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马克思、恩辂斯合写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历史的理论为依据,拟就马克思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得失、尤其是方法上的得失进行粗略的分析评价。 一 1、马克思历史观提出背景及其历史观 把历史观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以探讨,通过对以往历史观的批判,来建立自己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本书重点论述的主题。全书属论战性著作,真正正面的论述只出现在本书第一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这章共65页,而“历史”一词则反复出现了167次。其中,专有一节谈论历史。从中,我们能找到他历史观和历史理论的详尽发挥。  相似文献   

2.
科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同资产阶级社会理论的根本区别,阐发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特质和内涵,分析了政治经济批判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历史观内在统一的革命理论.本文最后对于如何理解科尔施后期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历史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恩格斯曾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对此究竟应当如何具体理解,特别是对认识论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他和马克思只是作过一些原则的说明和提示,而未能给予系统的阐发。在他们之后,特别是在近年来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虽然时有人注意到这一问题,但也未见有详细的论述;更多的人则是把它们视为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不大注重它们之间有何关系。这样,由于不少人对认识论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未能正确把握,就影响到对认识论和历史观乃至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解。因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观的内在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很有  相似文献   

4.
考茨基于1919年底至1927年9月写成、1927年由柏林狄茨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中译本为六分册)。对这部巨著,我国学者多年来没有人去翻阅它,直到现在才有一些对它的评论,而且几乎都是否定的。例如,1987年出版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说,考茨基“1927年写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他的修正主义哲学代表作,公开地、  相似文献   

5.
人物新闻现象的历史观根源焦国标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它是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诸如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动力、去向等等问题的回答和解释都归历史观的范畴。历史观有相互对立的两种,即唯心主义历史观或叫历史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叫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6.
纪念马克思,学习马克思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转变,创立崭新世界观的历史,对于我们贯彻十二大精神,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继续开拓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有重要的意义。一、光辉的道路伟大的变革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集中地表现在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的转变上,又同他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正> 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王船山,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破除前人的旧说,别开生面地创新。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学术界都一致肯定它达到了当时所可能达到的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至于他的历史哲学思想究竟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则在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觉得船山在历史观上是有新贡献的。他的历史观可以说是朴素的唯物史观,这与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那里,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利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解决社会历史问题形成的符合社会历史实际状况的科学结论,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是统一的,没有明显的界线.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的同时,却走向了极端,他们割裂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以致歪曲和否定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唯物史观"的旗帜下大行"形而上学"之实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并有逐步蔓延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下大气力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作者将杨慎的哲学思想放在明代整个唯物主义思潮中,从宇宙生成论、认识论、人性论和历史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杨慎的哲学思想是明代中叶的社会矛盾和思想矛盾的反映,是对宋明理学批判的结果。他的思想影响到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等。应当恢复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廖仲恺(1877—1925)是我国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的诚挚朋友。他虽没有哲学专著,但在他的一系列政论性文章和讲演中,蕴含着颇为深刻的哲理性,透露着他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观,体现了他鲜明的进化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的认识领域占着统治的地位。但是,也有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进步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曾力图用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尽管他们的社会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但这种努力和尝试应予重视和研究。下而就荀子社会历史观中的某些唯物论因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沦中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是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原理同一般唯物主义所一贯坚持的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前期的伟大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我国的历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他在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研究司马迁的社会观,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他的社会观,是他的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观两部分,已作为世界观问题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三期发表。因为这个问题需要相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侯玉琪,肖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揭示中国现代化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其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人把握他...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他还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相似文献   

16.
傅山是明清之际的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那一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美学家。他的诗文写得很清新,还工书法、金石篆刻和绘画,书法在清初有“国朝第一”之誉,“画入逸品”。因此他的一系列关于美学问题的命题和论述,既有思想家的深刻性,又有着文学艺术家的准确性。他既强调文艺创作的真,显示了那一时期美学思潮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又重视文学艺术家的人品操守,并把这一点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显示了他的思想理论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他富有说服力地论述了真善美的统一。遗憾的是,傅山的这一美学遗产并未引起我们学述界应有的重视,一些美学家在谈到那一时期的美学时,往往只讲王夫之,而对子傅山,却未予理会。实际上,傅山的美学理论,特别是他对于诗歌和书法艺术的论术,在理论价值和思想意义上,并不比王夫之的诗歌美学理论逊色。更由于傅山的思想理论“皆反常之论”,而王夫之则自居正统,因而两相比较,傅山的理论体系更少保守性,更具进步性。  相似文献   

17.
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 ,也应当把其放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去考察 ,使实践范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应具有一致性 ,其意在于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在 1 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 ,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 ,这种唯物主义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冯憬远先生对船山学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船山认识论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冯先生认为,船山认识论的明显特点,是在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知行关系等问题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初步结合。二是挖掘了船山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具有深刻辩证性的唯物主义因素。冯先生指出,船山历史观的核心无疑是他的历史必然性和合规律性思想。船山不仅揭示了历史演变有其必然趋势,而且认定在这种必然趋势中贯穿着客观规律性和合理性;不仅考察了历史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而且得出了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和时势造英雄的结论。三是指出了船山的有无观把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无观推向了顶峰。冯先生认为,船山从世界的物质性论证了世界的实有性,指出了物质实在性是世界的根本特性;"诚"则是一个最普遍的物质实在概念。可以说,冯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缩影,他在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是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和核心。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是统一的。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实践论和认识论 ,确立了实践标准。“推广论”割裂了认识论与历史观、实践论和认识论的统一。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理论 ,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实践标准理论的展开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同任何一种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一般哲学观,以及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看法,即自然观和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三部分组成,恩格斯曾从辩证法的角度作过说明:“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然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却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组成部分。这个“两部分说”和本文将要阐明的“三部分说”,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构成的说明上,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自然观是教科书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部分)”,马克思的历史观是教科书体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由于“三部分说”中的一般哲学观在“两部分说”中缺如,因而“三部分说”中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就与“两部分说”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有了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