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的缺陷,增加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变量来改进该模型,在改进模型中,发现了拐点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基本规律.在实证部分利用门槛模型的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存在拐点.在拐点工资水平下,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成反比关系.最后从加大对农民工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等几个方面来为促进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建立了一个劳动供给离散选择模型,用于分析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家庭联合劳动供给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女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51和0.175,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09和-0.015;而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34和-0.024,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15和-0.134。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及交叉工资弹性均呈递减趋势。因此,设计和实施提高工资水平的公共政策将会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劳动供给,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将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2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特征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考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农民工的永久定居行为影响更为明显。(2)控制城市户籍限制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的影响仍显著为正。(3)30~44岁、女性、高中教育水平、已婚、拥有自有住房者和自营劳动者身份的农民工在定居选址时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敏感性更高。文章认为,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着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面向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渐消除农民工与本地户籍人口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差异,更好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CHARLS数据,研究了我国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特征,发现:影响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劳动收入对劳动供给都有正向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阶段来看,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非劳动收入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影响都存在"门槛效应",但是具有不同的特征,即在农村劳动供给与非劳动收入正相关,而在城市二者呈现"V"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劳动时间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如何让全体国民生活的更幸福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消费社会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农民工的劳动时间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不高,且劳动时间普遍过长,劳动时间对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劳动时间越长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要提升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需要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并限制用人单位的加班时间,使农民工在城市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同时,性别、健康、住房、外出务工时间、相对收入、不确定性防范、城市融入和身份认同等因素对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就业政策的制定和相关福利政策的实施都有较大影响。运用来自29个省市6675个城市家庭、8771个居民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曲线整体上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随着工资上涨,劳动者工作时间随之增长,但是工资弹性仅有0.52,处于缺乏弹性的区间;分类型看,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工资弹性较大,对工资变动更加敏感;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收入弹性更大,对收入变动更加敏感;分年龄阶段看,18—30岁的新生代劳动力工作时间受工资和非工资收入影响均不显著,31—45岁的劳动力比45岁以上劳动力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更高,对工资和非工资收入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细化实施就业政策和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量农民工处于严重的超时劳动状态,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学界普遍认为农民工超时劳动多为提升收入,因而提升工资率有助于其工作时间的减少。这一结论与劳动供给理论相悖,原因在于能力偏差和工资率计算的除法偏差均导致工作时间和工资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应用工具变量方法消除估计偏差,分析工资率提升对农民工超时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率提升使得高技能农民工超时劳动概率增加,工资率提升10%导致男性和女性超时劳动概率分别增加8.41%和13.18%;工资率提升对低技能男性农民工超时劳动具有较小的缓解作用,工资率提升10%导致低技能男性农民工重度超时劳动概率下降1.11%,而使得其超时劳动时间和重度超时劳动时间分别减少0.89%和1.04%;工资率提升使得低技能女性农民工超时劳动增加,工资率提升10%导致低技能女性农民工超时劳动和重度超时劳动概率分别增加9.33%和4.58%,而超时劳动和重度超时劳动时间分别增加1.81%和1.36%。工资率提升对农民工超时劳动的缓解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部门应保证农民工获得合理加班工资,同时加强对工作时间的限制并为农民工提供更...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准确预测判断将有利于我们未来就业政策、现实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科学制定,也是对未来人口与经济形势准确判定的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劳动参与率年龄模式变动以及受教育水平提高影响的基础上,对未来劳动供给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65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到2016年将达到从业人员的高峰7.58亿,其后持续减少,到2050年前后减少到6.4亿;如果考虑65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我国的就业高峰将出现在2022年前后,到2045年以后,劳动力供给将大规模减少。届时劳动供养人口将会大大增加,这必须引起当代人在规划人口发展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利用CHNS数据,将同一家庭内部子女样本和父母(大于55岁)样本进行配对.探讨老年父母健康对成年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首先建立理论框架,其次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老年父母健康对成年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健康不良将导致子女劳动供给的减少,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但均不显著。同时在存在兄弟姐妹的情况下,其影响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迅速下降的深层原因,本文综合利用各人口、制度、宏观经济等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等模型,从同期和滞后两个方面来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制度变革、失业率上升、劳动力供给增加是中国劳动参与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融合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劳动权益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劳动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接受技能培训、在流入地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超时劳动则显著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政府应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加大对用人单位监管力度;提升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提高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工市民化门槛,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基于76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当前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安徽省的研究,得出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力供给总体上大于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成为决定劳动力供求缺口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地区还存在农村科技人员的劳动力短缺的特征。根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扩大劳动力需求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举在于,走农村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此同时,农村科技人员的短缺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处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且城乡差异化显著的经济社会,当代农民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转移.本文在粮食安全框架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模式的选择.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劳动价值增量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个体,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比较优势分析法.假设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劳动力个体始终扮演着"理性人"的角色且会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理性决策.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无论在短期转移还是在长期转移中受人力资本逐利性驱动,均会朝着劳动价值增量为正的方向转移,继而探索出农村劳动力最佳的转移方式为"转业不转地,离乡不离土". 相似文献
18.
19.
为农村老人提供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和重要标准.在现实中,农村老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远滞后于需求.现有研究主要从产业分工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给予分析,但缺乏从可及性角度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实际状况为基础,融合可及性内涵,借鉴"需求"和"供给"的分类,参考"匹配"的思路,形成可及性内容,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可及性分析展开研究,并以此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农村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农村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疾病支出已成为农村老人的主要负担,其基本养老服务可及性总体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为此,应加强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在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尤其要建立健全农村老人养老的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的平衡机制,为农村老人提供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取PSM-DID方法考察其他条件相似时,参保组与对照组在总劳动时间、 农业劳动时间供给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新农保对不同年龄段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参加新农保有效减少了60岁及以上农户的总劳动时间和农业劳动时间;但参加新农保不会影响60岁以下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但能够增加其总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