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迅对语言的修改是很有艺术性的,从鲁迅对语言修改的实例分析中,可以总结出语境对言语活动的型范作用,即一方面,言语活动依赖于语境;另一方面,语境制约着言语活动,这一方面又具体表现为:语境有了限定作用、调节作用、生成作用、确定作用、弥补作用和再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话语歧义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产生于言语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语义的认知心理理据。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它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本文探讨了话语歧义的成因以及认知语境对语义歧义的解释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与语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语境是语用学的本体,对言语的使用有着普遍的制约作用,制约 功能是语境的根本功能。口语交际中语境的特殊性表现为“在场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都可 能成为在场语境的因素,但在场语境却主要体现为情景语境。对语境的把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言语交际能力的重 要尺度,是口语交际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理据。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幽默语义的理解和幽默言语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认知语境制约着幽默言语的理解,同时幽默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5.
应用写作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语境的诸多功能中,制约和解释功能对应用写作的作用尤其重要。语境的制约功能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所起的限制作用,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现象的注解和说明,一定的言语单位只有依靠相应的语境才能得到正确的解读。应用写作活动作为一种书面交际活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应用写作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进而实现它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语境指的是言语表达的背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言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包含一定社会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和民族特征等内容.它是独立于言语体系之外的语境要素.二是语流,又称语言环境(狭义),是指言语体系中各语言单位语义、语法上的相互制约关系.所谓据语境释义是指根据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显示作用来解释词义的原则.本文拟据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毛氏故训传》(以下简作从毛传)据语境释义的依据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创设话题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 ,切合特定的语境和相关的内容 ,主动提出交谈的话题或者暂时脱离正在交谈的话题 ,另行提出一个话题进行阐述或交谈的言语行为 ,创设话题这种言语策略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语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构成语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客观和主观,显性和隐性等因素,而且还有外延内涵之分。此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帮助确立语词意义和划分概念种类,也可以为言语交际中的索引句指明具体对象;既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消除歧义,避免语义含混。  相似文献   

9.
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受到语言语境以及语境主客观因素的约束。日语的使用同样受到日语语言语境的制约,还要受到日语语境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但它受到言语环境的约束,受到言语规律的支配。  相似文献   

10.
语境创造论     
语境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是创造的。语境是由参与社会互动的人,在一定目的的驱使下,实施一定的言语行为,从而引起的或者激活的、参与言语行为和意义生成、参与言语行为和意义理解的因素构成的。语境有说者语境和听者语境之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创造的重要源泉。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一个包括说话者和听话人双方的活动,因此创造是双方的创造。目的原则支配语境创造。言语交际互动中,互动双方角色等等因素不同,因此语境创造方式、创造程度、创造效果、创造主动性不一样。语境创造有程度之分。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充分认识到言语的功能,明确提出言语运用的准则,重视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形成了自己的言语观.更可贵的是,孔子将“言语”列为“四科”之一,且注重训练学生的口才。孔子的重视口语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 ,变异的语言传递着一种特殊的审美信息。语境是受话者进行话语理解的重要基础 ,它具有八种功能 ,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制约和解释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对言语的选择起限定作用 ,语境的解释功能可对语音、语义、词汇、形式变异审美信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语境对语义制约的过程中,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对象.静态语境就是传统语境,把语境看作一种客观存在;动态语境就是"认知语境",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语境对言语编码中的语义部分的制约作用体现在:1.语境制约语义单位的选择;2.语境使语义单位被省略;3.语境使语义单位变异.语境对言语译码中的语义部分的制约作用与上面的过程相反,体现在:1.语境使语义单位还原为表达者所选择的意义;2.语境补充被省略的语义;3.语境还原变异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广义的还包括交际情景(交际场景、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话题、面部表情等副语言手段)和民族文化背景等。语境对言语交际具有制约作用。网络交际语境在某些方面跟日常交际语境很不相同,网络语境对网络语言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所说的网络语境主要指聊天室、QQ、MSN、  相似文献   

15.
称谓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言语交际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定位导航的作用.但称谓语在言语实施过程中因受语境的制约会发生语码或语用转换.文章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举例说明政治、经济环境和民族文化心理是制约称谓语并使其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的散文充满了比喻,但言语语境往往影响制约着我们对这些比喻的理解。本文主要分析探讨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者在理解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时所起到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论语境在不同语言层面上对语义的解释和制约作用 ,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以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生成角度,对当下汉语中大量产生,且广为流行的新词、新语、新结构、新模型等言语实例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主要生成点进行分析,指出语言生成是一个有机错综的过程,新成员往往承袭语言之语音、语汇、语法等传统,立足现实生活,表达现实语义,标注传递新信息。而且,语言生成不仅有世界性的"大语境",全民性的"中语境",还有地域性的"小语境"。  相似文献   

20.
艺术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伴随着审美表达和审美接受过程,表达审美信息的艺术语言是一种具有模糊美的载体。发话人和受话人可以利用言语的音同音近、词义模糊、词语理性意义偏离、语法偏离以及创设语境、营造意境等言语方式生成模糊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