丰富、拓展目前学界对谢晋电影研究的疆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盛极一时,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乎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全球性”电影。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在亚洲与欧美等地区的传播上均有突破,以“邵氏”“嘉禾”“新艺城”为代表的电影公司在既有传播格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充,通过卖埠、合拍或参展等多种形式完成传播或行销任务,并以明星制与类型片成功实现了市场的巩固与拓展,涌现出如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世界级影星,亦创造出动作片、黑帮片、神怪片等颇具“港味”的电影类型。同时,香港电影自身强烈的大众属性、高效专业的录像带化以及影展影评的褒奖推介,共同促成了其海外影迷群体及迷影文化的生成,也建构起香港电影在各区域内部的传播结构与体系,不仅形成广泛的观影热潮,还体现出各区域电影对其经典段落的模仿或引用。此外,通过对香港电影跨文化传播进行总结与反思,应当肯定的是其在该时期获得的一系列足资借鉴的成果,即以浓郁的本土文化为支撑,通过多元电影类型的创新来避免路径依赖与市场疲劳;但亦应指出,未来的香港电影不宜为迎合外部市场而牺牲自我风格与技巧,而应当充分重视长期以来积累的制作传统,并在结合外部电影之优长的同时,灵活发扬自身制片优势,寻找与...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民 《学术研究》2002,1(10):88-92
本文在盛邦和教授《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大亚洲主义》一文的启发下 ,将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大亚洲主义进行比较 ,认为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大亚洲主义早期的“亚洲联盟”论和“中日连携”思想 ,以及由此演绎出的文化亚洲观基本近似 ,但对日本大亚洲主义最后异化为侵略主义理论则是排斥的。孙中山既是一个爱国者 ,又是一个世界和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它不仅是高校“两课”教育的现实背景之一 ,也是“两课”教育应当重视的教学内容。“两课”教育教学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大亚洲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日本社会上风行一时的思潮,在亚洲各国也引起过一些反响。在中国,康有为最早在1898年11月就曾致函近卫笃麿,称颂“贵邦诸君子,仗义赴难,天下所闻”,期望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者能够“急辅车之难,拯东方之局”,帮助自己一党重返清廷政坛。其后,清廷大员王文韶、瞿鸿禨、刘坤一等也都对近卫等人“倡兴亚之会,维持全局”的“不朽之业”多所称赞。以为大亚洲主义是日本各界“关垂敝国”,  相似文献   

16.
高放 《社会科学》2001,1(6):2-8
正当全国各民族人民意气风发大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并且积极对应全球化浪潮之际 ,迎来了中国共产党 80周年大庆。借此机会追根溯源 ,探讨中共与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 ,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宏观方面的重大问题。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作用与严重弊病80年代最流行的词汇是“现代化” ,90年代又增加了“全球化”。究竟“现代化”“全球化”的涵义是什么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现代化”与“全球化”都是上个世纪从西方文字中翻译为中文的现代汉语词汇。它们都起源于英国或美国 ,随后才推广到东方 ,并且波及中国。“现代化”作为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广西电影崛起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对第五代导演人才的成功引进,第二阶段是在21世纪之后广西作家群对电影界的集体“冲锋”。重视文学这个艺术领域中最为厚重的土地,是广西电影在新时期两度走向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迟维维 《河北学刊》2003,23(6):141-145
所谓"第六代",是指活跃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他们在电影艺术上大胆地进行先锋探索和试验,并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电影语言来阐释他们的生命体验和人性关怀.本文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全球化/后现代/后殖民的多重交织,通过对"第六代"电影个案<苏州河>(娄烨,1997年)的文本解读,进而对"第六代"电影作品从整体上进行后现代性分析,以进一步阐释中国90年代的社会文化结构及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黄树红 《南方论刊》2005,(11):62-64
近年来,“全球化”的名字满天飞。各种传播媒体经常使用这个名字,许多文本和会议都喜欢冠以“全球化”的字眼。在文学领域中,似乎也不示弱。诸如“全球化趋势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挑战”,等等。何谓“全球化”,在西欧和北美,这一词语所标识出的,是指其所形成的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再具体一点就是美国化。而在世纪年代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却常常被译为:或走向世界、或同步于世界、或与国际接轨、或人类地球村等。“全球化”,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中。自从美国电脑公司提出产品全球输出之后,全球化趋势最早从世…  相似文献   

20.
“艺术正义”是起源于17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理念,用以分析叙事文学中体现“因果报应”的特殊结构。“伤痕电影”建立在“伤痕文学”基础上,是反映中国特殊时期人民生活状况的电影类型。通过“艺术正义”在叙事情节中的矫正和弥补,“伤痕电影”对历史错误进行反思和修正,舒缓大众群体的悲痛。同时,对于特殊年代所造成的自我迷失,通过艺术正义叙事策略在影片中完成了身份认同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