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文章以实证方法为突破口,设计问卷,在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甘南藏族地区的大众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以随机抽样和小组访谈作为调查方法,选择了具有典型性的科才乡为研究样本,对于该地受众状况、媒介接触、媒介内容选择、媒介与生活、信息传播场景等作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华北回族聚居区在形态上相互分散,没有统一的组织,但又共同保持着本民族的特性,表现出民族的统一性和与周围汉族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聚居区内部依靠一套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组织管理运作体系,固守和维系自身民族特色。与此同时,聚居区又与其所在的汉族主流社会发生各种关系,通过与国家、主流社会的交往和调适,达到与地方社会协调发展的效果。本文以清代沧州城回族聚居区为个案,探讨了聚居区在坚守本身特色与融通内外社会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清同光朝循化厅卡加与隆哇、沙沟的部落诉讼纠纷,在乡老调处与官府压力下,以审判方式解决。其最后判决,以乡老评议为基础,由官府断结完成,实兼具合意与强制性质。这种判决在清末循化厅藏族部落纠纷解决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清政府吸纳地方传统力量维持当地社会秩序,维护与建设王朝的正统性与权威性;地方传统力量借助官府权威行使社会政治权力,参与地方事务管理。国家与地方在这种互动中共同完成对地方秩序的整合。这一纠纷解决方式,实际上也反映了清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藏族习惯法的法哲学基础——以玉树部落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习惯法作为藏族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法哲学基础,作为地方性知识它至今在藏族地区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多元与法律多元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藏族习惯法的生成及运作机理,从藏传佛教中探寻藏族习惯法深厚的社会基础,从理性--建构理性主义--进化理性主义的思路中理解其赖以立基之土壤和存在的法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奥拉是甘肃N县半农半牧区藏族传统村落社会内生的、轮流当值的一个功能性组织.其在藏族传统村落中参与宗教及世俗事务的各项管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在国家权力保障下的村落内部“双轨制”管理模式:世俗事务的管理模式村长-奥拉-群众;宗教事务的管理模式阿奈-奥拉-村民.为此,奥拉便成为藏族传统村落里村长与阿奈权力的实施者,村规民约的执法者,集体活动的组织者.为维护当地社会秩序,规范社会道德,增强村落成员间的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云南德钦藏族传统铜佛像熔模铸造工艺调查——兼论藏族传统失蜡铸造法的存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作者实地考察了云南德钦藏族的铜器铸造工艺,发现了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以手工塑制熔模造型的传统熔模铸造方法.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传统熔模铸造法,是藏族掌握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一个例证,为我们探讨藏族传统失蜡法的存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所以,藏族的熔模铸造不仅有特殊的工艺价值,对研究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的技术交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探讨中国传统熔模法的起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牛奶及其奶制品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藏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处理、食用和保存牛奶及其奶制品的经验和方法.但随着藏区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牛奶处理方法逐渐被牛奶分离器所取代.本文旨在以牛奶分离器在藏族牧区的使用为个案,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分析牛奶分离器对藏族传统游牧生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藏族牧民对使用牛奶分离器的态度,从而考察技术因素在当代藏族牧区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安多藏族牧区传统社会中社会冲突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复杂性特征.草场与婚姻纠纷是藏族牧区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冲突表现形式.治理及化解藏族牧区社会冲突,应努力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冲突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纠纷调解机构建设,完善三方调解机制;改善司法力量供给不足现状,增强基层社会冲突治理能力;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清朝在利用藏传佛教治理蒙藏地区的过程中,既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宗教政策,同时又根据西藏的实际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政策。文章就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作了介绍和分析,旨在使人们对清朝藏传佛教政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对吐蕃聚居的陇南地区加强镇戍,设置了诸多吐蕃机构,皆系属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由于元朝重视发展生产,陇南吐蕃地区农、牧、商、手工业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且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甘南藏区的集镇商贸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外国洋行垄断性贸易,抗战前国内商帮对商贸推动和抗战时期政府主导下贸易勃兴三个主要阶段.在这些发展历程之中,集镇商贸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如商会组织产生与发展、商贸重心的扩散及小型集镇兴起、国家加强对商贸控制等.在国家、商会组织等的推动下,清末至抗战时期甘南藏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商品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川边藏区进行了以改土归流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其中,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语言问题,因此,藏汉双语教育成了改革的重要内容。当时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师资培养模式和普及教育模式。事实表明,两种模式是川边兴学的关键,对目前藏区的双语教育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前期出于对藏区统治的需要,朝廷在藏区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军队,驻藏军队的物资来源既有中央政府的调拨,又有军队屯田的自给。军屯既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藏汉民族间的融合,对藏区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元朝纳入祖国的版图以来,各朝各代治藏政策均不相同。在元明清三朝的治藏政策中,清朝的治藏政策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正规化的特点。在清朝诸多治藏政策中,长期驻军西藏,以资弹压,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学术界对西藏驻军的建立与发展涉足研究得很少,近几年虽有所涉及,但是也侧重的是西征方面,对驻军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很少,本文拟对清代西藏驻军这段历史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清末屯垦政策在川边藏区的实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切入点,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及档案资料,分析了清末中央政府在川边藏区实行的屯垦政策。根据分析,认为此次屯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边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限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清政府对此次屯垦活动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开垦力度有限,使之总体上未超出当地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20.
亚东关从1894年设关通商后,戴乐尔成为首任税务司,其在亚东关贸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卓木人”基本垄断了从帕里到噶伦堡的商贸之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亚东开关起初,商贸量极少,关贸凋敝.亚东关初建至今已百年有余,其名称被不断错讹.今日探讨亚东关的历史能为“一带一路”在西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