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殖民女性主义形象批评致力于清理文学经典中的“第三世界女性”形象,她们指出了支配性形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及其危害,号召后殖民女性能在重写经典和自我定义新形象中摆脱刻板印象,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2.
杜霞 《齐鲁学刊》2004,(4):49-5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试图在对女性本体经验的表达中建立"女性自我"的内在联系,但其对性别体验特异性的强调和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刻意维护,又导致了女性主义写作与男性世界的隔绝。这种性别和文化立场上的孤绝姿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主义写作的深度开掘。  相似文献   

3.
吴颖 《浙江社会科学》2012,(5):145-148,160
影视作品中的"凝视"是编导主观意图的体现,常常带有鲜明的性别色彩。在男权影像中,女性总是被"凝视"、被消费和被规约,而女性主义影视则以破坏男性视觉快感的方式来颠覆传统男性文本对女性神秘化、妖魔化的想象和叙述。然而长期处于传统男权文化结构中的女性主义导演,有的摆脱不了潜意识中的男权阴影,有的又激进地极端排斥男性,这都导致了女性"自塑"的举步维艰,女性的自我形象也不免存在或过度强势、或模糊脆弱等明显的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4.
金文野 《学术论坛》2007,30(12):143-147
倡导性别平等,追求男女平权,致力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和自我人格的完善,是女性主义文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内容.在全球化视野下,特别在中国当代创新图变的性别文化语境、性别文学创作及性别理论研究的整体格局当中,这种久被忽略的文学内容和思想内涵越发体现出毋庸置疑的意义与价值其一,它从鲜明的女性立场出发突入陌生的"性别"禁地,开启了一片有助于性别教育和性别研究的性别文学新天地,极大促进了女性的思想解放;其二,它以锐利的女权意识对传统男权观念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全面解构和批判,用文学审美和性别审美的方式实施最基本的女权启蒙;其三,它以两性的和谐、平等发展为价值理念和终极目标,积极建构没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健康良好的性别新生态.  相似文献   

5.
双重解构:论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实践中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茂林 《江汉论坛》2007,9(5):119-122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文学批评放在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文学、自然、女性、文化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策略是:质疑、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其文学实践是研究自然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揭露、批判物种歧视和性别歧视;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女性意识;质疑和解构西方思想中文化-自然和男人-女人的二元对立,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生态女性主义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已走过近三十载的历程.其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开放三个时段.从性别的视野研究文学,重视女性文学文本,关注、重视女作家,关注、重视女作家独特的性别创作体验、性别创作特质,建构女性文学研究学科,以及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过渡到"性别诗学",可谓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探索的重点与取得的业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又有其严重的不足.这首先表现在部分学者在对西方理论嫁接上的生吞活剥.其次,中国古代本土思想文化资源的缺失.再次,研究对象的偏嗜与评判标准的绝对化、单一化.放眼未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许多条路可走,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本土化以及将相对封闭、狭窄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拓宽为相对开放、广阔的性别诗学,或者称为"性别批评",将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以福柯思想理论为基础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从自我监视、规训、惩罚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巴塞尔姆改写自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白雪公主》的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从而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视阈下女性身体与男性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台湾,就迅速被台湾女性主义者接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兴起满足了台湾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兴起和发展,揭示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不断发展的成因,总结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她的作品对父权社会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胆的批判,提出一系列女性主义批评文学理论和"双性同体"思想,并深刻剖析了女性受压制的根源。本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切入,借助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对其最具特色的小说《奥兰多》中主人公性别的改变、追求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进行分析,解读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女性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团体内部的异化和压迫进行关注,并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认识论。英国女剧作家卡丽·邱吉尔的《上等女性》充分揭示了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了二元认识论陷女性于对男权模式的不自觉模仿,体现了女性文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表象看,<橘子红了>中的女性形象是封闭争懦弱的体现,但恰恰是她们的命运启示了女性主义在中国大地最初的萌芽.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土壤里有着天生的敌人,那就是封建礼教对她们的束缚与压制.她们也只能在其中消耗着自我,最终与男权达成一致共谋.女性主义在我们的视野中频频出现,始作俑者的媒体发挥了它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男权社会中,男性始终居于统治地位,是社会的优等公民,而女性则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被视为他者。因此,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经常受到歪曲,她们要么被描写成美丽纯洁的天使,要么被定义为悍妇、巫婆,而且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是以男性文本及经历为基础。鉴于此,为了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者纷纷致力于挖掘被传统文学史淹没的女作家及其作品,建构女性主义自己的文学,威拉.凯瑟就是被重新发掘的女作家之一。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简·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女性主义研究者视为一篇女性独立宣言。简.爱也成了女性个性解放的典范。但20世纪美籍印裔的著名女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却将其置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对其进行审视,发现了其背后所隐含的种族问题,并对其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式阅读。  相似文献   

