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呼吸不同于人们的自然呼吸,它有自己特殊而又严格的要求。吸气要求“深”、“快”、“稳”.呼气时则要求“稳”、“匀”、“灵”。学习歌唱艺术的人要达到有关呼吸的上述正确要求,需经过长期的训练.当前声乐教学中流行的呼吸训练偏重于吸气训练,其形式有三种:一是胸式吸气,二是腹式吸气。笔者主张采用第三种方法,即胸腹联合吸气法,其法如下: 一、叹气式的吸气叹气使人感到肩部胸部统统向下放松,叹气使气息落到底部丹田处,叹气式的吸气特别适合于喉头  相似文献   

2.
歌唱有四个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其中最根本的是呼吸,它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歌唱的呼吸主要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纯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式呼吸。如果要做到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呼吸,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相似文献   

3.
"美声唱法"在大众的心理上普遍是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对而言的。其特点是:歌唱要求的气息是深的、有弹性的、可自由控制的长的呼吸;声音位置要高,并且非常注重整体共鸣;语言上特别讲究要打开腔体把字咬到腔体里、唱在气上。用这种方法演唱,声音既得到统一又有柔和的色彩,它目前已被世界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也成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然而,我们时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声乐老师和学生一味地追求"美声",不管是唱外国(主要是意大利、法、德)歌曲,还是中国歌曲,对声音过分注重,生怕美声味不够,唱的中国歌曲却让人听不出"中国味",这就陷入了美声教与学的误区。鉴与此,笔者尝试对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4.
学习和掌握美声歌唱的过程 ,等于用我们的歌唱训练来制造我们的嗓音乐器。歌唱的要素包括 :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 ,在歌唱的整个过程中 ,这四个要素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是一个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美声唱法要求真假声要科学、适度、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个共鸣腔 (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 )要合理使用 ,统一调配 ,以达到混声共鸣 ,从而使声音上下统一  相似文献   

5.
参加2000年东北三省、内蒙古艺术类音乐专业考试的考生暴露了许多问题,急需加以引导和解决. 1.考试中发现,很多学生错误地运用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表现为声音浅,气息僵,气息运动不起来,声音没有弹性和表现力.有一部分学生声音直、缺乏色彩,喉音重,声音发散不集中,共鸣不统一,吐字不清……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考生对自己的"乐器"及改造和建立"乐器"的过程不了解.因此,考生一定要注重加强基本功训练,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良好的歌唱呼吸系统,学会如何控制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运用这种呼吸法将解除胸部的僵硬紧张问题,达到呼吸支点明显,音量、音域扩大,声区统一,声音具有表现力.那么如何去练呢?(1)吸气要柔和平稳,胸部自然张开(非常兴奋、非常惊讶时的状态),横隔膜向两侧伸展,但不要用力过大,不要有屏气的感觉,否则声音就会僵.(2)吸气要鼻、嘴同时吸,要快而深,不要有声音,呼气要稳、均匀.(3)气息吸入后,要学会善于保持,同时要感觉打开喉咙,把喉咙放低(打哈欠的感觉).有了良好的呼吸方法,考生还要注意演唱时声带一定闭合,使有节制的呼气与声带正常的振动密切配合,感觉声音是用气息来支持住的.同时,要注重运用歌唱的整体共鸣,使声音响亮、悦耳,具有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和出发点。这里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美声歌唱前的呼吸训练、美声歌唱中的呼吸运用等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实践经验 ,探讨声乐训练中呼吸技能的培养 ,以帮助演唱者正确理解歌唱呼吸方法以及在歌唱中掌握对呼吸的控制 ,为学好美声歌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略论歌唱呼吸与美声歌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和出发点.这里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美声歌唱前的呼吸训练、美声歌唱中的呼吸运用等四个方面着手,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声乐训练中呼吸技能的培养,以帮助演唱者正确理解歌唱呼吸方法以及在歌唱中掌握对呼吸的控制,为学好美声歌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呼吸在歌唱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首先必须了解呼吸的器官和原理 ,概念要明确 ,使抽象的声音变得具体化、更直白、更清晰。在教学中 ,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 ,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要求声音集中统一 ,有穿透力 ,有持久性。总之 ,只有基本功打扎实了 ,才能更好地表现声音。  相似文献   

9.
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正确地歌唱呼吸法、呼吸与美声歌唱等几个方面着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呼吸与美声歌唱深厚的渊源关系,即美声歌唱的基石是正确地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从而阐述了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是各种声乐技巧的“能源”  相似文献   

