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佐在《青海社会科学》第五期上发表如题文章。指出:要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莫过于首先了解她的文化。藏族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文化内容.对于藏族文化的研究,是当前藏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藏族文化进行了论述.一、藏族文化的分期分类问题.国内外藏学界长期以来在研究藏族史时有过分期,而对于藏族文化的研究却没有提出过分期问题.作者认为,就  相似文献   

2.
周毓华、彭陟焱、王玉玲编著的《简明藏族史教程》2005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全面阐述了从远古时代至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的藏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首先记述了藏民族从起源到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其次,将藏民族置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反映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西藏地方与中原地区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历史。因此,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藏民族本身产生、发展的历史书籍,而且也是关于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联系的关系史。该书…  相似文献   

3.
伍昆明同志1943年1月5日出生于广东连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随后考取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藏族史研究生,师从著名藏史专家柳升祺先生。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改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津贴”。2002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请为博士生导师。伍昆明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史专家,在藏族近现代史及涉藏外交史领域著述颇丰。他的代表著作《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千百年来,无数的藏族先民为繁荣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藏族文化。一直以来。作为藏族人民智慧结晶的科学技术则是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的。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性,在藏族的科技文化发展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一点从上个世纪发掘的西藏古代文化遗址、史籍以及在敦煌出土的吐蕃文书中都有体现。本文便以此为突破点,分析和论述了古代藏民族在农牧业、手工业、天文历算、医药以及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5.
藏剧概述     
藏剧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剧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它和全国的戏曲艺术一样,不论是戏剧文学,还是演出形式,既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又有它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它不仅是藏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古朴的高原奇葩。藏剧极大地丰富了西藏的民族文化,在祖国琳琅满目的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显示了藏族文化特有的光辉,它在我国的民族文化史上,在我国戏剧史,其地位是不可低估的,早为我国文化界和戏剧界承认和重视,夏衍同志曾高度地评价了藏剧的独特艺术,赞誉他是“雪山上的红牡丹”。藏剧渊源流长,艺术形式比较完整,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和研究藏剧,为了比较系统地了解藏剧,本文仅对藏剧进行初步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论松赞干布的统一事业何耀华吐蕃对西藏的统一,始之于第31代赞普囊日松赞,而成之于其子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他统一西藏的卓著功绩是永具生命,永具光辉,永具影响力的,值得我们永远传颂。他的统一为藏民族的形成创造了历史条件,为藏...  相似文献   

7.
西藏古代体育,是在西藏高原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背景下产生的,藏民族文化对西藏古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影响很大,藏民族文化中的体育文化现象,反映在石器、岩画、藏汉文史籍、寺院壁画中,记载和描绘了藏族人民从史前到吐蕃时期至清代的生活、生产劳动、战争相关的奔跑、游水、抱石、摔跤、赛马、跳跃、射箭、弈棋等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藏族作家的小说在审美方式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的现实主义小说继续存在的同时,具有藏民族神秘文化色彩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大量出现。通过比较这两类小说在主题表现、结构状态、人物塑造、语汇系统及其意义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以揭示藏族作家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选择倾向,以及藏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小说后产生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随着大批藏文史籍的陆续铅印出版以及部分藏文史著汉文译本相继问世,我国的民族史学工作者,特别是藏族史工作者愈益清楚地认识到大量的藏文历史文献的发掘和利用将为藏族史、汉藏关系史乃至整个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辟一条极为广阔的道路。因而有不少学者不遗余力地翻译、整理藏文史籍,并广泛地利用藏文史料来研究各自的学术课题,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专门史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的二级学位点,是西藏民族学院富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领域,经过长期的本科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声誉。现今从事本研究方向教学和科研的在编人员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拥有博士(包括在读博士)4人,硕士5人。在研究方向上,本学科主要立足于历史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并结合本院资源和实际情况,着重在专门史领域内,主要分藏族文化史和中国民族史(藏族史)两个方向,对于广大藏区的历史文化予以全面研究。其中藏族文化史主要注重于研究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史学…  相似文献   

