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有关顺差的成因及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货币政策造成的三种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对于我国调整货币政策,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连年积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增,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争论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简单模型着重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性进行研究。(一)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1.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8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改革,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增大,总体上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扰,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应对当前外汇管理政策进行相应改革,以缓解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制约。  相似文献   

4.
就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IMF中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因我国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极大(98%以上),所以对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近年来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我国面临的客观现实,如何对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外汇储备缩水,确保外汇储备的保值与增值,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也很突出。中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拖累中国进口增长、加工贸易占出口主导地位、外资大量涌入、资本流出渠道狭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种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经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在总结双顺差可能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双顺差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产生和不断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与增值,我国政府于2007年9月成立了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这也标志了我国通过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来调配风险收益。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着重对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成因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出口贸易收结汇政策从2003年8月份出台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到2005年"待结汇账户"管理和2006年"关注企业"制度,以及2008年7月推出的贸易货款"待核查账户",都是规范贸易投资活动、防范和抑制外汇异常资金流入以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积极举措。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对银行管理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决策与信息》2006,(10):72-73
1O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表的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报告披露,200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贸易较快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91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根本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双顺差"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双顺差"形成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建议:扩大内需,改善我国低消费、高储蓄的结构性失衡;科学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提高外资的质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优惠政策;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消化资本、金融项目过度顺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央行为应对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局面,在较长时间内将实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票据发行量、实行窗口指导等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的存储款货币环境、信贷、资金运转和收入等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银行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做好应对的准备。本文将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给银行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因,探讨政策影响下的银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具有鲜明特色。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 ,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形成动因 ,进而提出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实现双顺差,导致外汇占款增加,房地产价格上涨,物价指数创历史新高等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出口和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一些国家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为由向人民币汇率施压。外汇储备增长的动因来自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测算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本文利用中国自1986年价格改革以来的年度国际收支数据,通过建立国际收支联立方程组,扣除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余额增长的重复贡献,并考虑到国际收支规模的影响,对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自我国价格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已经接近出口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并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贸易连续几年为顺差贸易,虽然顺差贸易短时间来讲有其有利的一面,但长时间来讲,顺差贸易会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增加我国的商品进口额,来平衡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主要从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对于我国商品进口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定量测度各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程度,得出国际收支账户对外汇储备规模有较大贡献的结论;最后,对如何优化外汇储备规模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焦点     
《经营管理者》2014,(11):8-8
【经济新常态】 外汇储备进入“有增有减”新时代 今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比6月末下降约1000亿美元,在时隔两年多后再现负增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10月23日表示:“外汇储备余额增长放缓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这符合改革的方向。”外汇储备进入“有增有减”新时代,反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处于经常项目和资金、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近年来更是出现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顺差”的情况,同时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强劲。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现状出发,进而探讨引起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剧增的外汇储备对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外汇储备的妥善管理提出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1990—2006年的17年间,有14年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出现顺差;累计经常账户顺差为6676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为3908亿美元,200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6631乙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