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如何开展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估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按照米切尔评分法所划分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类别,结合公共品供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可将公共品供给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为出资方、内部管控方、具体实施方、外部管控方、普通公众、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等七大类.与评估对象利益相关程度较高的评估主体,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并不一定是最可信的.这是因为,评估效度最高的评估结果来源于与评估对象利益相关程度一般的评估主体,而利益相关程度较低的评估主体得出的评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估涉及时间和成本的耗费问题,建议采纳利益相关程度较高和一般的评估主体所得出的结论,并依据具体情况设置权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制度变迁与结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不能为农村居民大规模地直接提供基本公共品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促使农村社区以自给方式满足自身基本公共品的需求,实质上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品的国家主导型(或指令型)社区供给模式.这种国家指令化的社区供给模式反映了中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主调是将农村基本生活品最大限度地由市场供给.在此期问,农村最低限度的基本公共品供给实际上还是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当前,随着国家宏观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农村基本公共品供给正在发生从"国导(有)民办"到"国主民辅"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公共品的供给与政府行为,尤其是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增长的片面追求可能会忽视其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越位"和"缺位"行为、融资的变通行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推诿行为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激烈等导致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地方政府行为出现偏差的制度根源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以及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1999-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房地产税显著提高了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而土地出让收入则更多地投入到了经济性公共品领域.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收入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房地产税显著增加了东部的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但对西部影响有限;土地出让收入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性公共品影响最大,对西部的影响则不显著.我国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投入,去“土地财政”以及构建以房地产税为主体的地方税收体系是我国未来的改革方向,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障碍与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非均衡或非均等性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难以在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运用中体现出来.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正公平价值缺失、通用指标体系的框架难以容纳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单一治理结构等形成了均等化进程的障碍.消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障碍应着力于:厘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绩效评估价值、建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促进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是决定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需要完成各种工程建设,而且内含着基层各部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协调过程。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涉及的诸多关系问题、利益问题都属于基层治理问题。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决策机制是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不断演变,农村税费改革前其主要受资金来源问题制约,农村税费改革后其主要受供给决策机制影响。成都市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将资金投入与基层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并在村级治理中构建分配型民主机制。实践证明,分配型民主机制有利于较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对于解决国内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关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青岛市农村公共品供给遵循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基本原则,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解释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发展的程度、成因,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与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跨行政区公共问题对传统行政结构和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区域公共品"问题的论述多限于区域公共品"生产"环节的技术性改进,而对其"供给"环节少有关注.对"供给"环节中地方政府的主导性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协调体系进行法制化制度下再造,才是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公共品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传统经济学关于公共品的讨论集中于提出公共品供给的帕累托效率条件,而现代公共经济学则围绕着各地区间为流动性税基而展开的税收竞争能否保证地方公共品得到有效提供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发展出一个简洁而又不失一般性的模型,可以利用模型研究流动性、税收竞争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相关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如果地区间是同质的、且每个地区只能以从源征收的资本税为公共品融资,则地方公共品将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模式,文章通过对福建省整体实施情况以及对33个县382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对“一事一议”制度运行绩效及其评价进行分析发现:“一事一议”财政美补制度实施以来,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热情得到了激发,农村公共品供给得到一定的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制度优势逐步体现,有效激活了原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生命力.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博弈视角下农村社区公共品自愿供给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公共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农户是否能成为农村社区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运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和重复博弈的分析方法表明,在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中,要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使自愿合作供给成为现实,就要将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并相应地引入激励机制,才能使合作供给长久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特殊教育公共品供给大致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供给时期、多元主体供给改革时期和公共服务探索时期三个阶段.当前,主要存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供给的混乱与失范,社会公共参与供给及其决策、监督的不足和特殊学校自主发展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强化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框架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社会参与供给制度,加强公共品供给的法制化建设,创新和完善公共品供给方式,并对特殊教育公共品进行特殊教育需要意义的特殊设计,确立和维护好特殊教育公共品领域边界.  相似文献   

13.
转型发展时期代际公共品的供给困局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公共品是指超过一代以上的人分享使用的产品.其特点决定了它总是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局.从总量上看,代际公共品供给不足;从结构上看,代际公共品的供求错位;从规范分析看,"好"的代际公共品供给不足.在转型发展这一场涉及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中,代际公共品的供求机制、供求格局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困局.因此,充分认识代际公共品供求机制、供求格局的变化,正确发挥政府的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供给是破解上述困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公共品供给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并以一项不成功的饮用水工程作为例证,从中发现: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使得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品的付费消费持谨慎态度;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忽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失败的公共品消费经历会降低农村居民再次参与公共品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从前古典时期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滥觞到古典时期亚当·斯密的整合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转换,思想家们对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博弈的思考产生了不同的公共品供给观,这是现代公共品供给理论的思想来源,也是不同社会制度选择的思想基础.公共品供给的经济思想试验证明,实现公共品可持续供给的前提在于建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激励相容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城乡二元结构、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不完善等主要根源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因此,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等措施来逐步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村庄公共品供给并不相同于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地方政府行为.在我国,村庄公共品供给质量受到乡村关系体制、村庄治理结构的一定影响,但更主要受到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因此,当前应该加快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没有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与现实文化背景,出现了盲目照搬和复制西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做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就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使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议题,阐释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框架,以期形成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制度体系以及评估方法的系统考察,最终探寻适合我国政治体制、管理制度和文化背景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理论范式来分析人们的道德行为.正如公共选择理论取消了私人领域的"经济人"和公共领域的"政治人"二元区分一样,我们进一步地把"道德人"和"经济人"看成同一个人.因此可以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理解为一种物品供给,道德行为这种物品具有正外部性,是一种公共品.正是这种公共品的特征决定了不能依赖自发的秩序来增加伦理道德的有效供给.在建立市场经济的伦理规范过程中,政府必须承担起增加道德供给的责任,政府的重要责任就是要提供正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表明,个体化基础上的灌溉方式无法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入农田,"不合作"所带来的农业风险并不亚于旱灾.乡村干部缺乏治理资源,村庄缺乏内在约束力,包括水利在内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剧增.要使"减负"真正成为"增收",尚需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而非抽象的"国家退出"所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