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许多方面与现代法治的精神相背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被确立为我们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很有必要审视伦理道德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促使其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转型,进而推动整个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推进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并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实践中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势在必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必须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培育和确立新的现代伦理观念,建立健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使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道德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道德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郑桂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其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如何,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优秀伦理道德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两次知识产权法制化的进程都与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直接相关。世纪初中美第一次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合作,催生了近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由于缺乏内在需求动力,近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移植失败了。八九十年代再度出现的中美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合作,加快了中国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进程,由于这一过程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同步,它不但对中国建立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化进程的教训和经验表明,在中国融入世界过程中,只要处理好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关系,外在因素是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认传统伦理道德到近代伦理道德,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历史转型.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产生其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是由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已经腐朽并开始瓦解,新的生产方式逐渐生长,并在伦理道德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社会需要一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为这一新的经济因素进行辩护和论证,并打破旧的伦理道德体系对新的生产方式的束缚,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民…  相似文献   

6.
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需要全面发掘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国家是什么"这个问题上的论述,重新梳理他们关于国家演变的观点,同时应注重研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考虑特殊国情对现阶段国家的复杂影响.对有关现代文明国家建设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民主化进程中的群众监督、法制化进程中的文化力量等问题,应当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特征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对学界已经取得的共识进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很多,但最能反映其本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以德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②整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③反省内求的道德修养。④不偏不倚的处事态度。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消极方面,文中也作了概括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但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悠久、良莠杂陈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国外在行政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如设立政府道德办公室、设置伦理道德巡视官、行政道德法制化等,对新形势下我国干部道德建设有所启示。可以通过坚持不懈地反思伦理价值、构建道德的基础性行为规范、完善伦理道德净化机制等五个途径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荣辱观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忠君爱国、崇尚礼仪、孝敬谦让、仁义忠信、勤慎廉直等构成其主要内容,其主要内涵集中体现在知耻,取义,求誉。在凯歌前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并弘扬传统荣辱观的精髓,对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宏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道德的文化意蕴及其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市场经济的功利目标造成了新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传统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创造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扬弃,汲取其精华,从而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伦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李进 《云梦学刊》2011,32(4):157-158
沈汉达校长的新著《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化进程研究》,历史脉络清晰,国际比较简练,政策建议富有见解,是一名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中的自觉思考和探索,也引发了我对于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从总体上说,职业教育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和数以千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中国儒学对中国社会进步有重要的贡献,这就是作为儒学基本特质的儒家伦理道德精神——对家庭、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为中国近现代的一次最伟大的民族觉醒“五四”运动铺垫了精神基础,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需的动力和秩序两个条件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因素。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本身也获得了新的理论进展,这就是对民主与科学的认同,以及在现代观念背景下的儒学形上学的重建和儒学超越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久弥坚的理想与追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法制社会的确立 ,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存在必须进行重新定位 ,权力的社会角色注定要实现由道德认证向法律界定的转换 ,制度创新成了中国社会实现法制化的必由之路。由于道德社会整合模式拥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势必受到传统社会道德因素的排斥和掣肘 ,所以 ,法制欲在中国社会找到理想的契合点 ,关键在于对传统道德社会非法制化因素的深入剖析与破解 ,其中 ,对贵为传统道德社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康德哲学及其伦理道德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传入中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初期,蔡元培、杨昌济及青年毛泽东等中国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导入和传播康德哲学及其伦理道德思想,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系统地研究和吸收康德的学说,并联系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努力将其改造转化成为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从而为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康德哲学及其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管理伦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和理论体系下的管理制度与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而制度伦理和法制伦理是管理伦理的现代化发展推进社会道德、组织道德、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阶段,也是推进社会伦理道德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结果.文章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管理伦理、制度伦理、法制伦理的基本概念,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及与现代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了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伦理和法制伦理的当下性建设就必须推进三个伦理概念及其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儒家思想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伦理道德方面,伏尔泰将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视为楷模,将其当成了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巨杖”,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宗教方面,他在探究儒家博大、宽容而有节度的品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和鉴别,加深了对欧洲教会弊端的认识,提出了自然神论。  相似文献   

18.
王垒 《学术研究》2007,2(5):110-115
儒家孝道伦理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里体现了传统父家长制的家庭伦常与专制政治纲纪的紧密结合。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宣告结束皇权专制统治以后,它仍然像幽灵一样缠绕于国人的脑际,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民族精神痼疾。历来的专制统治者,总是热衷于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延续儒家孝道传统而肆行专制愚民政策。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在发展民主政治的世界潮流中,儒家孝道伦理道德体系与传统专制政治机制走向彻底的崩溃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先进文化要实现创新 ,必须要做到 :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化进程进行整合 ,对全球化潮流中文化冲突有效整合 ,对市场经济与社会秩序进行整合 ,对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整合 ,对同时并存的几个时代进行有效整合 ,才能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孝亲观:中国佛教伦理道德的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社会就存在着儒家血缘第一和家庭本位的伦理道德观念,而孝亲观则是这种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与核心。由于“孝”被儒家抬高到了人生最高行为准则的地位,因此,原本体现人伦关系的孝父观念被投影到封建官僚政治上就放大成了忠君思想,君臣关系也被儒家伦理道德化了。印度佛教伦理道德主张等平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