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认为择业是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的核算过程。现在一方面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人才。这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大背景造成的结构性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结构性的矛盾,必须有更加合理的制度和环境,需要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和人事、用工制度及专门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应通过灵活的措施和政策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2.
在《亲合力》中,歌德以婚姻爱情为实验载体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问题上作了一次大胆试验,通过试验显示了人的自然情感与社会规范、人的激情与婚姻机制之间矛盾的无法调和性,并以此来探讨人性和人生的局限问题。小说第一次明确提出“魔力”和“断念”两个概念,并把它作为人性的两个基本层面——理智和情感在小说中充分展现。由此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两者是否能够达到平衡,以及在平衡的过程中人的自然天性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矛盾又该怎样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WTO体系的矛盾与和谐WTO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体系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WTO体系矛盾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关系。WTO体系存在三个主要矛盾,即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矛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WTO协议与成员国国家主权的矛盾。由此,可以将WTO体系的基本矛盾概括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矛盾。WTO体系的发展要经过“对立—平衡—新的对立—新的平衡”的总过程,这是WTO体系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自然的历史过程,现存WTO体系的逝去与和谐WTO体系的建立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和谐WTO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有序、平衡、发展与人和,共赢是和谐WTO体系的基本理念。中国是构建和谐WTO体系的倡导者,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5.
纠纷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和谐社会并非是指一个没有任何纠纷的理想"桃花源",而是指一个纠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社会.因此,及时、有效、妥善地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纠纷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要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矛盾纠纷不断涌现的过程.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更为激化,有些矛盾纠纷最终演变为非理性的暴力冲突,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本文基于对和谐社会内涵和构建思路的理解以及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关系的分析,就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了阐发.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逻辑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具有多种矛盾。因此,探讨逻辑思维过程诸矛盾中什么是基本的矛盾,首先要解决从何处入手的问题。列宁的下列思想为我们指点了路径。列宁指出,一谈到思维,就离不开这样三项:“(1)自然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五大难题。对这五大难题的系统研究构成中国的工业化理论。1、由大机器发展引起的积累与消费的矛盾、管理与劳动要素的矛盾、部门间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均衡导致的利益矛盾、产业结构转换引起的利益矛盾等,使经济关系协调成为实现工业化的首要条件。改革的核心就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2、大机器要求社会统一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遇到了私有制的障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遇到了宏观决策失误和丧失微观活力两大风险。解决难题的出路可能是合理的两权分离方式。3、资源大量投入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资源限制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尖锐。4、社会生产的集中化是工业化阶段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的基本途径。我国目前问题是竞争不足与过度竞争并存;分散生产与过度集中并存。5、我国战略难点主要是:资源结构与发展目标不适应,空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面临多重调整与转换,发展任务与过程本身就孕育着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因素和基本矛盾,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与教学方式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手段与教学条件这四个基本因素构成,这四个因素的集合与相互作用又组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六对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政府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如何对政府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政府绩效评价,论述了平衡计分卡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作用、功能,以及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口语辞的含义及其特殊的矛盾性作了较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要明确口语修辞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建立理论体系,那么,对以下几对矛盾的分析便必不可少;1.口语与书面语的矛盾;2.现代口语与古代口语的矛盾;3.标准口语与方言口语的矛盾;4.口语内容与口语形式的矛盾;5.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的矛盾;6.初始口语与高级口语的矛盾;7.生活口语与艺术口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的急剧转型,从而产生新的民族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产生的.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解决在新的转轨过程中经济的矛盾.中国新疆和俄罗斯、中亚地区是地理上的近邻,在经济、文化、宗教上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民族群体事件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当前为维护中国新疆的地区稳定,我们应该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解决好民族文化冲突问题,在防范恐怖主义政治动荡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以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所探讨的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都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结合.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结合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三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本文对五行学说中矛盾双方之间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合的形式、实质、方法论意义、理论意义及其不足之处作一番探讨.将五行学说的合理内核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既不能作直观的、经验的赫拉克利特式的朴素辩证法的理解和把握,也不能作概念的、思辨的黑格尔式的思辨辩证法的理解和把握,更不能作古希腊芝诺的"二分法"式的诡辩论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对它作实践辩证法的即从实践理解的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人们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误解,正确地理解、把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去把握、分析属人世界中的一切属人矛盾--即由人的活动所生成发展的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发生了由批判到建设的转换,"构建和谐社会"是宣示这种转换的方向性口号.从发生这种转换的基本历史经验出发,人们能进而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新适应,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平均价值和奖励价值之间矛盾的能动驾驭.  相似文献   

17.
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价值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体维度看,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方法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汇聚民智民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共识、力量、智慧和人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一部法律制度史,实质上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及其演变史.从法理学研究的角度,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比较西方学者和中国学界的不同观点,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价值关系地位以及目的和手段等方面解析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并对权利和义务何为本位作简要的讨论,指出其变化性对它们的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谷城教授的立论是:“矛盾既是可以解决的,就必有不矛盾的时候,就有无差别境界或不矛盾境界。这一境界存在于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开始,旧过程完结新过程发生之间。”他无疑认为“无差别境界”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矛盾的解决”?所谓矛盾解决只是指事物经过质变而解决了旧的统一体中的矛盾,旧的矛盾发展过程让位于新的矛盾发展过程,而并不是说没有一切矛盾了。客观辩证法告诉我们,由于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因而在前一种事物中必然有着发展到后一种事物的内在因素,在旧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就已孕育着新的矛盾(这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搞好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根本上讲,不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债务沉重、冗员过多,以及技术装备陈旧落后等一系列困扰国有企业的种种难题,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通过转机建制,解决诸多深层次矛盾,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基本条件。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留给国有企业的多道难题,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下子全部解决,显然要经过一个逐步解决的过程,即过渡期。而在整个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