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0年5月始创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以来,民族研究所就致力于民族学科建设,历经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青海地区民族学学科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两部风格,出版《青海地方史略》、《青海省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撒拉族档案史料》、《撒拉族史料辑录》、《青海民族史料摘抄》(明实录)、《十族族源讨论集》、《青海民族史料辑录》(上卷第一、二分册)、《民族语文散沦》、《青海民族史入门》、《民族学探索》、《青海少数民族》、《撒拉族政治社会史》、《民族宗教问题论集》、《中国婚俗文化》、《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青海藏族史》、《伊斯兰文化新论》、《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民族理论概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撒拉族史》、《土族婚丧文化》、《撒拉族语言文化论》、《语言心理民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历史与文化》等独、合、参编论著百余部。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民族学学科的发展。“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学科的活动在于现实的需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院、所领导及时调整了民族学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提出: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大民族学”学科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选编的《民族学译文集》第三集已于1991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集重点介绍国外民族学基本理论问题,共收译文23篇,按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两篇书摘,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文化和文化变迁。第二部分是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人类学”条目,由若干小条目组成,其撰写者均为国际著名学者。第三部分是《苏联民族学》杂志于1987年开展的民族学大讨论,涉及民族学的对  相似文献   

3.
由宋蜀华、陈克进主编 ,积民族学界前辈和中年学者多年研究成果而完成的一部力作———《中国民族概论》(以下简称《概论》) ,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0年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 ,共 9章 ,计 6 7万字 ,可谓是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与以往同类著作相比 ,《概论》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均有其特色。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 ,民族学研究与民族史研究相结合 ,是《概论》的一大特色。该书主编在序言中指出 :“本书即从我国民族及其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观点 ,应用纵横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力求概括地勾画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4.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4,5(6):63-71,114-116
李绍明先生对“武陵民族区”的阐释,界定了一个内涵清楚的民族学概念,是对费孝通先生“板块与走廊”学说学科特征辨识后,做出的新的学术阐释,是对民族走廊学说的丰富,不是回到区域民族学“封闭”研究的传统思路,而是观照于武陵民族区“这一个”民族区域发生、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定地域文化研究的民族学理论。《彭水县志》的相关阅读,即能意识到武陵民族区“不被‘整合’的向心力”的事实存在。  相似文献   

5.
解决民族起源问题,这是民族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无文字民族的族源问题的研究,对于民族学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所涉及的问题极端复杂,民族学者要对民族学多方面的文史资料进行研究,要研究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社会制度,各民族的氏族、独立的群体及氏族支系的历史,氏族的传说,族名的起源等。民族学者在研究这些问题时,要充分借助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地名学等辅助学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民族学教育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科研究区域有局限性,目前民族学的基本研究范式依旧以区别"族别"为基础而讨论各民族的发展史及其文化问题。在民族学研究跨入新时代的同时,民族学教育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在研究和解决当前民族发展与民族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新时代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大融合。将民族学研究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在研究中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教育相结合,以便随时应对民族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党和国家提供符合我国发展道路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的本土学者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宗教习俗、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作了详细而深入的民族学民族史研究,为我国的民族学民族史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推动了民族学民族史的发展,马长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马先生毕生奔波于西南民族地区,完成了诸多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著作。故此,本文拟着重就马长寿在1943年及1944年先后发表于《民族学研究集刊》的两篇文章(《嘉戎民族社会史》[1]《缽教源流》[2])作一简单的评述,进而探讨民国时期民族学研究中的藏学及其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一“民族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民族的一门学科。“民族学”这个名词,也同其它许多科学的名词一样,起源于古希腊文,由ΕθΝΟΣ(族、民族)和ΓAΡΦΕΙΝ(叙述、描写)两字组成,意即“关于各族人民的记述”。“‘民族学’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呼,而其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在专家们之间总是争论不休,各持己见。在美国,一直称其谓‘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和《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与辛亥百年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何平静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21,12(9):106-112, 126
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借鉴民族图形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传播力。本文以中国少数民族的藏族、羌族、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图形以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刊》等几个特色鲜明的民族学类期刊封面的民族图形为例进行对比及相关性研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图形语言的传播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再利用、再创造的可能性以及其价值和意义,也为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关宇霞  强健  张积家 《民族学刊》2021,12(12):50-59, 129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青少年为被试,基于对文化适应的量化表达考察其社会变迁情况并梳理主要影响因子。量化的结果显示,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适应差异不显著,对主流文化适应差异显著,反映出三个族群各具特点的社会变迁情况;文化智力、人格、母语水平、族际通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是具有显著意义的文化适应的影响因子。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发现,政府决策、生计方式、民族杂居等对于文化适应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该民族的社会变迁。本研究对于探析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实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文化由中国各民族文化共同构建而成,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其宗教文化,均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及国家认同建构至关重要.雅俗共赏、具有较高质量介绍各民族文化的各种图书是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就是这样一本读物.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堪称是婚姻、家庭发展史的活化石。对永宁纳西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的重大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对永宁纳西族亲属制度的研究也收获颇丰。1980年8月,严汝娴、宋兆林先生发表了《纳西母系亲属制与易洛魁亲属制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学者,多擅长于做具体的民族学研究,比较民族学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有关文化民族学的研究,基本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的宋兆麟先生的新著——《巫与巫术》一书不仅是建国以来我国在文化民族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中的蒙古族高中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北京市12所中学中的蒙古族高中生为例,调查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继承的程度,探究影响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感和继承程度的因素,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导致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自身民族认同和继承程度不一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结合探究所得因素,从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这一小群体出发,由小至大,为大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提出建议。希望研究能够反作用于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们,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社会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交流的繁荣气氛。帮助塑造新一代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科学。但说得更具体些,民族学是研究现代各民族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但这里所说的民族,是广义的,指民族学一词的词根e山nos而言。它包括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因此,原始社会史的主要部份,即除去人类形成阶段的原始群以外,全属于民族学研究的范围。民族学是研究什么的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就与日本固有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华南民族文化的形成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很多学者谈到日本文化的系统及其起源时,常常提到和华南文化的关联。例如在《民族学研究》第13卷3号上曾刊载以《日本民族、文化渊源和国家的形成》为题,由冈正雄、八幡一郎、石田英一郎、江上波夫等民族学家的座谈记录;其后由平凡社以《日本民族的起源》为题,出版了单行本。其中就日本的文化、传说、风俗习惯、各种宗教仪式等和华南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中的蒙古族高中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北京市12所中学中的蒙古族高中生为例,调查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继承的程度,探究影响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感和继承程度的因素,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导致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自身民族认同和继承程度不一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结合探究所得因素,从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这一小群体出发,由小至大,为大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提出建议.希望研究能够反作用于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们,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社会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交流的繁荣气氛.帮助塑造新一代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谷苞先生是生于西北、长于西北、长期工作于西北的唯一的老一辈民族学专家。新近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族研究文选》(下简称《文选》),收集了谷先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文章。《文选》不仅充分表明谷先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展示了中国民族学在西北发展的足迹,并为中国民族学在西北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二、三十年来,苏联民族学界、哲学界和史学界就民族研究领域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和探讨,讨论的范围甚广,涉及到民族概念、民族定义、民族本质、民族体系、民族分类、民族过程、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内婚等等方面,对苏联民族研究的理论建设起到了很大推进作用。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现任所长Ю·В·勃罗姆列伊所著《民族与民族学》(1973年)、《当代民族学问题》(1981年)和《民族理论概要》(1983年)等书,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写成的,因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讨论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