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维稳内涵,片面追求刚性稳定;运动式维稳模式有陷入“越维越不稳”的趋势;压力型维稳机制导致维稳成本居高不下;维稳的具体工作手段局限于强力压制及经济补偿。法治的实体正义能够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法治的程序正义更有利于化解利益纠纷;法治整体运行能够筑牢稳定的基础。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机制;规范社会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段明 《学术探索》2014,(9):35-38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改革的总目标,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理念与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一重大转变对于"维权与维稳之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维权与维稳之争"将不再是民间呼吁与官方政策之争,而将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变革背景下在制度框架内进行对话。这种制度内的对话与制度框架外的理论之争有着本质的不同:制度框架外的"维权与维稳之争"关注的是学理上的探讨,包括两者的内在联系与对话的可能;而制度框架内的"维权与维稳之争"则关注在实际中两者如何展开对话,包括对话机制的建立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侯圣鑫  贾倩 《理论界》2013,(3):33-36
当前我国社会维稳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既有转型期社会利益冲突频繁、矛盾多发,也有维稳机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在内。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维稳机制进行分析,揭示维稳困境的出现实际意味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的运作失灵,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构建有效维稳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既顺应了全球治理结构变迁的总体趋势,也为我国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减少基层不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便是在社会治理视域下对基层维稳工作创新的有益探索.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是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创新动力;由科层式到网络式的治理结构转型,由各自为战到多元互动的运行机制转变,由分散规制到系统构建的制度安排,是这一创新实践的经验所在.同时,也必须看到,如何保证基层维稳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和配置,如何进一步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自主性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维稳问责的日益强化与公众日益凸显的利益诉求导致基层维稳运行范式朝着非理性的方向发展.综观我国的基层维稳情况,其面临着运行成本非理性、运行行为非理性及运行目标非理性的困境.我国基层维稳机制运行理性化的建构路径是:改变目前基层政府直管的维稳模式,通过基层维稳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实现维稳运行成本的理性化;改革目前基层维稳中的压力型模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型维稳运行范式,实现维稳运行行为的理性化;扩大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空间,将基层维稳的目标从静态稳定转变为动态稳定,实现维稳运行目标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6.
基层维稳视阈下的“民权保障”包括公民的经济权利保障、社会权利保障与政治权利保障.在基层维稳过程中我国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被公权力公然侵害的发展态势,这是造成基层维稳机制无序运行的根源.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属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畴,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基层政府治理方法上的变革,核心应当是通过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使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能通过权力与权利的良性互动而相互制约,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能通过权力与权利的制衡得以消解.要保证基层维稳机制的有序运行,其逻辑起点应当从“保障民权”入手,谋求建立一个动态的、均衡的“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7.
庄祺 《南方论刊》2014,(3):30-32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新时期下农村基层的维稳工作是地方政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村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关系着中国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全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因素。本文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基层社会维稳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维稳工作的几点看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谌艳青 《理论界》2014,(7):89-91
涉众型经济犯罪触及诸多方面的利益,特别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和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出现大量不稳定因素。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维稳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维稳形势复杂多变,导致目前维稳工作还存在重视不够、思路偏差、监管缺位以及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在预防机制、处警能力、危机公关以及群众工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加强维稳工作。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既对基层维稳提出了挑战,也给基层维稳创新提供了机遇。社会管理之于基层维稳的价值在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社会管理对基层维稳也在理念、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基于社会管理的要求,基层维稳创新的路径包括转变维稳理念、构建维稳体制和创新维稳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面临着多层面、多维度的挑战。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法宝,与基层维稳工作存在内在的逻辑契合。"一切为了群众"指明了基层维稳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指出了基层维稳工作的根本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基层维稳工作的基本方法。反观现实,个别基层工作人员群众意识淡薄、群众价值不彰、群众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不强等,制约着基层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应努力实现由"应急维稳"向"体制维稳"转变;由"刚性弹压"向"柔性疏导"转变;由"虚弱软散"向"科学坚实"转变;由"生变处置"向"前移预防"转变;由"关注现实"向"核心利益"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