14.
于档 《晋阳学刊》2008,(5):112-115
新时期女性散文是当代女性作家创作中最为成功的部分之一,也是诸种文体中女性主义意识表达最为直接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拓展,主要是从女性的自我处境表达、自我确认、自我反省三个方向展开的,具有女性意识的先进性。但近十年来,消费文化的泛滥成为影响女性散文进一步发展的负因素,散文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有消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战洋 《天津社会科学》2006,6(6):107-110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模型缺乏女性视角,被批判为“性别盲点”。因此,女性主义者们试图建立包容女性的“女性公共领域”,南希.弗雷泽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基础做出了批判,试图通过公共领域的多元化来建立女性公共领域。但其理论却摇摆在包括平等在内的启蒙价值和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之间,她所提出的女性公共领域也因此自我挫败,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6.
舍勒于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的末期,对其成败进行了初步总结。舍勒是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女性主义运动的,他认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未来意义在于形成一种体现女性价值的"女性文化"。舍勒的"女性主义者"身份要打折扣,因为他在男性价值与女性价值孰高孰低问题上显得犹豫。无论是在定位男性价值与女性价值,还是在陈述性别差异时,舍勒都表现出了对女性浪漫的欣赏态度。在舍勒看来,女性是一种比男性更接近整合性的存在,实现这种存在也是舍勒对女性主义运动目标的终极设想。这一对女性看似肯定的价值定位,实际上回避了性别平等问题,并没有真正翻转男尊女卑的评价,反而强化了建立在传统二分观念基础上的性别结构。  相似文献   

17.
身体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阿里夫·德里克说:"身体是资本,也是象征的符号;身体是工具,也是自身控制和被控制被支配的‘他者'--在身体和社会之间,具有多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女性主义的"躯体写作"便是通过放纵自我躯体生命、强调女性写作的无与伦比性.当然,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一个"显性"意象,身体代表的又不仅仅是女性主体重申自我的企图,在当今女性处境依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因为物质主义的甚嚣其上与道德自律的松动,"只有一具躯体"的女性因为利益关系进行身体交换的题材在当今小说中可谓屡见不鲜,这便构成了同女性身体息息相关的另一大主题:物化.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浪潮,形成众多派别,以社会性别为基点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它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中国学术界既建立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批评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仍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者大力呼吁:“在翻译中也要争取女权,即在译文中让女性的身影尽量被看到,女性的声音尽量被听到”,以反抗文本的男性中心和女性歧视,突显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并以此影响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界定。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哲学,翻译标准等六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正是女性的这种反抗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男性学者热情参与西方女性主义的译介和阐释,积极进行女性主义理论的批评实践的梳理研究,试与钟雪萍先生商榷,并解决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盲点:女性主义是女性自己的事情,国内男性理论中心反应淡漠.其实.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内男性理论家、批评家的努力,男性学者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之所以存在男性不关注女性主义这个盲点,究其原因:其一.女性长期以来所处的"第二性"地位,导致女性形成了男性是不会关注女性主义的误解和偏见;其二,因为存在少数男性误解和抗拒女性主义的现象,女性则以偏概全地得出男性不关注女性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