11.
藏族作家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显示了藏族的独特文化,对民俗文化和民族心理研究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发现,藏族人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的言说方式隐含着独特的"感悟一理喻"思维模式,传达出他们对理性的崇尚和对体验认识的重视,隐含着古老而纯朴的审美心理品质;神灵信仰和灵魂信仰观念在藏族人的言行中具有伦理约束效应;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的民间文化构成了藏人重要的智慧资源;小说中以人物语言方式出现的歌谣用诗意的方式显示了浪漫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治藏政策对纳西族和藏族上层之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纳西族木氏土司曾用军事力量占领了滇、川、藏的一些藏区。明王朝的治藏政治制度和方法,是影响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对所占领的藏区治理方略的重要因素,纳西族与藏族上层之间的关系与明王朝对藏族上层和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政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木氏土司根据藏区的政治特点,不断加强同藏区政教上层人士的交往。建立与藏传佛教上层的密切关系,借助藏族佛教上层人物的力量治理所占领的藏区。而纳藏两族上层和民众在长期的交往中,极大地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3.
《贤者喜宴■》摘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藏族史的研究,本刊将陆续选登一些同志翻译注释的西藏古代重要历史文献,以供研究工作者参考。本期发表的黄颢同志《贤者喜宴》摘译一篇,是研究西藏历史的重要资料,它是藏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研究价值很高。为此,希望热心这一工作的同志给以密切配合,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4.
<正> 宗喀巴是藏族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是藏语系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及宗教改革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藏区佛教文化,对发展汉藏兄弟民族的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藏族历史上的出现,表明了藏族社会发展走向不同阶段。为了认识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对祖国的贡献,故在此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与藏族都是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与影响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特别是蒙古族帝王与吐蕃即藏族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接触往来亦十分频繁。这在民族关系史上是很值得一提的。 一、蒙古皇室与藏族宗教首领的接触往来 蒙古帝王与藏族宗教领袖的直接接触,《蒙古源流》言称是在成吉思汗45岁时的丙寅年(1206年)。而我们认为这是不足为信的。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刚刚统一蒙古草原,他本人不可能顾及“地广而险远”的藏族地区。 第一个和藏族首领发生直接接触的蒙古王室成员,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之子)西凉王阔端(藏史作郭丹大王),他曾派大将多达那波进军西藏,而遭到吐蕃地方的强烈反抗,这使蒙古统治者感到用武力压服吐蕃地方不如任命有影响和威信的宗  相似文献   

16.
从藏族的古代传说和文献资料,特别是本世纪初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献看,藏族的氏族部落组织起源很早。藏族在原始社会时期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氏族部落阶段,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氏族部落崇拜的神衹和宗教、部落形态下的文化生活,以及部落间的交往和战争,构成了藏族远古史的主要内容。藏文古籍中关于藏族起源于四大姓氏或六大姓氏以及由六大姓氏繁衍出各个支系分布于青藏高原各地的记载,反映了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术》2007,(4)
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画,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古代书画上的题画诗蕴含了众多的史料价值,用其证史,能扩大历史研究和史料价值的视野,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敝斋庋藏的李吉寿、李鱓画作上的题画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6,(6)
史传中经常出现历史人物"疽发背而死"的记载。此病在古代为膏肓之疾,死亡率很高。史传中这一叙事元素不仅仅为实录,往往还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意蕴:它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忧患意识,至明清之际成为遗民的一种隐晦死法;因患上此病时死相极为凄惨,故史家在此中融织了天道观念,至后世演化为诅咒之语。叙事手法上,"疽发背而死"含蓄地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情感,流露史家的褒贬倾向,并渲染出浓厚的悲剧意蕴。这一叙事元素符合古代文史交融的传统,为史家青睐。  相似文献   

19.
一、引子 一个民族的民歌总是该民族文化情感和智慧的象征。藏族民歌是陈述藏族文化的迷人的符号系统,是藏族心灵世界向世人敞开的一个窗口。解读这些符号及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本文所说的陈述方式),一定意义上就是解读藏民族的心灵。藏族民歌的陈述方式既与各族民歌有相通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因为相通,则可以通过藏族民歌推及其他民族民歌的陈述方式;因为相异,则可以通过藏族民歌看到藏族区域文化的多种因素在陈述方式上的独具特色的整合。藏族民歌的陈述方式深深地烙上了本民族文化的印迹。这些陈述方式作为传达藏族文化的一种形式因素,它与藏族文化是两相确证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伟大祖国是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是研究我国历史和藏族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宝贵资料。近年来,随着大批藏族史籍的陆续出版以及部分藏文史籍汉译本的相继问世,我国民族史研究特别是藏族史研究的范围日广,成果丰硕,对许多藏族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历史地位作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学术界进一步认识到发掘、整理、利用藏文古籍将为藏学研究及边疆史地的研究开辟一条较为广阔的途径。因此,有不少学者不遗余力地翻译、整理藏文史籍。通过开展这一基础工作,广泛发掘利用新的资料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