10.
"咽音"作为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一种妙方,是歌唱教学中应该吸收和借鉴的优秀经验成果。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咽音",科学地处理好气息、声带和发音管的平衡与配套关系,就能使他们的歌声变得明亮结实、通透优美,在演唱中完美地把高、中、低音贯通,从而起到大大增强声音穿透力、持久力和表现力的作用。"咽音"不仅对美声唱法有特效,同时也可为民族唱法所用,把"咽音"练唱法融入歌唱教学,将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训练中正确理解“美声”和“民族”这两种唱法的概念、特点及风格是十分重要的。“美声”发声自如,声区统一,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读字清真,讲究连音技巧,善于控制音量,注重声音的穿透力,要求高位置共鸣、良好的歌唱呼吸和相对稳定的喉位。民族新唱法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演唱传统基础上,从声乐训练上大胆向美声唱法学习,注意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的运用,同时也注意到真声色彩的发挥,充分发挥各腔体的共鸣效果,追求高位置共鸣和正确的呼吸支持,咬字清晰,发声圆润通畅,明亮悦耳,民族风格强,而且扩展了音域,声音的可塑性强,演唱的路子宽,还能演唱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在实际训练中,这两种唱法应互相汲取。  相似文献   

12.
歌唱的呼吸与咬、吐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唱是一门科学,要想获得流畅、优美的歌声,需要掌握科学的歌唱呼吸与咬、吐字方法。歌唱的呼吸一般采用胸腹式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训练方法有:单独做无声的呼吸练习;重视每一句的起音;声音走向与气息走向是相反的;唱高音时,要多想气息少想声音。歌唱咬、吐字中的咬字是指声母的发音过程,吐字是指韵母的发音过程。汉字的发音分为字头、字腹、字尾,歌唱的咬、吐字要求有干净利落的字头,流畅圆润的字腹,清晰准确的字尾。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共声乐选修课主要讲授声乐的基本理论和演唱方法,采用分层次教学、分声部训练、分唱法辅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及其特点简介。各种唱法都要首先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而科学发声方法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呼吸练习。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于1991年9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先生以及前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声乐专家尼娜先生。在声乐方面得到再一次系统进修、学习、观摩的机会。 通过学习、练习和观摩,对意大利美声学有了较清楚的概念,归纳起来是:学习意大利美声唱法,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科学的发声训练以及歌剧表演所需要的技巧训练,二是意大利歌唱语言即吐字;三是行腔(英语是1ine,意大利语是linea),也就是演唱乐曲时应很注意音乐的线条。下面仅根据个人学习中的体会谈谈关于吐字和行腔。  相似文献   

15.
歌唱呼吸分为胸腹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而腹式呼吸法是最适合歌唱的,掌握了腹式呼吸技法就能演唱出最优美的歌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的声乐教学、演唱的发展,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两者之间的界限在人们大脑中越来越模糊。笔者主要从气息运用、共鸣腔体、语言发音特点三个方面研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以期对声乐教学、演唱有所启迪,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唱法。  相似文献   

17.
政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考力,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十分重要。思考力可分为显性,隐性和临界三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挖掘学生的隐性思考力或激发学生的临界思考力,使其转化为现实的显性思考力。为此,必须克服传统教学中导致学生思考力水平下降的因素,在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进行开放性试题训练、探究性教学和支架式的反思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求同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歌坛已经形成了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鼎立的局面。意大利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系统的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因对美声唱法的尊崇,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吸收美声唱法的成份较多,在演唱上逐渐淡化了应有的中国特色。因此,在借鉴美声唱法长处的同时,应该求同存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体系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并存。这种格局是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后逐步形成的.由于目前声乐界对不同唱法的判定标准不够明确,加之一些同志对民族声乐缺乏全面的了解,所以.许多教师都宣称自己是美声学派,甚至一些本属于民族唱法的教师也认为自己教的是美声唱法。这种状况,不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不利于建立中国的声乐学派。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作一个科学的界定。当今世界,各国、各声乐学派林立.这些学派的异同是什么?区别不同派别的依据是什么呢?首先,从发声角度看,各学派的发声…  相似文献   

20.
美声唱法原则是歌唱方法的科学依据,是进行科学、规范、有序的歌唱技能训练的基础。本文探讨了美声唱法原则与歌唱机能调节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美声唱法原则进行歌唱技能训练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